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四版PMBOK变化的思考

    随着今年PMBOK第四版的隆重推出和6月份PMP考试的顺利进行,PMI的项目管理体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PMI自身的体系的也在不断地标准化,同时,也将根据其适用的专业领域的不同而被逐渐精细化和专业化,以适应对不同行业不同特质项目的管理要求。新版的体系更加清晰一致,相比第三版更具有可操作性。我个人将其总结为“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基石”的理念。

    在“范围管理”中,明确提出了“收集需求”的概念。这点变化确实受到了项目管理领域,尤其是软件业内人士的一致赞同。在之前的版本中,在项目启动,章程得以确立后是“制定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这从概念层面上很好理解,因为在项目启动以后,从前期得到的项目章程和工作说明书演变出“初步范围说明书”就可以了。但是作为我们软件从业人员,一般是学习软件工程起步的,软件工程恰恰强调了需求管理的重要性,这使得我们往往从需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包括产品需求,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等等。PMBOK这里突然“跳”出一个“初步范围”确实让人感觉到无所适从。所以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所以我们一般会把这个过程映射成收集需求之类的工作,而产出也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概要设计之类的文档。

    此次改版中,PMI将该过程删除,在范围管理中增加了“收集需求”并且对一系列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需求是指“发起人、客户和其他干系人的已量化且记录下来的需求与期望”,那么收集需求就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定义并记录干系人的需求的过程”。从表层的意义来看,是顺应了业界的使用习惯,借鉴了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从更深层次来讲,是要指引我们从先前的“以文档为基础“,从“文档生成范围”,转变为“以人为本“,从“干系人获取需求”的重大转折。除了该过程本身,从整个知识体系架构上来说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收集需求”的重要产出之一就是“需求矩阵”,通过“链接需求与需求源的表格”——需求矩阵,将“商业价值”和项目目标紧紧绑定在一起,从项目层面就开始了对企业的战略和愿景关注。

    另外一个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地方是将“识别干系人”加入到项目沟通管理中。这是对干系人的重新定位,是将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再次重申。通过这处修订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干系人分析和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这一点是和“收集需求”过程密切相关的。虽然从PMBOK的整体结构来看,收集需求属于范围管理,在前;干系人管理属于沟通管理,在后,但是再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干系人的识别,分析和管理工作是必须优先于“收集需求”的,甚至说在项目正式启动前就会启动。这一点务必不要搞错,因为连PMBOK中也明确表示:“识别干系人”的输出“干系人登记册”是“收集需求”过程的输入!

    此外PMBOK强调,不仅要收集干系人的各种需求,还必须面对干系人之间的冲突和影响。通过识别出来的干系人的利益,期望和影响,并把他们与项目的目的联系起来,从权利和利益两个维度加以分类,以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