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分类
一类陶瓷介质:NP0,C0G容量多在1000pF以下,温度特性平稳,该类电容器低功耗涉及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损耗角正切值tanδ(DF);NP0电容器是电容量和介质损耗最稳定的电容器之一;在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0±30ppm/℃,电容量随频率的变化小于±0.3ΔC0
二类陶瓷介质:容量主要集中在1nF以上,该类电容器低功耗主要涉及的性能指标是等效串联电阻(ESR),我司常用的为X7R、X5R;
- I类瓷:顺电体,线性温度系数,热稳定型或热补偿型,如C0G:0±30ppm/℃
- II类瓷:铁电体,非线性温度特性,高比体积电容,小型化,如X5R:-55~+85 ℃ ,±15%
X6*:-55~+105 ℃ ;X7*: -55~+125 ℃
陶瓷电容的温度特性
温度特性>> 二类瓷由于铁电体晶体结构的原因,陶瓷电容器在温度变化下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容量值出现波动。如曲线图所示,二类瓷(X5R//X6S/X7R/X7T)的铁电晶体结构在温度区间内容值变化较大,一类瓷(C0G)由于晶体结构为顺电体,在温度区间内容值依然保持稳定。
X7R在125℃的容量变化约为15%,相当于降一个精度档位,再加上X7R电容的本身精度一般是K档,容量损失已经达到了25%,而NP0电容一般用J档,且温度变化对容量基本没有影响,故NP0的容量损失约为5%。再考虑到X7R电压-容量变化超过50%,因此,两者容量差异最大超过70%。同时考虑到NP0电容的容量一般较小,且应用在耦合电路等对容量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路,在容量稳定性要求超过5%的情况,X7R代替NP0是不可行,容量稳定性要求超过25%的,优先选用X7R,没有必要选NP0。
以104电容为例,从图2可以看出,X5R在105℃,容值变化较小,可以代替X6S,但X5R在125℃的容量变化约为20%左右,X7R在125℃容量变化约为15%,结合X5R和X7R的MTTF值,寿命约为1/4,不能替代。
老化特性>> 第二类陶瓷的容量会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我们成为老化。老化现象的出现时由于当温度在居里温度点以下时,陶瓷介质中立方晶体结构的对称性降低,从而导致容量减少。
不同封装直流偏压特性:直流偏压特性由电容内部分子结构决定,外在表现和电容封装与电容额定电压呈关联关系。同参数下电容电容封装减小,直流偏压特性增强;电容额定电压增大,直流偏压特性减弱。
mlcc的容量和电压是决定电路能量的主要因素(电压*容量=能量),因此在需要损耗同等能量情况,如容量随电压降低得越少,电路使用的电容容值越低,数量也越少。因此,mlcc的直流偏压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同规格不同额定电压的直流偏压特性
从上述直流偏压曲线可以得出:1)电容容量选用降额到50%,2)电压高代低是可以的,3)电压跨档一个档位替代也可行,但考虑使用寿命,MTTF会减少为原来的1/4左右,针对消费级别的需求可以考虑替代。
同规格不同尺寸的直流偏压特性
从上述直流偏压曲线对比可以得出:1)尺寸越大,电压升高,电容容值降低越慢;2)小尺寸代替大尺寸,由于每相邻一个封装级别电压升高容量降低10%左右,故一般使用小电容数量需要增加。
电容各项参数
标称电压 | 耐电压 |
≤50V(一类瓷) | 3.0Ur |
≤50V(二类瓷) | 2.5Ur |
100V~250V | 2.0Ur |
500V~1000V | 1.5Ur |
>1000V | 1.2Ur |
失效电容典型切片形态,因受高电压击穿,导致电容内部短路,持续供电导致电容大面积熔融,并烧黑PCB周边部分。
MLCC的寿命计算
MTTF=Lx-y=n*La-b*At*Av
其中
n:安排寿命试验的样品数量
Lx-y:使用温度x,使用电压y下的寿命为Lx-y
La-b:寿命试验温度a,寿命试验电压b下的试验时间为La-b
At: 温度加速项,其计算公式为At=exp[eA/K(1/Tu-1/Ts)]
K=(8.62×10)-5 玻尔兹曼常数
eA=1.1(单位为eV) 主动作用能量
Tu=使用温度+273(开尔文常数)
Ts=上限温度+273(开尔文常数),如X7R的上限温度为125℃
Av:电压加速项,其计算公式为Av=(V2/V1)3
V1=额定电压 V2=使用电压
关于电容应用环境,我司建议应用工作电压不超过0.7Ur,应用工作温度≤Tmax-20℃;以便电容更好的保持长时间稳定工作
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自谐振频率:
低于自谐振频率点的部分,容抗起主要作用;
高于自谐振点的部分,电容表现为感性,
在自谐振点处,容抗Xc=Xl,表现为纯电阻ESR。
ESR和|Z|是会随频率发生变化的,自谐振频率点(SRF)处,|Z|=ESR
MLCC四大失效模式
机械应力裂:PCB弯曲,PCB扭曲,SMT nozzle冲击、SMT chucking冲击;热冲击裂:电击穿失效、碰撞损失失效、其他;
应用
MLCC一般应用于电源电路,实现旁路、去藕、滤波和储能的作用。
滤波: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高容MLCC通低频,低容MLCC通高频,电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频阻低频。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信号频率越高则衰减越大,它把电压的变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频率越高,峰值电流就越大,从而缓冲了电压。
旁路:将混有高频电流和低频电流的交流电中的高频成分旁路滤掉的电容,称做“旁路电容”。旁路电容产生一个交流分路,从而消去进入易感区的那些不需要的能量,即当混有高频和低频的信号经过放大器被放大时,要求通过某一级时只允许低频信号输入到下一级,而不需要高频信号进入,则在该级的输入端加一个适当大小的接地电容,使较高频率的信号很容易通过此电容被旁路掉(这是因为电容对高频阻抗小),而低频信号由于电容对它的阻抗较大而被输送到下一级放大。
去耦:从电路来说,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 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 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 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 电流比较大, 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所谓的“耦合”。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将旁路电容和去藕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参考如下)。
储能:储能型MLCC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根据不同的电源要求,器件有时会采用串联、并联或其它组合的形式。应用于信号电路,主要完成耦合、振荡/同步及时间常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