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带来产业格局周期波动的3个阶段(以智能汽车领域为例分析)

前言:本文是,@胡含、@左左左左左 等多位“AI产品经理大本营”成员和@hanniman一起讨论的干货总结,欢迎读者们也来加入交流:)

目录

一、新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带来产业格局周期波动的3个阶段

二、现阶段AI领域的错位(做的事情是“阶段3”,但实质上“阶段1”还没真正实现)

三、智能汽车行业现状分享(小鹏、理想、蔚来;车内语音交互;自动驾驶)

四、我们AI产品经理可以如何“顺势而动”

一、新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带来产业格局周期波动的3个阶段

阶段1:爆品即品类

阶段2:其他玩家标准化跟进

  • 形成用户和行业共识后,其他厂家会用尽全力赶上gap,再通过差异化来蚕食市场份额(就像现在的小米华为OV)。

阶段3:能力提供方管道化

  • 再往后,产品模式整体沉淀为行业基础设施、管道化,就逐渐变成低利润的传统行业或者2B了;就像之前的运营商,就像未来的BAT(AI中台/云)。生意模式就是传统云的模式,考察的是接单能力和落地成本,“技术本身即产品”,场景和产品附加值就吃不到了。

二、现阶段AI领域的错位:做的事情是“阶段3”,但实质“阶段1”还没真正实现

智能汽车领域为例,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成熟品类(汽车),但可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iPhone级产品(其实特斯拉差不多可以算,不过可能核心价值更多是自动驾驶,而AI语音交互的比重没那么大,暂时就先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了)。

1、现在,大公司们,还没有做AI中台,主要还是一个终端的产品解决方案,要自己去定义产品形态。

各家车企新势力希望未来的产业格局是,大公司BAT提供语音相关的AI中台(技能、对话、bot配置)和可插拔的标准化服务(SSE\wake-up\ASR\TTS),而自己做

  • 感知层,整合语音识别和整车的传感器识别,做多模态感知;

  • 推理层,利用AI中台,做好技能、对话、bot的配置,主要负责决策和分发;

  • 调度层,做好整车的服务整合,提供终端体验;

  • 产品之外,做好运营、迭代、用户触达(PR、market、品牌)。

 

2、未来1~2年内,新势力车企们会希望通过这些来做差异化,大公司也会逐渐发现自己搞不定新场景/新硬件,从而转向提供中台AI服务,甚至出于无法To C的考虑,减少相关投入。

但是,这背后的隐患在于,当阶段1(爆品即品类)都还没实现时,各家大公司想提供基础AI中台(价值/形态/模式),即使方向是对的,但具体怎么做,可能还是错的——未来,新贵们自己可能会开放出真正适合AI新物种的能力

3、这些道理,各家公司的大牛们不懂吗?当然不是。但是,不同公司,能做什么,却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聚焦垂直场景产品体验的AI新贵公司,很可能比大公司少走更多弯路。原因是什么?还是以智能汽车领域为例——

  • 动力:车企以智能化为核心功能,诉求与车主建立持久和可迭代的关系,势必会投入迭代、运营的人才,而供应商们诉求的是一次交付、标准交付。在这样一个利益诉求下,车企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接触用户、响应用户,而BAT们的位置和商业模式(lisense-商务成本-开发成本),天然的是与用户保持距离的。

  • 场景:车企是以整车体验和整车的应用场景为出发点,自上而下的推导哪些技术、哪些产品特性有需求,而BAT们在这方面的顶层思考是弱于OEM的。

  • 用户信息获取渠道:客诉渠道、论坛渠道、车主APP内讨论专区渠道,这些获取用户一手信息的渠道,都在车企手里,BAT们拿到的二手信息。

  • 数据:互联网公司因为落地多家车企,会有比较标准化的海量数据,但车企因为可以收集的维度更多,会有更丰富和鲜活的数据;具体到数据最多的应用端:语音、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需要分开讨论,不过大体上车企的数据与BAT是忽有优劣的。

  • 算法/算力:基本持平。

  • 人才:互联网公司已经培养了大批的AI人才,这些人才已经在随着市场和场景进行流动(到车企)。

  • 结果:车企已经开始有提供“中等爆品”的苗头了,比如现在的小鹏P7、理想ONE、蔚来ES6,而大公司还在提供同质化的AI能力、甚至刷榜。

三、智能汽车行业现状分享

1、小鹏、理想、蔚来

整体来说,新势力厂商,相对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

1)产品定义方面更好、更重视服务和运营用户,而不是作为一个集成商想一锤子买卖(怎么更好的服务车主 vs 怎么更好的交付给甲方)。

2)比较open,不论从决策链,还是对事情的思考方式,真的是直面用户,而不会过多内耗。

 

具体说这几家车企,现在确实各自有些亮点特色

  • 小鹏:全场景语音。后排连空调、座椅的调整按钮都取消了,只有一个语音启动键,目前用户反响还非常不错,体验超预期。新势力中,智能化能力最高的公司。(详见《小鹏全语音车载系统,未来智能交互真正的样子》)

  • 理想:也在大力发展语音交互,比如将在OTA2.2中上线全双工自由对话,详见《显微镜下的秋季沟通会》(https://www.lixiang.com/community/articledetail/106669.html );自动驾驶方面,也跟英伟达深度合作了,期待进一步动作。

  • 蔚来:NOMI很出彩。i)情感化,体现在闲聊及一些bot回复上,以及表情可爱。ii)具象化,打破原本车载语音形态。iii)场景更聚焦。只做车载相关的,而查火车票,飞机票等这种是没有的(传统车企要的是配置全、功能多)。

延伸阅读:《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拯救不了中国的智能座舱?》。

2、车内语音交互

1)车内降噪及语音交互框架

问1:车内降噪问题,真的已经很好解决了吗?风噪、胎噪等,之前影响挺大的。或者说,用户已经学会该清晰、大声说话了?

答1:现在除了降噪 AEC外,主要用了多音区抑制能力来解决,还不错;当然也引入不好的一点,就是唤醒后其他人不能说话。以后可能通过人声分离+整合多人的DM来解决,属于探索方向;但即使是现在,达到可用是没问题的

发散来说,整体的语音交互框架(什么时候能说话、能打断、可以不用再次唤醒、有很好的噪音抑制能力、能很好的解决鸡尾酒会问题),这方面,现在小鹏的语音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错的高度。

2)语音交互的垂域功能

问2:A)车控。本身话术、甚至纠错等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枚举规则和case来暴力解决的,所以这个方向的用户满意,是否只是小白用户第一次使用尝鲜时的超预期,但还不能算真正的killer skill?B)语音接打电话功能,之前我们做过,真要做好,不仅是解析、纠错,还需要读取通讯录、机器学习用户习惯、整套离线交互机制等等,真做好了,其实非常爽的,但目前好像没看到哪家车企公司在深挖和宣传这个点?C)至于语音导航(涉及POI)、播放内容等,难度只会比打电话更大。但目前大家好像都是在宣传“全”语音。——D)所以,整体的,业内是否真的做好了某个具体的车内语音功能呢?

答2:A)整体来说,车控、导航,都做的不错了;电话(微信)、媒体内容,进步不大。B)电话功能,虽然没有做的特别好,但用户可以经过简单的学习来适应,可用没问题,爽还谈不上。C)媒体内容,是非常大的问题,多个内容源仲裁、内容检索不准、上下文这些复杂问题都解决的不好,长期还是要打磨的。

3)其他服务/销售类的助手功能

A)出行相关的需求,比如加油、门票、查停车场等,各家平台其实都希望能通过车载OS满足。

B)保险公司也在做一些相关的助手功能。比如车企做的这些服销类的助手,某保险公司两年前就在尝试,比如用语音或IM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查理赔、查违章、代办年审、卡券权益介绍和使用指导等等,由保险客服转到在线标注师来训练语料,提升对话体验。具体来说,为了提升用户黏度,早期是按不同的服务做单个任务机器人,导致有上千个机器人做碎片化场景,效果检视上不够直观,所以现在搞了聚合,把多轮对话和任务流处理做在一个前置机器人上,DM支持分机构、分客户群体,在不同时间节点做个性差异化的话术,对话结束后生成工单,流转到对应的渠道销售机器人做下轮跟进,整个作业流程的任务流转有可视化桑基图看到走了哪个分支,在哪里流失或转化。

3、自动驾驶

1)真正在智能化方向,让用户喜欢、有黏性的,自动驾驶要高于语音的感受,L3级别的体验,用过了真的是回不去了。

 

2)语音交互什么时候能真正成为车上的核心价值呢?一个可能路径:也许得等用户个人的个性化助理成熟的时候,再“跨平台”同步到车内,那时才是真的必须价值。——这延伸出一个有意思的思考:个性化助理源平台是哪里?车是被跨平台,还是车来“跨平台”到别的平台?从场景、成熟度、算力来看,maybe车也是有很强的竞选力的备选“源平台”。

四、我们AI产品经理可以如何“顺势而动”

理想化的路径可能是:先在大公司打好能力基础,再到垂直场景的新贵AI公司施展

1、在大公司(的AI部门),先有2~3年工作经验

  • 产品经理能力本身,达到腾讯P3水平。薪酬收入就已经达到一定level了。

  • AI背景方面,能对齐最前沿的AI产品体验设计能力、对业内各家AI公司/产品/技术现状比较了解。

  • 如果能有自己独到的AI认知,会是很大的加分项。

2、从现在(2020年Q4)算起,1~2年内,跳到垂直场景的新贵AI公司

  • 如果能有机会提升半个或一个level的title,更好;

  • 如果不能有title提升,只要是能到最接近用户和市场的地方、真正重视产品用户体验的公司、信任你的老板和leader,那就一定要抓住机会,获得AI真正开始落地的第一波产品和职场红利。

当然,这是理想化的情况,如果有好的机会2,直接跳过阶段1也未尝不可——只要是好船,早点上总是利大于弊的。

 

特别说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公司,最近有AI产品经理的HC(AI语音交互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联系hanniman。

注:以上内容来自由黄钊hanniman建立的、行业内第一个“AI产品经理成长交流社区”,通过每天干货分享、每月线下交流、每季职位内推等方式,帮助大家完成“AI产品经理成长的实操路径”;详情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END-

- hanniman往期精选 -

一、AI产品分析

【重点】如何从“品类”角度做AI产品(2C)的需求定位

【重点】产品视角看智能客服

【重点】智能音箱上的语音技能市场,能否对标手机上的应用市场?

【重点】AI产品经理视角下的AI翻译机 in 旅游场景

【重点】进击的人工智能:产品视角解析“对话机器人”

【重点】如何从零开始搭建智能外呼系统

一文了解“教育+AI”方向通识(场景、产品、公司、商业模式、短期风险及机会)

现阶段实践“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六个步骤

二、AI产品经理

【重点】【重磅福利】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新起点(200页PPT下载)(注:后台回复“200”,可获取PPT下载链接)

【重点】AI产品经理的定义和分类

【重点】AI产品经理的价值和未来 | 学习俞军老师分享有感

团员分享_AI小白如何拿到AI产品经理offer

深度报告 | AI新职位“人工智能训练师”

福利 | 《从互联网产品经理到AI产品经理》PPT下载及讲解(58P)

三、AI技术

【重点】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语音交互评价指标

【重点】语音合成TTS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AI技术概念

【重点】一文看懂“语音识别ASR”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AI技术概念

【重点】值得收藏 | 关于机器学习,这可能是目前最全面最无痛的入门路径和资源!

【重点】DIY面试题 for AI产品经理 | “智能音箱半夜诡异笑声”的原因分析及建议方案

【重点】“AI芯片”通识_AI产品经理看这一篇就够了

【重点】人脸识别产品设计,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实战干货都在这里了_团员分享_@阳春柏樰

【重点】一文看懂“声纹识别VPR”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AI技术概念_团员分享_@cony

NLP基本功-文本相似度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AI技术通识

看AI产品经理如何介绍“计算机视觉”(基于实战经验和案例)

人脸识别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CV通识(二)

多目标跟踪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CV通识(三)

填槽与多轮对话 |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AI技术概念

AI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数据标注工作入门

语音识别类产品的分类及应用场景

四、AI行业及个人成长

【重点】【深度】工作5年以上,到底要不要进AI创业公司?

【重点】深度 | 人工智能让我们失业?不,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重点】我们还没准备好和AI共生——柯洁和AlphaGo大战之观后感

【重点】AI产品经理视角下的V2X、车联网和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与法律”对AI产品经理有何实际借鉴意义

稻盛和夫的这些话,是鸡汤还是干货?

跨过这十个误区,提前2年告别职场小白

【重点】如何分辨明师并遇到他 | 周日换频道(7)

---------------------

黄钊hanniman,前图灵机器人-人才战略官/AI产品经理,前腾讯产品经理,8年AI背景,11年互联网经验;垂直于“AI产品经理”的第一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知乎/在行ID“hanniman”;行业内第一个AI产品经理的成长交流社区-饭团“AI产品经理大本营”的创建者(已运营3年+,活跃成员700人);200页PPT《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新起点》被业内广泛好评,下载量1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