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真实案例引发的关于项目kill point的思考

      昨天,前往参加PMI广州志愿者团队的案例讨论会,遇到了一个朋友列举的案例,这个案例引发了大家很多思考。
      话说有一个项目,甲方和乙方签订了为期18个月的合同,但是项目实施月两个月以后,乙方发生了重大的变故,第一,原定的方案不够成熟,无法满足甲方需要。第二,乙方更换了项目经理。这时,甲方的项目经理面临如何抉择。这位朋友介绍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他的话语中有一点点悔意和扼腕的感觉。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kill point”。记得我考前辅导班的时候,老师讲解项目阶段的概念,提到过两句话,第一,项目阶段,有时也叫kill point。第二,上一个阶段的评审通过不能代表下一阶段的开始。由于“kill point”这个词很形象,所以我本人印象很深刻。当这个朋友讲出了他的案例后,我就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概念,并提了出来。在座的其他PMP却不太记得这个知识点。 经过查证,第三版PMBOK和第四版都只有一个处提及。其他地方,包括词汇表都没有出现这个词。在2.1.3章节,“项目阶段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后面的第一点的最后一个词。英文版本为kill point, 中文译作:关键决策点。
      当时,本人基于这个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甲方项目经理在项目绩效不好的情况下,应该在阶段评审时将项目终止掉。这个观点一提出来,得到了案例提供朋友的肯定。他说,当时他过于追求项目的成功了,而强制项目执行下去,结果情况还是很糟糕,损失更大。所以他觉得我的思路是对的。
      在这里引伸思考一下,首先要感谢当时给我培训的张斌老师(出现在第四版PMBOK封面上的主要译者之一),如果不是他的提醒,我可能印象也不会这么深刻。
      第二,kill point这个词确实很形象,而中文翻译为:关键决策点,确实有点勉强,不够传神。如果有专家看到此文,建议再进一步考虑如何翻译跟贴切。同时,我建议将此词放到词汇表的“里程碑”的解释当中。
      第三,在实际项目中,这种思路具体应该怎么操做,需要慎重。因为人不希望自己失败,项目经理也不希望项目死在自己手里,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所以,别说他们不了解这个点,即使了解,也很难下手。我想这不仅仅是中国,国际上也应该不常用,否则,PMI必定会将这个词强调出来。
      第四,其他朋友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一下补充。在制造业中,在里程碑的评审过后,即使项目满足既定要求,也要“杀掉”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某公司为了抢占市场,需要研发一台新功能手机。在样机生产出来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项目要求,但是恰好这时,得到竞争对手的消息“他们已经率先推出了功能更为强大的一款手机”,此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很可能需要将项目终止掉。因为即使你将样机投入量产,也可能会因为失去了市场先机而无法获取任何利润。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总结,一个小小的知识点,经过大家的讨论,就引发如此丰富的内涵,真是收获颇丰啊~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