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相参积累(Non-coherent accumulation)和相参积累(Coherent accumulation)都是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在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区别之前,先介绍一下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概念。信噪比是指信号与噪声的比值,通常用分贝(dB)表示。信噪比越高,表示信号所占的比例越大,信号的质量也就越好。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非相参积累和相参积累的原理和区别:
- 非相参积累
非相参积累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它采用平均多次采样的信号,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在非相参积累中,每个采样的时间和幅度不一定相同,因此不需要考虑采样点之间的相位关系。在每个采样周期内,信号和噪声的幅值相加,并进行平均,以获得更好的信噪比。非相参积累主要用于低信噪比环境下,如雷达和卫星通信等。
2. 相参积累
相参积累是一种基于相位相干性的信号处理技术,它也采用平均多次采样的信号,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相参积累要求采样点之间的相位关系保持不变。在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到的信号进行相加,并使用一个参考信号来保持相位相干性。相参积累可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并减少由信号频率偏移和多普勒效应引起的干扰。相参积累主要用于高信噪比环境下,如雷达、通信和导航等。
3. 区别
非相参积累和相参积累的主要区别在于采样点之间的相位关系。在非相参积累中,采样点之间的相位关系不需要考虑,而在相参积累中,采样点之间的相位关系需要保持一致。因此,相参积累可以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并减少干扰的影响。在信噪比较低的环境下,使用非相参积累可能更为适合;而在信噪比较高的环境下,使用相参积累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用TI开发板AWR2243举例,信号处理过程中的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的过程
TI开发板AWR2243是一种毫米波雷达芯片,用于处理雷达信号,可以通过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来处理信号。
在AWR2243中,相参积累通常用于捕获目标的速度和距离信息。具体来说,AWR2243可以发送一系列脉冲信号,并接收返回的信号。通过测量返回信号的相位偏移量,AWR2243可以计算出信号的往返时间和目标的距离。通过相位偏移的变化率,AWR2243还可以计算目标的速度。
非相参积累通常用于将多个雷达天线的信号合并,并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具体来说,AWR2243可以使用多个接收通道来接收不同天线的信号。通过将这些信号合并,可以减少信号中的噪声,从而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此外,AWR2243还可以在合并信号时保持它们的相对相位关系,从而提高雷达的分辨率。
总之,在TI开发板AWR2243中,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是用于处理雷达信号的两种常见技术。通过这些技术,AWR2243可以提取目标的距离、速度等信息,并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和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