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 10: 文献综述不可进行简单的罗列

绝大多数的参考文献应在文献综述中引用.

  1. 每篇论文都应有文献综述
    表示对前人工作的尊重, 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
    当读者不清楚某些技术的细节时便于查阅
  2. 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描述
    引言中: 一般描述得比较简略
    第 2 节专门的 Related work: 描述得比较详细
    实验之后: 不想破坏自己论文的完整性, 特别是有 Preliminaries 一节时, 可考虑放到这里
    在引言中的描述与第 2 节中的描述不要简单的重复. 换言之, Introduction 和 Related work 应该统一布局, 而不能相互打架
  3. 文献需要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
    便于读者理解你这项工作的位置. 例: 主动学习有两个流派: 基于不确定性与基于代表性, 本文工作为后者.
    有时会大类套小类, 逐步细化
    这样的综述才有目的、有营养
  4. 参考文献的引用一般仅仅是一种附属品
    先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再把参考文献的引用加上去. 例: Uncertainty sampling approaches [1,2] construct a classifier to determine which labels should be queried.
  5. 不应将参考文献的引用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等
    这种情况下, 你就失去了自己的观点, 而以其它作者的观点为主: Min et. al [6] propose … Zhang et. al [7] augue that
    读者从你这个文献综述里面看不到有深度的“综合论述”
    容易出现连续多个单词与相应文献句子相同, 查重也会有问题
    为了凑篇幅而综述, 肯定不靠谱
  6. 以年份为主线的综述也不值得提倡
    还是堆砌的感觉
  7. 不要一次性引用太多文献
    一次不要超过 3 篇, 否则又是堆砌的感觉. 如: Uncertainty sampling approaches [1,2,3,4,5], 让读者觉得你根本没有给每篇参考文献足够的尊重, 就好像给大家一个合照了事儿
    即使与这个位置相关的参考文献很多, 也应该想办法放在不同的位置
  8. 不提倡全句引用
    如果实在要引用, 应在原句外面套上双引号, 否则就是学术不端. 如: Eintein pointed out that “xxx.”
  9. 合理评述相关工作的优缺点
    优点是你选择跟随性工作的原因
    缺点是你论文工作的动机
    在谈到优点时可以使劲夸, 但也不要用口语; 说到缺点时要中肯, 也要客气, 很可能文献作者也是你这篇论文的审稿人
  10. 可以综述自己前期的工作, 但一般控制在 2-3 篇论文. 这样, 表明自己不是第一次做这个方向, 同时避免太多的自引.
  11. 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 Latex 不担心这个问题.

例 (摘自 Xue-Yang Min, Kun Qian, Ben-Wen Zhang, Guojie Song, Fan Min. Multi-label active learning through serial–parallel neural network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51(5)(2022)10922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