【学习笔记/恒gm源】恒跨导源的原理分析和应用

目录

一、恒gm源的原理分析

二、恒gm源的应用


一、恒gm源的原理分析

       在芯片中经常需要参考源来获得某一个不随pvt变化的参数,例如带隙基准电路可以提供不随pvt变化的电流或电压。有时希望获得稳定的晶体管跨导gm,就需要恒gm源电路。如下图为Thomas H.Lee书中介绍的恒gm源的电路,Razavi的书中也有同样的介绍。

       M1产生一个稳定的gm,通过电流镜复制M1产生的电流,其电流源都具有稳定的gm值。

       假设pmos管尺寸相同,nmos管M2的尺寸是M1的K倍,基于KVL定律,可得:

       即,

       由于M1和M2的电流受理想pmos电流镜调控相等,所以有:

       长沟道器件满足:

       因此可得:

       gm1的值与电阻R2成反比,在部分特殊应用中,可以使用片外电阻获得更高精度的gm。

       下图也是恒gm源的分析过程:

       上述讨论理想化了M1和M2的阈值电压相等,实际上由于衬偏效应(Vds2≠0),二者阈值电压并不相等,因此提出了改进的恒gm源电路如下:

       其中引入了运放,M2基本不相关了,通过精准调控Ibias3电流源的电流值以及M3的尺寸,使得Vgs3=Vth1,则有:

       仍然假设pmos电流镜为理想的,则有:

       即:

       但沟长调制效应会引起电流镜的失配,可以再引入一个运放钳位Vds解决,如下图:

二、恒gm源的应用

       低噪声放大器LNA中常用恒gm源为放大器输入对管提供稳定gm,这是因为LNA作为射频接收系统的第一级,通常需要进行阻抗匹配,下图为源端电感负反馈的窄带LNA:

       其输入阻抗为:

       可见输入阻抗与输入对管的gm直接相关,因此稳定的gm可以保证LNA的输入阻抗稳定。

       有专利CN1260893C提到采用恒跨导源为VCO的尾电流源提供偏置(VPB),以保证负电阻的稳定性,从而保证VCO输出摆幅和相位噪声的稳定,如下图:

       M1和M2形成的交叉对管相当于一个负电阻,以抵消非理想的LC本身的寄生电阻。小信号模型推导如下:

        因此稳定的gm可以保证负阻阻值稳定不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