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滤波器利用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对信号进行频率选择。当信号通过滤波器时,不同频率成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电感因其感应电动势的存在,能够阻止电流的快速变化,从而在高频时产生较大的阻抗;而电容则对变化的电流具有快速的响应,因此在低频时阻抗较大。通过组合这些元件,可以构建出具有特定频率响应特性的滤波器。
二、模拟滤波器
-
无源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由电阻、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构成,无需外部电源即可工作。这类滤波器在低频应用中较为常见,但由于电感在高频时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损失,其高频性能受限。无源滤波器设计简单、成本低廉,但频率选择性相对较差,Q值较低。 -
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在无源元件的基础上增加了运算放大器等有源器件。运算放大器不仅能为滤波器提供增益,还允许使用较小的元件值实现相同的滤波效果,尤其适合高频应用。有源滤波器具有较高的Q值和更陡峭的截止频率特性,但成本较高,且可能受到运放非线性和电源波动的影响。
三、数字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频率选择功能。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数字滤波器可分为FIR和IIR两类。
-
FIR滤波器
FIR滤波器仅依赖于有限数量的过去和现在的输入样本进行计算,不含有反馈路径,因此具有稳定的输出和简单的设计。其线性相位特性使其在信号处理中具有重要应用。然而,为了达到理想的滤波效果,FIR滤波器通常需要较多的系数和计算量。 -
IIR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