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基础应用精讲-【数模应用】KANO模型(补充篇)

目录

前言

应用场景

算法原理

什么是KANO模型分析法

二维模式

KANO模型实际操作流程

五种需求类型

1. 魅力型(Attractive Quality)

2. 期望型(One-dimensional Quality)

3. 必备型(Must-be Quality)

4. 无差异(Indifferent Quality)

5. 反向型(Reversal Quality)

KANO 的评价系统

对各类需求的策略

如何判断需求的类别

收集用户需求

1、需求属性分类

2、better-worse系数

2、问卷设计

3、问卷分析

4、产出报告

 帆软工具应用

第一步:调研问卷设计

第二步:处理问卷数据

第三步:将分析结果可视化

第四步:展示分析结果

KANO模型 

什么是better-worse系数?

KANO模型分析实操:

01 调研问卷设计

02 处理数据

03 分析结果可视化

04 分析结果展示

优缺点

1、 KANO模型的优点

2、 KANO模型的限制


 

前言

KANO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评估产品特征和功能的方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质量管理专家Kano Noriaki提出的研究成果。KANO模型认为,产品特征和功能可以被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必需求(必须有的功能)、期望需求(用户期望但不一定要有的功能)、魅力需求(用户不期望但非常喜欢的功能)、反向需求(用户不希望出现的功能)、无差异需求(未被用户意识到的需求)。

在KANO模型中,必备要素指的是顾客认为必须要有的产品特征或功能,如果产品缺乏这些必备要素,用户将不满意或者完全不接受产品。期望要素指的是用户希望产品有的功能,但即使产品没有这些特征,用户也不会特别失望或者不满意。惊喜要素则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没有预期到但却非常喜欢的功能或特征。

KANO模型通过调查顾客对产品特征的态度和反应,确定不同特征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帮助企业识别和优化产品功能。使用KANO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顾客需求,更好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应用场景

  1. 产品设计:通过KANO模型,企业可以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以便设计出更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2. 服务质量管理:KANO模型可用于分析顾客对服务质量的需求和满意度,以便企业能够改进服务质量,提升顾客
  • 1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林聪木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