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主要是自己总结的知识点,给自己复习用的;
一、光学设计中怎么去设置非球面
1.是否设置在凹面凸面:
- 通常情况下,非球面设置在凸面或凹面都可以,具体选择取决于光学系统的设计需求。非球面设置在凸面时,常用于纠正正光学系统中的球差和其他像差;而设置在凹面时,通常用于负光学系统的校正。同样,凹面非球面透镜在某些高曲率需求的系统中可能更常见,因为它们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更容易制造和检测。
2.非球面单面好还是双面好:
- 一般来说,双面非球面的加工难度和成本要高于单面非球面。单面非球面镜片的制造和检测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只需对一个表面进行非球面加工和检测,而双面非球面则需要对两个表面进行精密加工和检测,对加工设备和工艺的要求更高,误差控制也更复杂。
3.加工难度一般取决于曲率和表面形状的复杂程度:
- 弯月形:弯月形透镜通常一个表面为凸,另一个表面为凹。由于涉及两个不同曲率的表面,加工和检测相对复杂。
- 双凸:双凸非球面镜片的两个表面都是凸面。通常加工相对简单一些,但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加,复杂度和难度也会上升。
- 双凹:双凹非球面镜片的两个表面都是凹面,通常加工难度比双凸的要高,因为凹面的加工和检测通常比凸面更困难。
4、选择合适的非球面类型:
非球面可以分为偶次和奇次非球面,偶次非球面通常更易于加工。在设计时,通常从球面开始优化,然后逐步引入非球面项。
5、设置非球面参数:
非球面的参数包括曲率半径、厚度和圆锥系数。圆锥系数是描述非球面形状的关键参数,通常从低阶项开始优化,再逐步引入高阶项。
6、避免反曲:
在非球面设计中,反曲是一个常见问题,它会导致面型难以加工。可以通过控制表面斜率和矢高来避免反曲。
非球面都是要开模具的,考虑成本问题,直接两个面都变成非球面就行了,性能更好,“两面都做非球面”的成本和“一个面球面一个面非球面”没啥太大区别
此外哪个面用非球面和镜片形状无太大关系,在像差校正的考量下,把球差贡献最大的那个面设置为非球面即可。
塑料非球面需要考虑中厚/边厚比,一般在0.4~2.5之间,不同加工商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二、非球面加工方式:
1、机加工的非球面镜片:
主要看非球面面型与最佳拟合球面的偏离程度。这种加工方式,先加工一个球面,然后在球面的基础上修成非球面,所以要修的量越大,加工难度会越大,加工时间会越长,就会更贵。
但要看非球面大小,小的非球面可能没影响,具体可以和供应商沟通下。
2、压铸的非球面镜片:
这种难度在于模具的加工,非球面高阶系数一般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变成鸥翼型非球面,则会存在工艺问题,导致良率不高。
3、非球面检测:
看非球面检测方式,如果轮廓仪,则高阶系数也很容易检测,但是精度不高。
如果是干涉仪,则需要补偿镜片。
三、ZEMAX应用
1、非球面最好使用Even asphere,旋转对称的二次非球面,便于加工。
非球面优化的时候,最开始还是以球面优化为主,在球面的基础上增加圆锥系数,再逐步放开至高次项。一般来说二次项是半径的展开,二次项系数默认为0;圆锥系数跟四次项有重叠的地方,最好是分开优化,免得跑飞。
2、二阶项是零,不然不是非球面,这个需要注意一下;
3、圆锥系数很容易跑飞,要控制的话最好在一开始就控制cogt/colt;
4、但不要一下子全设置成变量,可以优化的差不多了再加高阶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