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 车载ADAS之BSD(盲点监测 )和CVW(车辆靠近报警)

本文详细介绍车载ADAS系统的盲点监测(BSD)和车辆靠近(CVW)警报功能,涉及报警区域定义、功能场景、触发条件、软件设计思路,以及与车速、档位和曲率相关的计算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之前文章有写 汽车电子 – 车载ADAS常用中英文对照
里面有包含 车载ADAS的简单介绍。
这篇文章就详细一些介绍各个常用的车载ADAS。

相关法规文件:

一、盲点监测 BSD (Blind spot detection)

参看:功能定义-变道碰撞预警

BSD 系统(侧向盲区雷达监测系统)监测自车相邻区域,当其他车辆行驶在自车盲区时警告驾驶员。根据驾驶员的转向并线意图,进行不同级别的警告。

1、报警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警区域包括自车两侧的相邻区域通过线条 F,G,C 和 B (左侧)以及K,L,C 和 B(右侧)进行定义。旨在覆盖相邻车道,但是与任何车道标示线无关。

  • A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后缘,并在其后方30.0米处。
  • B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后缘,并在其后方3.0米处。
  • C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前缘,并位于第95百分位眼睑的中心。
  • D线应为测试车辆前缘两个方向的延伸线。
  • E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位于测试车辆车身的最左外边缘,不包括外后视镜。
  • F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最左外边缘左侧0.5米的距离。
  • G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最左外边缘左侧3.0米的距离。
  • H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最左外边缘左侧6.0米的距离。
  • J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位于测试车辆车身的最外右边缘,不包括外后视镜。
  • K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右最外边缘右侧0.5米的距离。
  • L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右最外边缘右侧的距离为3.0米。
  • M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右最外边缘右侧的距离为6.0米。
  • N线应为测试车辆后缘两个方向的延伸线。
  • O线应平行于目标车辆的后缘,距离为10.0米。

以上就可以划定左侧报警区域为:
横向:0.5m ~ 3m
纵向:-3m ~ +X(后保险杠处为坐标原点;X取决于第95百分位眼睑的中心)

2、功能场景:

目标车辆进入盲区监测报警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场景描述:当盲区监测报警区域内出现其它目标时,应发出报警。

3、功能需求

盲区监测功能:
1、车速范围:10km/h-150km/h,
2、档位:D档(前进挡)
3、弯道半径:125m 以上
4、报警触发:如果目标车辆满足一下所有条件,则应向驾驶员发出左侧盲点警告(右侧同理):

  • 目标车辆的任何部分位于B线前方;
  • 目标车辆完全在C线后面;
  • 目标车辆完全位于F线左侧;
  • 目标车辆的任何部分都在G线的右侧;

5、盲区警告抑制【可选】:如果自车正在超越目标车辆,且目标车辆已从前方进入相邻区域,则在首次要求盲区警告后,盲区警告可被抑制不超过2s。
6、报警触发时,监测驾驶员变道意图,若没有发起变道,则触发一级报警;若检测到驾驶员意图变道(开启转向灯)至报警触发侧,则触发二级报警。

知识点:
[高等数学]–曲率,曲率半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道路上弯道的曲率信息:

  • 曲率半径 R 单位: m
  • 曲率K 单位= 1/R 1/m
  • 变化率 K’ = 1m/ arclenght , 1/m^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车辆轮速与yawrate的关系:
车辆的yawrate可以通过车辆的轮速信息来计算。在理想情况下,车辆的yawrate等于车辆质心处的线速度与车辆轨迹曲率的乘积。具体而言,车辆的yawrate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

yawrate = v / R

其中,v表示车辆质心处的线速度,R表示车辆在转弯时的转弯半径。

换一种公式,也就是说:
曲率 K = (1 / R) = (yawrate / 速度);

二、车辆靠近报警 CVW( Closing vehicle warning )

其功能表现为当后方存在快速接近车辆时,提醒驾驶员

1、报警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警区域包括自车两侧的相邻区域通过线条 F,G,B 和 A (左侧)以及K,L,B 和 A(右侧)进行定义。旨在覆盖相邻车道,但是与任何车道标示线无关。

  • A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后缘,并在其后方30.0米处。
  • B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后缘,并在其后方3.0米处。
  • C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前缘,并位于第95百分位眼睑的中心。
  • D线应为测试车辆前缘两个方向的延伸线。
  • E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位于测试车辆车身的最左外边缘,不包括外后视镜。
  • F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最左外边缘左侧0.5米的距离。
  • G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最左外边缘左侧3.0米的距离。
  • H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最左外边缘左侧6.0米的距离。
  • J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位于测试车辆车身的最外右边缘,不包括外后视镜。
  • K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右最外边缘右侧0.5米的距离。
  • L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右最外边缘右侧的距离为3.0米。
  • M线应平行于测试车辆的中心线,并与测试车辆车身右最外边缘右侧的距离为6.0米。
  • N线应为测试车辆后缘两个方向的延伸线。
  • O线应平行于目标车辆的后缘,距离为10.0米。

以上就可以划定左侧报警区域为:
横向:0.5m ~ 3m
纵向:-30m ~ -3

2、功能场景:

目标车辆进入接近车辆报警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场景描述:当接近车辆报警区域内出现其它目标且与自车碰撞时间小于阈值时,应发出报警。

3、功能需求

接近车辆警告功能
1、车速范围:10km/h-150km/h,
2、档位:D档(前进挡)
3、弯道半径:125m 以上
4、报警触发:如果目标车辆满足以下所有条件,则应向驾驶员发出左侧接近车辆警告(右侧同理):

  • 目标车辆完全落后于B线;
  • 目标车辆完全位于F线左侧;
  • 目标车辆的任何部分位于G线右侧;
  • 目标车辆的估计碰撞时间(TTC)≤3.5s

备注:最大检测距离为70m,TTC=3.5s,该功能支持后方车辆接近的最大速度为20m/s;若后方车辆过快,系统可能无法及时报警。
5、接近车辆信息【可选】:与一辆或多辆目标车辆相关的视觉信息(如目标车辆位置、接近速度等)可随时提供给驾驶员,前提是该信息与警告指示有明显区别。
6、报警触发时,监测驾驶员变道(开启转向灯)意图,若没有发起变道,则触发一级报警;若检测到驾驶员意图变道(开启转向灯)至报警触发侧,则触发二级报警。

知识点:
TTC全称为Time to Collision,即碰撞时间。

TTC计算公式的公式如下: TTC = D / (Vr - Vs)
其中,TTC表示碰撞时间,D表示交通工具之间的距离,Vr表示接近的交通工具的速度,Vs表示被接近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相对速度=目标车速-自车速

三、软件设计思路

1、判断车速和档位是否满足条件(采用滞回),将系统设为off状态,待机状态,和工作状态。
2、分别判断左右侧报警区域:

  • 判断是否在横向报警范围内(采用滞回),并返回报警状态。
  • 再判断是否在纵向报警范围内(采用滞回), 并返回报警状态。
  • 两者同时满足则触发报警。
  • 报警状态持续5s。
  • 最后判断是否开启转向,从而决定报警等级。

3、选择左侧和右侧报警等级最高等级进行上报。

毫米波 (mmWave) 是一类使用短波长电磁波的特殊雷达技术。雷达系统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被其发射路径上的物体阻挡继而会发生反射。通过捕捉反射的信号,雷达系统可以确定物体的距离、速度角度。 在今天快速发展的汽车领域,多种传感器融合是未来汽车电子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毫米波雷达因其传输距离远,在传输窗口内大气衰减损耗低,穿透性强,可以满足车辆对全天气候的适应性的要求,并且因毫米波本身的特性,决定了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器件尺寸小、重量轻、成本适中等特性。因此,它很好地弥补了如红外、激光、超声波、摄像头等其他传感器在车载应用中的短板,率先成为 ADAS 系统自动驾驶的主要传感器。 世平集团推出基于 TI AWR1642 的 77G 毫米波雷达 BSD (Blind Spot Detection) 方案。 该雷达模块方案主要应用于汽车先进辅助驾驶,包括盲点侦测、车道变更辅助功能。 BSD (Blind Spot Detection) 就是利用雷达技术探测相邻车道后方有没有目标车辆靠近,以及恶劣天气、环境下后视镜盲区里有没有车辆。当有车里进入盲区范围,BSD 系统会通过灯光或声音提示驾驶者,此时变道有危险。降低变道时与盲区内车辆发生碰撞的机率。 方案规格1. 单片高集成 FMCW 雷达传感器 2. 600 MHz 主频的 C674X DSP 3. 宽电压输入:5V~36V 4. 功耗低,其典型场景下的芯片功耗在 1.7W 左右 5. 76-81 GHz支持4 GHz BW 6. 支持2 TX & 4 RX 7. CAN 通信方式 8. 天线测试距离:汽车 80 米 9. 天线部分增益:TX:15dB,RX:13dB 10. 检测的方位角: 水平:TX:±40° RX:±35° 垂直:TX:±7° RX:±12° 11. 高性能耐用性 - 耐恶劣环境振动性能 12. 设计紧凑,易于集成到现有车型中,不影响车辆外形 方案来源于大大通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聚优致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