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者了解更多
我的其他CSDN专栏
关注作者了解更多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者
目录
实验一、红外辐射温度计标定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红外辐射温度测量校验的方法及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 。
具体教学要求:
1、了解黑体炉原理;
2、掌握非接触式辐射测温的具体方法和校验过程;
3、了解红外温度计的特点;
4、了解红外温度计的特点和掌握影响辐射温度测量精度的因素,如辐射率等。
二、实验原理
辐射测温是利用被测物体的热辐射非接触测温方法,其温度和辐射能量关系由Planck 定理决定。
Hyperion R 982型低温辐射主源,0.995发射率,-10°C~80.0°C变化的黑体腔,用于校验辐射温度计。
Hyperion R 976型中温辐射主源,0.995发射率,30°C~550.0°C变化的黑体腔,用于校验辐射温度计。
便携式红外测温仪YK40ALC测量温度范 围:-60~760℃。
三、实验原理图
Hyperion R 982型低温辐射主源:
Hyperion R 976型中温辐射主源原理同上,但在上图中“电加热/冷却器”模块中只有“电加热”功能。
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原理图:
Hyperion R 黑体腔依次设定37-39°C,0.2°C间隔,并维持稳定在每一温度上,分别用标准铂电阻和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校验槽的温度并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可得便携式辐射温度计误差。
通过用不同温度计测量黑体腔的温度,了解辐射测温方法和影响测温的各种因素。
恒温黑体腔温度保持稳定(至给定的稳定度),稳定炉温用标准铂电阻配合测量。
四、实验步骤:
- 打开Hyperion R 982型低温(或Hyperion R 976型中温)辐射炉;
- 打开便携式红外温度计;
- 设定低温辐射炉温度为37°C;
- 待低温辐射炉温度稳定后,读出并记录校验槽控制器上温度和标准铂电阻指示温度;
- 用便携式红外温度计测量黑体腔温度并记录
- 将低温辐射炉温度在37-39°C,0.2°C间隔温度点(36.0,36.1…40.9°C)依次设定,每个温度点稳定3分钟以上,测量记录Hyperion R 校验槽控制器上温度、标准铂电阻指示温度和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数据(即4和5)。
五、实验记录及分析
将低温辐射炉温度在37.0-40.0°C,0.5°C间隔温度点(37.0,37.5…40°C)依次设定,在自制的实验表格上测量记录Hyperion R 校验槽控制器上温度、标准铂电阻指示温度和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数据,并进行温度测量误差分析和便携式红外测温仪精度分析;
六、主要设备原理:
1.低温黑体炉技术指标如下:
Hyperion R 982型 | |||||||||||||||||||||||||||||||||||||||||||||
| ![]() | ||||||||||||||||||||||||||||||||||||||||||||
|
2. 被校便携式红外测温仪的详细介绍
(1)、FLUKE 点阵LCD红外测温仪562
562型红外测温仪(“测温仪”或“产品”)适用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这些测温仪通过测量物体表面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物体的表面温度。测温仪还支持用 K 型热电偶进行接触式温度测量。
测温仪的使用
要读取温度读数,将测温仪对准目标物体,然后扣动扳机。您可以使用激光光标来帮助测温仪瞄准。另外还可以插入 K 型热电偶探头进行接触式测量。
原理:
Hyperion R 黑体腔依次设定37-40°C,0.5°C间隔,并维持稳定在每一温度上,分别用标准铂电阻和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校验槽的温度并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可得便携式辐射温度计误差。
通过用不同温度计测量黑体腔的温度,了解辐射测温方法和影响测温的各种因素。
恒温黑体腔温度保持稳定(至给定的稳定度),稳定炉温用标准铂电阻配合测量。
七、实验要求:
1、预习实验指导书,制作实验记录表格;
2、实验共测量36-39°C,0.5°C间隔温度点(36.0,36.5…39.0°C),每个温度点稳定3分钟以上,测量记录Hyperion R 校验槽控制器上温度、标准铂电阻指示温度和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数据。
黑体炉 | 型号 | R 982 | 辐射温度计 | 型号 | FLUKE 562/563 | |||
编号 | 003 | 编号 | 001 | |||||
黑体炉温度 | 铂电阻指示温度 | 37.25 | 37.58 | 38.02 | 38.55 | 39.01 | 39.53 | 40.05 |
控制器上温度 | 37.0 | 37.5 | 38.0 | 38.5 | 39.0 | 39.5 | 40.0 | |
辐射温度计测量值 | 37.1 | 37.8 | 38.3 | 39.0 | 39.4 | 39.9 | 40.3 | |
校验温度误差 | 0.1 | 0.3 | 0.3 | 0.5 | 0.4 | 0.4 | 0.3 |
黑体炉 | 型号 | R 976-550 | 辐射温度计 | 型号 | FLUKE 562/563 | |||
编号 | 002 | 编号 | 002 | |||||
黑体炉温度 | 铂电阻指示温度 | 37.31 | 37.62 | 38.12 | 38.57 | 39.03 | 39.13 | 40.02 |
控制器上温度 | 37.0 | 37.5 | 38.0 | 38.5 | 39.0 | 39.5 | 40.0 | |
辐射温度计测量值 | 37.4 | 37.7 | 38.3 | 38.7 | 39.3 | 39.8 | 40.2 | |
校验温度误差 | 0.4 | 0.2 | 0.3 | 0.2 | 0.3 | 0.3 | 0.2 |
3. 辐射温度计校验结果。
3、实验报告应包括测量原理图、测量误差分析等和思考题解答。
误差分析:环境温度带来的读数误差,测量时对准的方向不一致,黑体炉温度是否稳定带来的影响。
八、实验报告要求:
1、预习实验指导书,制作实验记录表格;
2、实验共测量39.0-0.0°C,0.5°C间隔温度点每个温度点稳定3分钟以上,测量记录Hyperion R 校验槽控制器上温度、标准铂电阻指示温度和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数据。
3、实验报告应包括测量原理图、测量误差分析等和思考题解答。
九、思考题:
1. 低温黑体炉上二显示温度有何共同点?有何差别?标准温度值应以哪个读数为准?此种设计有何优点?
两个显示温度一个是设定温度(下方),一个是内置电阻测得的温度,他们存在差值,就是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用设定温度就是黑体炉校准,用标准温度就是标准温度比对法。这样可以更方便比对。
2查找人体的辐射系数值,分析所校验的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测量人体体温指示值的准确度,应如何调整?
人体的辐射系数为0.98近似为黑体,用多次测量取平均法可以更准确地测温。
3说明几种辐射温度计测温改善精度方法
在示数稳定后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测量时对准被测体。
实验二、常见测温仪表测温方法与热像仪使用方法
目的: 使学生了解掌握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的使用;了解热像仪测温原理、使用方法和热像仪温度场图像处理。
具体教学要求:
- 了解掌握膨胀式温度计使用方法;
- 了解热电偶温度计的制作及使用;
- 了解热像仪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
- 了解热像仪温度场图像处理方法和结果。
-
主要设备原理:
1.中温黑体炉技术指标如下:
-
Hyperion R 校验槽包含一个黑体腔,用于校验辐射温度计或热像仪。
炉温由控制器设置,同时一个独立指示器显示实际辐射温度,这个独立指示器的传感器是安装在黑体腔内的。
炉腔温度可以设置成30°C到550°C任意一温度点的±0.1°C内。
它能够用于给金属块加热,它与一个自整定PID控制器连接,它在校验源方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概念。
中温黑体炉 R976温度范围:30°C~550.0°C,发射率:超过0.995
稳定性:±0.1°C,显示分辨率 0.1°C炉腔尺寸:65mm直径,160mm深,达到温度时间:45min。
3.IRISYS热像仪 型 号: IRI4030
测量温度范 围: | +200℃~900℃ |
使用环境温度: | 0~50℃ (-32~122°F) |
热像仪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光学系统和探测器
光学器件将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聚集到探测器上,探测器把入射的辐射转换成电信号,进而被处理成可见图像,即热图。
对大气系数的校正:
由于红外线热像仪的测量方法是被动的、非接触式的,测量的结果容易受被测目标与仪器之间的大气环境改变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 ,对大气环境的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工作稳定的重要步骤。
对仪器本身辐射的校正:
由于红外线热成像仪内部组件辐射往往比被检测目标产生的辐射多出10倍,同样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所以对这部分的校准也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否则测温不可能准确可靠 ,更不能稳定的工作,温度将很快发生漂移 ,温度将很快发生漂移。
常用的温度校准手段:
内置数学模块 -- 对仪器与被测目标之间的大气环境系数如: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辐射率等进行连续的自动 、辐射率等进行连续的自动 补偿和校正,使测量更准确 ,使测量更准确、可靠。
内置温度传感器-- 对探测器周围的环境温度的漂移和增益( 包括仪器本身的温度变化)进行自动校准;
內置光柵自动进行图像校准,保证焦平面阵列成像的均匀性,保证图像质量和测温精度 保证图像质量和测温精度 。
实验步骤:
- 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的使用:
分别用水银温度计、K型热电偶温度计和Pt热电阻温度计测量三种温度对象的温度(常温水、温水和热水),进行二次测量并记下测量结果。
测温仪表 | 测温对象(°C) | |||||
名称 | 主要参数 | 室温 | 常温水 | 温水 | 热水 | |
第 一 次 | 水银温度计 | 量程: 0-60 | 20 | 18.2 | 32.6 | 53.9 |
辐射温度计 | -40--260 | 20.2 | 18.5 | 31.8 | 53.5 | |
第 二 次 | 水银温度计 | 量程: 0-60 | 20 | 18.1 | 31 | 52.5 |
辐射温度计 | -40-260 | 20.2 | 18.2 | 31.7 | 51.4 |
2.了解热像仪测温原理、使用方法和热像仪温度场图像处理。
(1)打开中温黑体炉 R976,将 黑体腔设定300°C,并维持稳定在该温度上,用热像仪测量校验槽的温度场并记录SP+和SPx。通过热像仪软件对其温度场进行简单分析。
恒温黑体腔温度保持稳定(至给定的稳定度),稳定炉温用标准铂电阻配合测量。
(2)将黑体腔设定330°C,并维持稳定在该温度上,用热像仪测量校验槽的温度场并记录SP+和SPx。通过热像仪软件对其温度场进行简单分析。
中温黑体炉R976 | 中温黑体炉 温度(°C) | SP+ (°C) | SPx (°C) | 温差 (°C) |
300 | 298.2 | 298.1 | 0.1 | |
330 | 328.3 | 328.1 | 0.2 |
误差分析:环境温度的影响,水或炉体在测量时的温度变化,读数 的准确性
实验报告要求:
1、预习实验指导书,制作实验记录表格;
3. 记录测温结果,并进行简单分析;
3、实验报告应包括测量原理图、测量误差分析等和思考题解答。
思考题:
- 各种温度计(如本实验中的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热像仪和辐射温度计)测温的特点和如何选择?
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误差较大,但是简单直观。辐射温度计可以远距离测温,有自动的数字显示,使用方便,但成本较高。
- K型热电偶特点、正负电极成分、使用环境;
正极为Cr=90:10,负极为Si=97:3,线性度号,价格便宜,但不适用于高温和还原型气氛中。
- 热像仪测量图像简单分析结果;
通过热成像仪得到图像,结果与实际值相接近
- 举例说明热像仪的用处。
可以透过障碍物看到物体,或用来做医学检测。
实验三.压力表的检定及误差处理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力测量原理和数字压力表的结构及测压原理;
2.了解气体台式压力计的原理,正确操作气体台式压力计;
3.熟悉压力表的检定过程及误差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示值比较法:压力(差压)变送器为被校表,精密压力表为标准表,两者同时测量同一压力,由压力(差压)变送器输出的电流与校验点对应的标准电流值进行比较,即可确定出被校表的基本误差和变差等指标,以判断该被校表是否合格。
气压台式压力泵是校验压力(差压)变送器、精密压力表、普通压力表、压力开关等仪器仪表的辅助设备,与压力标准器配合,完成检测校准工作。
台式气压压力泵的主要特点:
1.传压介质:空气。
2.结构:扛杆式结构。操作方便、易学易用。检测时首先采用手动压力泵预压,然后采用压力缸增压。加压时活塞不旋转,摩擦小,省时省力。
3.可靠性高、不易泄漏:采用特殊高压密封材料,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
4.压力调节范围特大,升降压平稳:它能够提供易于调节的,稳定的压力源。
5.配有2个快速接头,检测更方便。
杠杆带动大容室活塞作往复运动,产生压力或真空,通过切换开关输出压力或真空,经稳压阀至微调及压力输出接口。辅以设计精巧的微调、快速接口、稳压阀组成。操作简单、结构合理、密封性能良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计量、科研、工矿企业及仪表制造等行业。
2、技术指标
1、压力范围:-0.1~2.5MPa,-0.1~6MPa,0-6MPa-0.1~10MPa,0~10MPa
2、调节灵敏度:min 10 Pa
3、外形尺寸:400×300×180(长×宽×高)
4、重 量:6kg
4、注意事项
1、压力源应选择平整易操作的台面放置,避免进入有高腐蚀性气体及粉尘颗粒的环境中使用。
2、被检仪器应作适当清洗,避免污渍进入检测回路。
3、输出1、输出2接嘴为专用快速接头,端面密封,
安装仪表时,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均匀用力拧紧,大概在密封面相互贴紧时,再拧1~2圈,即可。
4、输出1、输出2接嘴为上下两件组成,使用时应经常检查下部锁紧螺丝是否连接可靠,若连接不可靠,在遇高压情况下,可能造成崩脱。
5、当杠杆造压较重时,请使用微调升压,则较为轻松。
6、各部件名称及功能
编号 | 名 称 | 功 能 |
1 | 泵体总成 | 各部件组合安装 |
2 | 输出 1 | 连接标准表或被检表 |
3 | 输出 2 | 连接标准表或被检表 |
4 | 输出 3 | 连接标准表或被检表 |
5 | 活 塞 | 产生气体的上下活塞装置 |
6 | 放气阀 | 加压时关闭,测量结束时放出气体 |
7 | 杠 杆 | 通过操作带动活塞柱运动 |
8 | 切换阀 | 按进去测量正压,拉出来测量负压 |
9 | 稳压阀 | 输出压力不稳定时锁定,可保持压力平稳 |
10 | 微 调 | 小范围内增加或减小压力 |
精密标准压力表的检定一般选择二等标准压力计作为标准器。示值检定为十点,并均匀分布在整个量程上,按正反行程检定两次。在每次读数时应用手指轻敲仪表侧壁,轻敲后指示值为被检示值,轻敲前后指针位移为轻敲位移。判读时读到最小分格的十分之一,在量程的上限处要耐压五分钟。
为了保证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需定期检定,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三、实验仪器设备:
1。气压台式压力泵YK100A
2。数字压力校验仪DPI8620
3。智能数显压力开关 MK-Y210
4。压力变送器 MIK-P300
5。导线 若干
四、实验步骤:
1. 气压台式压力泵使用前,必须调整水平。
2. 拧下输出1、输出2接头上的堵头,接标准表和被检表,。
3。.正压检测:
将切换开关按进去,打开稳压阀,将微调调至适当位置(中间位置),关闭输空阀。操作杠杆抽真空,当压力达到-0.1MPa左右时。稳定1~2分钟,使用微调调至检定点,关闭稳压阀,逐点检测至零点。
4.高压状态下,出现压力缓慢下降时,关闭稳压阀。(先将压力微调到6.5MPa左右,稳压1~2分钟后,再缓慢调至6.0MPa)
②在升压时,每个标定点不能有降压情况;减压时,每个标定点不能有升压情况,只能单一方向进行。
正行程:设定的检定点为:0.6,1.1,1.6,2.1,2.6,3.1,3.6,4.1,4.6,5.1(MP)十个点,依次增加压力,使之产生所需的检验压力。
在测压上5.1MPa处要耐压5分钟。
反行程:检定点为:5.1, 4.6, 4.1, 3.6, 3.1, 2.6, 2.1, 1.6, 1.1, 0.6MPa,依次减少压力,使之产生所需的检测压力。
五、实验数据
被校表 名称: | 压力(差压)变送器 | 型号: | YK100A |
量程: | -0.1~2.5MPa | 精度: | 10 Pa |
允许误差: | 10Pa | 生产厂家: | 德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标准表 名称: | 数字压力校验仪DPI8620 | ||
型号: | DPI8620 | 精度: | 10Pa |
校验点(MPa) | 对应电流信号(mA) | 正行程 (MPa) | 反行程 (MPa) | 绝对误差(MPa) | 变差 (MPa) |
0.6 | 0.19 | 0.61 | 0.61 | 0.1 | 0 |
1.1 | 0.21 | 1.11 | 1.12 | 0.1 | 0.01 |
1.6 | 0.21 | 1.62 | 1.61 | 0.1 | 0.1 |
2.1 | 0.21 | 2.12 | 2.13 | 0.1 | -0.1 |
2.6 | 0.3 | 2.61 | 2.62 | 0.1 | -0.1 |
3.1 | 0.3 | 3.12 | 3.12 | 0.12 | 0 |
3.6 | 0.32 | 3.61 | 3.61 | 0.1 | 0 |
4.1 | 0.49 | 4.12 | 4.12 | 0.1 | 0 |
4.6 | 0.5 | 4.61 | 4.61 | 0.1 | 0 |
5.1 | 0.51 | 5.11 | 5.12 | 0.1 | -0.1 |
校验结果:该仪表的基本误差为 0.1 ,变差为0.001 ,因此该被校表合格。
六、思考题
叙述扩散硅式压力变送器原理与特点及应用。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阻效应原理,采用集成工艺技术经过掺杂、扩散,沿单晶硅片上的特点晶向,制成应变电阻,构成惠斯凳电桥。利用硅材料的弹性力学特性,在同一切硅材料上进行各向异性微加工,就制成了一个集力敏与力电转换检测于一体的扩散硅传感器。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直接作用于传感器的膜片上(不锈钢或陶瓷),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传感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用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一压力的标准测量信号。
附件:检定压力表操作规程
检定压力表操作规程
1. 目的 指导和规范检定人员正确地从事压力(真空)表的检定、修理工作。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段(站)计量室检定人员在其岗位上从事的压力(真空)表的检定、修理工作。
3. 人员要求 该项操作人员应是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上级计量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一般压力表"计量检定员证书的计量检定人员。
4. 工装量具 应配备不小于被检压力表测量范围的0.4级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一套或二套做为标准表,和压力校验器(包括油水分离器)、真空校验器等配套设备,以及检定修理所需的起针器、螺丝刀、剪刀、铅封钳和铅封、汽油、药棉等工具用品。
5. 操作程序
1 准备工作
5.1.1 根据被检表量程选取同量程标准表和大于其量程的校验器,检查标准表标签是否在有效期内。
5.1.2 将标准表和被检表装在校验仪上,被检表若是氧气、乙炔等禁油表,则应安装在与油水分离器连接的禁油接头上,检查和调整校验器,排除油路中的空气,使各部位作用良好。
5.1.3 观察检定室温、湿度表,看温、湿度是否达到检定规程要求,即温度(20±5)℃,相对湿度≤85%,否则,应进行调控使其符合要求。温、湿度实测值应填入"压力表检定记录"。
5.2 检定、修理
5.2.1 外观检查:用目力观测其外形、标志、读数部分、表盘内容等应符合检定规程中(4.1)的要求,并在"压力表检定记录"上记录检查结果。
5.2.2 零位检查: 用目力观测,对带有和没有止销的压力表均应符合检定规程中(4.2)的要求,并在"压力表检定记录"上记录检查结果。
5.2.3 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和轻敲位移的检定:
5.2.3.1 对压力表示值检定按标有数字的分度线依次(升压或降压)进行。
5.2.3.2 检定时,逐渐平稳地升压(或降压),至标准标指针指准相应分度线时,读取被检表示值。然后轻敲被检表表壳,再读数,记录轻敲后示值和轻敲位移(轻敲前后示 值之差)。当示值达到测量上限后,关闭被检表供压阀,切断压力源(或真空源),耐压3min,观察压力表耐压情况,并记录。然后按原检定点平稳地降压(或 升压)倒序回检。
5.2.3.3 示值误差(表壳轻敲前、后示值与标准表示值之差)、回程误差(同一检定点,在升或降压和降或升压时,轻敲表壳后示值之差)以及轻敲位移和指针偏转平稳性均应符合检定规程第3条的要求。
5.2.4 若被检表是压力真空表,对真空部分进行检定:将被检表和标准真空表安装在真空校验器上检定,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并记录检定结果。
5.2.5 若被检表是特殊压力表,要进行附加检定:对氧气压力表的无油脂检查、带检验指针压力表的检验指针的检查、双针压力表双针影响的检查以及电接点压力表绝缘电阻和设定点的检定,均要执行检定规程要求,并记录。
5.2.6 各项检定结果均填入"压力表检定记录",并对检定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记录的填写执行《质量记录管理》指导书。
5.2.7 检定结果符合规程技术要求的,为检定合格,填写计量合格标签,粘贴在被检表表盘玻璃内侧,安装完毕后打上铅封。
5.2.8 检定结果不符合规程技术要求的被检压力表,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反复的调整、修理和检定,直至达到最佳状态。
5.2.9 修理后的被检表应重新执行5.2.1-5.2.5程序。
5.2.10 对损坏严重,确实无法修复的,应填写"计量器具报废单",经计量室负责人审批后给予报废,被检表粘"禁用"标签。
6. 收尾工作
6.1 检修完毕后,将油管路中压力释放,恢复校验器到初始状态。拆下被检表,存放在"已检"区域,拆下和擦拭标准表,放回原处妥善保管。
6.2 整理工具用品,擦拭校验器和工作台面油污。
7. 相关/支持性文件
7.1 《JJG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计量检定规程》;
7.2 《质量记录管理》指导书。
8.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