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无线网络覆盖优化与增强实践指南3.4

5.4. 4 高档写字楼和办公楼

1.场景特征
如图 5-12 所示,写字楼是重要的室内场景之一,在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室分系统的高话务区之一。写字楼建筑物呈现以下特征:
1)面积大:写字楼一般建筑面积较大标准楼层平面面积 1500~2000m'。
2)楼层高:其建筑为了提高整体容量楼层一般均较高,约在 15 层以上。

3)装饰复杂:建筑顶部有天花板,多为木质和金属材料;有电梯,电梯轿厢装饰较豪华;外墙装饰为玻璃材质。
4)功能区特点突出。
写字楼站点总体功能分区明显,由低层到高层依次大致可分为:地下车库区、裙楼综合商场购物区和塔楼办公区三部分,内部进出人流主要由电梯承载。典型功能区特点:
① 地下车库出人口多,出入口较长,且多存在拐弯结构。
②) 电梯数量多、运行速度快。
③ 裙楼部分人员流动性大。
④ 办公区部分楼层高,视野较好。
5)周边环境复杂。
写字楼室分站点周边环境总体较复杂,具体特点如下:
① 地处繁华地带,周围人流大。
②) 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③ 周边宏基站密集,高层部分受周围宏基站干扰较大,无线电磁环境复杂。
2.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由于定位高端,且内部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在写字楼站点需要采用精细覆盖方案。考虑到建筑本身装饰结构的特点,该类型站点容易形成室分信号泄漏,在满足站点覆盖需求的基础上,控制信号泄漏,保证全网质量。
1)写字楼站点总体采用独立信源的传统的室分系统总体覆盖,天线布放思路为“小功率、多天线”。对于深度覆盖不足的场景,可以通过一体化皮基站、飞基站进行补点解决但要控制信号外泄。
2)针对物业协调困难,施工难的站点,建议采用一体化小基站或分布式皮基站覆盖合理划分小区,保证容量和覆盖。
写字楼覆盖设计要点:
① 容量共享:根据不同功能区话务发生时间差异来规划容量和小区,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切换设计:低楼层与室外宏基站共小区,降低切换次数。
③ 外泄控制:严格控制信号外泄,避免室内外相互干扰。
④ 重要场所保障:利用 pRRU 小功率覆盖特性,保证会议室等 VIP 区域的覆盖容量需求。
⑤ 小区划分:根据不同功能区业务量大小,合理划分小区,重点关注平层小区划分垂直小区分层。
3.典型案例 1
(1)技术方案
河南三建公司办公楼中1号楼共9层,2号楼共11层,另有负一层为地下车库,采用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方案存在着施工难度较大,无2/4G 室分覆盖的问题。因此,在办公楼内部采用华为 Lampsite 分布式皮基站进行 2/4G 协同覆盖。
(2)试点效果
如图 5-13 所示,系统开通之后,LTE 网络平均 RSRP 由-102.75dBm 提升至-67.16dBm,平均 SINR 由 4.4dB 提升至 28.38dB,平均下载速率由 2.32Mbivs 提升至71.97Mbit/s。GSM 网络在地下停车场从开通前无覆盖到开通后电平平均值大于-70dBm.办公楼层电平大于-80dBm 的比例由 76.78%提升至 98.98%。

4.典型案例2
(1)场景分析
湖滨大厦办公大楼位于某市中心商务区迎宾大道与中心大道交汇处,湖滨大厦A座共计 26 层,1~26 层均为办公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400000m2
(2)方案介绍
采用 Lampsie 覆盖方案,新增 BBU 两台,安装在迎宾大道与中心大道西南角,新增RHUB 共32 台,分别安装在各层电井。共新增 pRRU 114台,主要采用吊顶安装,目的是提升 4G 网络覆盖质量和流量。

(3)实施效果湖滨大厦内原来无 4G 覆盖,方案实施后指标提升明显,4G 达 100%覆盖,平均 SINR为 26.30,下载速率达 83.74Mbits,上传速率达8.80Mbivs,日均4G 流量从 13.19GB 增长到 19.36GB,增长超过 46%,如图 5-14 所示。

5.4.5 交通枢纽

1.场景特征
随着交通业的快速发展,高铁、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大量建设带动着客流量的大量增加。如表5-6所示,交通枢纽又称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根据交通枢纽场景的具体特点,可以对其进行二级分类。

交通枢纽的覆盖场景一般表现为建筑环境空旷,人员流动性强,节假日存在业务突发性、超大容量需求,物业协调困难等特征一般火车站、机场和地铁等多以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利用 POI进行合路建设,不易监控和维护,如图 5-15 所示。
2.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针对新建交通枢纽站点建议使用一体化皮基站或者分布式皮基站进行覆盖。对于公交总站和汽车站等区域,建议使用传统的室分系统作为主要覆盖形式,辅助采用一体化皮基站或飞基站进行盲点补充。但对于物业协调困难、施工难度大的站点,建议利用具备小区合并的一体化皮基站或分布式皮基站进行覆盖。

设计要点如下;1)采用宏基站、室分系统、皮基站、微基站等多种方案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全方位分层覆盖。
2)利用灯杆、广告箱、墙体等位置安装微、皮、飞基站完成局部区域覆盖3)室内天花板、通风口、墙体等位置安装分布式皮基站覆盖。
4)根据人员流动性和节假日业务需求规划容量,预留足够的扩容空间。
5)根据人员流动方向规划小区,减少切换。6)宏、微基站协同,站前广场用宏基站 RRU 覆盖,与室内微基站共小区。7)火车站、机场等场景,候车室和候机厅覆盖要合理规划小区,控制重叠覆盖区域避免造成干扰。
3.典型案例
(1)场景分析
郑州东站位于郑东新区,是亚洲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全国唯一的一座高铁“米”字形枢纽,日均发送旅客2万多人,每天过往人流近10万人;郑州东站分为地上三层,从上至下分别是高架层、站台层、地面层,如图5-16 所示。

(2)方案介绍
针对郑州东站的站台、候车厅、售票厅、商业区等多种复杂场景,用户多流量大,节假日大话务量问题严重,通过在平层布放 11 套 Lampsite 系统,开通 58 个小区,解决室内覆盖和容量的问题。
(3)实施效果
Lampsite 开通后,郑州东站的 LTE 网络覆盖及下载速率明显改善。用户感知良好,区域的平均 RSRP 由-108.31dBm 提升至-68.23dBm;平均 SINR 由 3.1dB 提升至 27.45dB;平均下载速率由 2.21Mbivs提升至 72.39Mbiv/s。该区域开通前日均流量 10.08GB,开通后日均 119.4GB,流量增长 12倍。车站1楼全面开通后,覆盖提升 58%,SINR 提升 74%。车站3楼候车大厅全面开通后,盖提升82%,SINR 提升50%。

5.4.6 居民住宅

1.场景特征居民住宅楼宇结构和小区布局整齐,可分为多层住宅、高层住宅、混合型住宅等。居民住宅总体业务量大,中、高端用户居多,业务需求多样化,对于容量和通信质量的要求高,业务量高峰集中在晚上。建筑对信号衰减严重,尤其低层信号较差。电梯、地下停车场大多为覆盖盲区。具体特点描述如下:
1)多层楼宇为主的大型小区:楼字密集,低层信号差,电梯、地下室为盲区,人流量一般集中在晚上,对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均较大。
2)高层楼宇为主的大型小区:高层通话质量差,频繁切换,无主覆盖,电梯、地下室为盲区;人流量一般集中在晚上,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均较大。
3)混合型大型小区:小区内有高层楼宇也有多层楼宇,高层通话质量差,电梯、地下室为盲区,手机持有率高,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均较大。
4)独栋高层:一般位于主干道旁,层高在 30 层左右,底层为商铺等营业场所,高层为住宅。通常底层存在弱覆盖,高层频繁切换导致通话质量差;电梯、地下室为盲区,用户流动性大,人流量白天、晚上均较高,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均较大。
2.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在居民住宅场景覆盖设计中,主要考虑覆盖、容量、切换、泄漏等因素,高层部分的室外信号入侵形成的导频污染也需严格控制。由于整体小区面积较大,不适宜利用小基站进行覆盖。因此,建议对于可以进行物业协调、施工较为方便的站点,仍然采用传统的室分系统进行覆盖。地下室、电梯、车库等局部弱覆盖区域可以采用类似于满格宝的设备进行补充覆盖。对于建设较为困难、不易施工的站点,可按照不同场景采用多种方案进行组合覆盖,具体方案描述如下:
(1)多层楼宇为主的大型小区
小区内楼房密集,布局基本整齐,一般楼高6~8层。绿化面积大,楼房之间间隔大约20m,建筑对信号衰减严重,尤其低层信号较差,电梯、地下停车场为盲区,小区内用户较多。建议采用可以小区合并的定向天线一体化小基站或者一体化 RRU 楼间对打方式进行深度覆盖。
(2)高层楼宇为主的大型小区

高层小区楼宇排列整齐,高度都在 20层以上。高层通话质量差,网络接入性能差,切换频繁,整体信号较差,停车场和电梯为盲区。手机持有率高,高端用户很多,对通信质量要求较高。建议采用可以定向覆盖一体化小基站或者一体化 RRU 楼间对打方式覆盖,同时根据楼宇内业务量、周边小区覆盖情况,合理对高、中、低楼宇进行小区垂直或水平分层覆盖。也可以采用一体化小基站或一体化 RRU 外接大张角天线分层覆盖,楼宇内部采用定向或全向皮基站进行覆盖,需要重点关注小区的分层方案。
(3)混合型大型小区
小区内有高层楼宇也有多层楼宇,高层通话质量差,网络接人性能差,整体信号较差停车场、电梯为盲区。手机持有率高,高端用户很多。建议采用可以定向一体化小基站或者一体化 RRU 楼间对打方式覆盖,也可以采用高层楼宇中部向多层楼宇进行室外对打的方式覆盖。对于临路的高层楼宇建议利用一体化皮基站进行覆盖,重点关注信号外泄和小区的合理分层。对于部分室内弱覆盖区域,可利用一体化飞基站或满格宝依据投诉情况进行覆盖解决。
3.典型案例
(1)技术方案
开封龙城香榭里位于集英街汉兴路交汇处西北角,建筑面积为20 万平方米。由于结构复杂,穿透损耗大,分布系统也很难完成室内覆盖,小区内部区域信号覆盖弱,用户感知很差,用户数较大,因此采用5 台诺基亚一体化小基站 FWHE 解决覆盖问题。(2)测试效果
覆盖之前平均 RSRP 值为 -100dBm,覆盖之后 RSRP 值提升到-91.34dBm。覆盖之前平均下载速率为 6.7Mbit/s,覆盖之后下载速率提升到 33.21Mbivs,速率提升明显。

5.4.7 热点区域底商

1.场景特征
热点区域的底商一般人流较为密集,以步行街、商业街、大型室外批发市场居多,业务量较大,楼宇比较密集,损耗较大,特别是底层商户内部容易产生弱覆盖区域,如图5-17 所示2.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热点区域楼宇结构较为密集,且物业协调较为困难,施工难度较大,不易利用传统的室分系统解决覆盖问题。因此建议利用一体化小基站或一体化RRU 进行楼间对打,或者利用灯杆等采用定向天线向底层商户对打解决覆盖问题。

3.典型案例
(1)技术方案

河南周口备战路营业厅位于商水备战路中段,周围是超市和广场。由于物业协调困难无法进行室外宏基站建设。因此采用一体化 RRU 进行拉远覆盖,主要采用上海贝尔小基站MRO 设备。小基站安装在墙壁的挂杆上,天线正对底层商户。MRO站点安装位置位于底层商户对面,且街道两旁是超市和广场。相对来说人口密度较大,潮汐效应明显,高峰时段容量压力大。周围建筑排列较规则,大多在5层左右;覆盖要求高,非忙时容量压力相对较小。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对于语音、数据等不同业务需求量均较大。(2)测试效果
测试点选择 MRO 覆盖下的极好点(RSRP=-61dBm,SINR=29dB)位置,下行峰值吞吐量达到 88.5Mbivs,平均吞吐量 72.5Mbivs。上行峰值吞吐量达到9.5Mbiv/s,平均吞吐量 8.4 Mbit/s。
5.5 本章小结
本章根据新型室内覆盖产品的特性,结合目标覆盖区域场景特征,采用差异化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深度覆盖的难点和痛点。新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具体使用场景和建议如表 5-7 所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BinaryStarXi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