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换向两两导通和三三导通的区别2

六步换向两两导通和三三导通的区别1

区别:

两两导通三三导通
导通角120度180度
电流状态一相电流断续仅三相电流方向改变
转矩脉动低速小,高速大高速小
反电动势可以检测零点不可以
同速力矩
霍尔与之信号对应不能
传感器可以无感(反电动势)编码器
成本很低

FOC即是三三导通的,svpwm也是六个空间的电压矢量合成。总的来说,在相对成本下,以及传感器的位置检测,控制的方便程度上。仅是六步换向而言,两两导通要优于三三导通。

看了很多天的文献,也遇到了较多的疑问。在寻找答案的路上较为枯燥,大脑消化不了还会引起阵阵困意。时间的堆积,能更全面的了解区别与联系,再加之前面的疑惑也可消除。将全部的点串起来就清晰很多。

之前过零检测没注意到的东西,或者没深刻思考的东西也兀然明白。

  1. 为什么过零检测的文献都为两两导通的六步换向
  2. 为什么三三导通文献中提及无感过零检测时,要提出二三导通的十二扇区换向。
  3. 为什么FOC的无感都为等等的观测器。

1、两两导通的工作原理:
无刷电机一般采用这种方式,理想情况下,每一时刻有两个功率管导通,两相绕组存在电流,第三相悬空失电。每一时刻上桥臂和下桥臂分别仅有一只功率器件导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两两导通方式非零电压矢量值,得到两两导通的电压矢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换向区间:
六步换向的编号,一般是按照三个霍尔元件的值得到换向的区间进行编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与霍尔信号兼容,换向序号还是按照霍尔信号来设定。
霍尔顺序:

方向正方向 负
HALL_ABC通电驱动开关HALL_ABC通电驱动开关
101A+ B- C/T1、T6101C+ B- A/T5、T6
101A+ B- C/T1、T6101C+ B- A/T5、T6
100A+ C- B/T1、T2100A+ B- C/T1、T6
110B+ C- A/T3、T2110A+ C- B/T1、T2
010B+ A- C/T3、T4010B+ C- A/T3、T2
011C+ A- B/T5、T4011B+ A- C/T3、T4
001C+ B- A/T5、T6001C+ A- B/T5、T4

2020年8月


被抛弃的写随笔公众号改写技术文章了,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公众号:王崇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六步换相算法的驱动逻辑。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六步换相的基本概念。六步换相常用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或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控制,过顺序切换三相逆变器的状态来驱动电机旋转。 用户可能对电机控制有一定了解,但需要明确六步换相的具体步骤原理。我应该从基础开始,先解释什么是换相,为什么需要六步,然后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可能还要包括霍尔传感器的使用,以及换相顺序如何影响电机转向转速。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关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比如如何确定换相时机,或者六步换相与FOC(矢量控制)的区别。但根据问题,重点应放在驱动逻辑本身,而不是比较其他方法。 接下来,我需要确保术语准确,比如三相逆变器的六个开关状态,每个步骤对应的相,以及霍尔信号如何触发换相。同时,要提到换相顺序的正反转控制,可能涉及到的电压波形电流路径。 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每个步骤的持续时间如何影响电机转速,或者是否需要引入PWM调制来控制转矩。不过,六步换相常是方波驱动,PWM可能用于调节电压幅度,但换相逻辑本身是固定的六个步骤。 最后,结构要清晰,分步骤解释,可能用列表形式,但用户要求避免使用Markdown,所以需要用文字描述。还要注意语言简洁,避免过于技术化的术语,但保持准确性。</think>六步换相算法(Six-Step Commutation)是驱动无刷直流电机(BLDC)或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核心控制逻辑,其本质是过有序切换逆变器开关状态,使定子磁场与转子永磁场保持近似正交关系,从而产生持续转矩。以下是其驱动逻辑的详细说明: --- ### **1. 基本原理** - **核心目标**:过三相逆变器的6种开关组合,形成6个方向的定子磁场,按顺序切换以牵引转子连续旋转。 - **磁场对齐**:每次换相使定子合成磁场超前转子磁场60°电角度,过霍尔传感器或反电动势检测确定换相时机。 --- ### **2. 硬件拓扑** - **三相逆变桥**:由6个功率管(如MOSFET/IGBT)组成,上下桥臂互补。 - **典型开关状态**:共6种有效矢量(如100, 110, 010, 011, 001, 101),每种状态对应一相、一相关断、一相悬空。 --- ### **3. 换相逻辑步骤** 以下以两两方式为例(每步两相): | 步骤 | 相 | 典型开关状态 | 电流路径 | 磁场方向 | |------|--------|--------------|----------------|----------| | 1 | A+ B- | 100_010 | A→B | 0° | | 2 | A+ C- | 100_001 | A→C | 60° | | 3 | B+ C- | 010_001 | B→C | 120° | | 4 | B+ A- | 010_100 | B→A | 180° | | 5 | C+ A- | 001_100 | C→A | 240° | | 6 | C+ B- | 001_010 | C→B | 300° | --- ### **4. 关键控制要素** - **换相触发条件**: - **霍尔传感器模式**:3个霍尔信号(H1/H2/H3)组合产生6种状态,直接对应6步换相点。 - **无传感器模式**:过检测反电动势过零点推算换相时机。 - **转向控制**: - 正转顺序:1→2→3→4→5→6→1... - 反转顺序:6→5→4→3→2→1→6... - **转速调节**: - 过调整PWM占空比控制绕组电压,间接调节转矩转速。 - 换相频率直接决定电机转速:$$n = \frac{f_{com}}{P}$$(P为极对数) --- ### **5. 典型问题与优化** - **转矩脉动**:方波驱动致6次谐波转矩波动,可过: - 重叠换相(提前开下一相) - 电流闭环控制 - **换相延迟补偿**:高速时需提前换相以抵消绕组电感效应。 - **死区时间插入**:防止上下桥臂直常设置μs级死区。 --- ### **6. 与FOC的对比** | 特性 | 六步换相 | 矢量控制(FOC) | |--------------|-------------------------|-----------------------| | 控制复杂度 | 低(逻辑简单) | 高(需坐标变换) | | 转矩平滑度 | 脉动明显 | 连续平滑 | | 效率 | 中低速效率较低 | 全速域高效 | | 成本 | 低(适合低成本方案) | 高(需高精度传感器) | --- 该算法因其实现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仍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风机等对成本敏感且动态性能要求不高的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