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更好地了解坐标断点,为倾斜和偏心系统设立符号约定,反射镜面的应用。
设计流程:
1.设置入瞳直径:20;默认0视场和波长。
2.到镜头数据编辑器,把含光阑的标准面改为近轴面,把光阑面厚度设为100,这个是近轴镜片的缺省焦距,会产生一个焦距为F/5的镜片。
3.查看2d图,会看到左边出现一个平面,光线集中在右边的一个焦点上。
4.现在加入单个反射镜面使汇聚光束方向向上转折,反射镜面的初始位置的方向为45°。假设需要反射镜面离开近轴透镜30mm的距离。就要求有3个镜面:一个坐标断点使坐标系统转45°。一个反射镜面,还有另外一个使反射光旋转45°。关键一点是:这三个面都要求使用一个单反射镜面来实现。
在像面上方加入3个面,把第一个近轴面厚度改为30,在第三个面的材料处输入MIRROR,再将第四个面的厚度改为-70。注意:70是负的,因为经过奇数面的镜面后厚度符号改变。如下图。
5.要是反射镜面倾斜45°。可将第二面和第四面表面类型改为坐标断点,并在第四个面“倾斜x”上拾取第二个面,这会使第二个坐标断点旋转始终与第一个保持同样的旋转角度。
6.在第二个面“旋转x”中输入45,如下图。
7.查看3d图。
注意:近轴镜片的厚度为30,位于第一个坐标断点的旋转顶点,坐标断点的厚度为0,表示反射镜面是在同一点上。但是,坐标断点已将坐标系统旋转了45度。镜面本身是不旋转的,只有它所在的坐标系统才能被旋转。镜片的厚度为0,因为在移动到下一个面前,要旋转另一个45°,所有的倾斜和偏心处理应在厚度改变之前。
8.再插入另外一个反射面。在像面前面插入三个反射面,按下图输入。并观察3d图。
总结:学习了坐标间断,反射镜本身是不能被旋转的,只能通过旋转坐标系统来实现,这就需要坐标间断。一个反射镜需要两个坐标间断,相当于两个系统面结束和开始,第一个坐标间断厚度0目的是为了使坐标间断面与反射面紧贴在一起,反射面厚度为0是为了使第二个间断面紧贴反射面,第二个间断面有厚度,是下一个系统开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