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我哟!ε≡٩(๑>₃<)۶红字标识重点及常用功能
一、认识视图
- 透视图
- 平面视图(6个普通视图:顶、底、前、后、左、右视图 + 1个特殊视图:正交视图【也称用户视图】)
- 摄影机视图
- 光照视图
二、视口布局
- 最大化视图(Alt+W)
- 切换试图布局
三、切换视图(最大化视图后按快捷键)
- 透视图(P)
- 顶视图(T)
- 底视图()
- 前视图(F)
- 后视图()
- 左视图(L)
- 右视图()
- 正交视图(U)
- 摄影机视图(C)
- 光照视图(Shift+4)
四、常用视图显示模式(将透视图最大化显示后按快捷键)
- 实体显示
- 线框显示(F3)
- 实体+线框显示(F4)
五、视图显示质量
- 高质量(Shift+F3):带投影高光,平常不建议使用
- 标准:常用
- 性能:不会显示颜色和纹理,较少用
- DX:通过显卡的软件驱动显示
六、视图显示样式
- 默认明暗处理
- 黏土
- 石墨
- 点点点……
七、最大化显示选定对象(Z)
八、变化视图
- 旋转视图【也称环绕视图】(Alt+鼠中):一般只用于透视图
- 平移视图(鼠中)
- 缩放视图(鼠中 或 Ctrl+Alt+鼠中 更加精细)
九、撤销视图操作
- 后退(Shift+Z)
- 前进(Shift+Y)
十、视图配置
十一、对象分类(添加完对象后按Esc或鼠标右键退出)
- 几何体-G
- 图形-S
- 灯光-L
- 摄影机-C
- 辅助对象-H
- 空间扭曲-W
- 系统对象
十二、选择功能
- 选择工具(Q)
- 选择过滤
- 按名称选择(H)
- 框选区域
- 交叉选择
- 按线框颜色选择
- 按材质选择
十三、选择功能补充
- 外框标记选择对象(J)
- 全选(Ctrl+A)
- 取消选择(Ctrl+D 或 鼠标左键空白处)
- 反选(Ctrl+i)
- 选择相似对象(Ctrl+Q)
- 创建选择集
十四、旋转(环绕)视图补充(恢复到以所有物体的中心位置为环绕中心:取消选择+Z)
- 选中一个对象,拉近并以它为环绕中心(Z配合Alt+鼠中)
- 右键一个对象,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选中一个顶点,拉近并以它为环绕中心(Z配合Alt+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