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八)

认知觉醒(八)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如果没有元认知,我们将不能自称为“人”;如果元认知能力不强,我们也很难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元认知能力如此重要,
以至于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力。那如此重要的能力仅仅是如前文所说的自我觉察吗?不是。自我觉察只是元认知能力的基本盘,在实际生活中,元认知能力还能在自我控制方面提供强大的指导,可以说,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所以从实用角度讲,元认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

或许你对“自我审视、主动控制”这句话不以为然,认为自己随时可以自我审视,可以轻易控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言谈举
止。如果你持有这种想法,那你可能只是简单地理解了字面意思,不信我们重新体会一下以下场景。

早上醒来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不假思索地去拿手机,这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的习惯性反应,就来自潜意识的左
右。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起床、穿衣服、洗漱,等一切收拾妥当了再来查看信息,否则很可能受各种信息的牵引去看这个、看那个,最后,几十分钟过去了,人还在被窝里。在这一刻,我们有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的能力吗?好像没
有。

让我们把时间拉长到一天这个跨度上去看看。很多人经常会在一天临近结束的时候发出灵魂拷问:我这一天都干了什么?最
重要的事情好像没做多少,乱七八糟的琐事却做了一大堆!当下幡然醒悟、痛下决心,提醒自己从明天开始一定要先做最重要的事,但是第二天又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这种怪圈。这个时候,我们似乎依旧被潜意识支配,无法自控。

现在我们再把时间拉长到做成一件事或实现人生目标的跨度上。很多人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常常给自己立下早起、跑步、
阅读、写作等目标,但是没过几天就放弃了,因为那些目标大多是受大环境影响而跟风设定的——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但实际上,自己并不需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仍然是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潜意识在左右我们,我们并没有真正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

可见,从当下,到每天,再到一生,我们都天然被潜意识左右着。

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理智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其战斗力约等于零,这个时候,我们只有本能。你看小宝宝,别人给他看什
么,他就会被什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都是被外界吸引的,他们的行为也完全由天然的本能左右。

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大脑的前额皮质开始发育,理智脑的战斗力才慢慢增强。不过理智脑的战斗力其实表现在两方面:一方
面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即我们在校学习时主要锻炼的部分,另一方面则是侧重观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见图3-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虽然在学校集中锻炼了认知能力,但对元认知能力的锻炼却很少涉及。这也是很多人活了几十岁依
然执行力不强、专注力不够、意志力不足的原因。所以,一个人要想掌握命运之船的风帆,就必须主动、刻意地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让理智脑更多地参与大脑的决策,掌握大脑的主导权,这样,我们就会比一般人走得更快、更远。

在这个主导权易手的过程中,一个人会表现出的明显特征是:能够主动控制注意力,不会被随机、有趣的娱乐信息随意支
配。比如,当我们漫步街头时,元认知能力弱的人总会被路边的音乐、屏幕广告、叫卖声或突发事件轻易地吸引,而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则会花那么一两秒去思考这事值不值得关注。

在小马宋的《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中,主角之一的刘丹尼说过这样一个观点:“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你在遇到一件事的时
候如何看待它。当你对这件事进行反应的时候,总是有你自己的天性在里面,比如说有人骂你,你就想骂回去,但是你在这个反应当中会有一个哪怕是零点几秒的间隔去思考或者审视,这个间隔就是你获得的教育或者经历的意义。”这段话非常好地阐释了元认知能力在大脑决策中的作用,就是这个零点几秒的间隔,对我们来说非常关键。

所以你现在很容易就能想明白:为什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让人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一个视频结束后系统会立即自
动跳到下一个,在整个过程中,大脑都被本能和情绪劫持,理智脑根本没有主动启动的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从娱乐中抽身,只需提前告诉自己:“这个视频结束后暂停几秒。”一旦理智脑拥有了审视和反思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能控制住自己。

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早上醒来时,如果能有几秒的时间用来思考,我们就可能在起床和看手机之间做出更好的选择;看到微
信有未读消息提示时,如果能先停留几秒,我们就可能决定先去做重要的事,而不是点击那个小红点……总之,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种种迹象表明,那些有影响力的杰出人士与普通人的差距普遍体现在元认知领域,前者总是能在大大小小的选择关口上,展
现摆脱潜意识支配的能力,从而尽可能地观察与思考身处的环境、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关系等,给出有理有据的见解,做出
更好的选择。比如,有的人能看到事物更多的意义,赋予目标强烈的价值,因此他们比其他人的专注力、执行力和意志力更强;有的人能觉察他人的想法,克制自己的言行,从而显得情商更高。他们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学习能力,而在于强大的元认知能力。很多学习能力、运算能力超强的学霸,他们的理智脑虽然同样强大,但未必能过好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锻炼自己的元认知,就像锻炼我们的肌肉一样,只要经常锻炼,它们就会越来越强,能被轻易激活。

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在生理锻炼上需要花多少心力,在认知锻炼上也需要花费同样的心力,并且要持续练
习,还需要方法的指导。好在方法并不难,那就是: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

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元时间”是我自创的概念。这是一个极好的概念,因为一天24小时看起来每分每秒都一样,但实际上并不相同,有些时间
的权重要远远大于其他时间,我把这些权重大的时间叫作“元时间”。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
时间的质量。换句话说,所有面临选择的时间节点,都可以被称作“元时间”。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丧失主动权,任由本能左右
自己进入下一个阶段,尤其是在面对诱惑或困难的时候。那么,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
楚。

如果不在这些选择的节点想清楚,我们就会陷入模糊状态,而模糊是潜意识的领地,它会使我们产生本能的反应——娱乐。
所以,基本的应对策略便是: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比如我们希望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那么遵守一个原则:想两遍再说。脱口而出的话往往出自本能,如果我们能在那句话说
出口前先停一两秒,用理智脑再审视一遍,或许马上就会改变主意、换一种说法,甚至选择保持沉默,毕竟有时候最好的回答就是不回答。

同样,早上醒来的那一瞬间、拿起手机的那一瞬间、回到家的那一瞬间……我们都要面临新的选择,要主动消耗脑力去审视
它们。虽然这样做会更累,但这正是锻炼元认知能力的最佳时机,就像是在举思想哑铃,让自己的理智脑变得更强大。

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比如到了周末,我们的第一选择可能是睡懒觉;在觉察审视
之后,我们可能改用这个时间来学习。但这时我们的选择还是模糊的,因为平时那些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都堆在了一起,既想读这本书,又想读那本书,还想写文章、锻炼,等等。由于每件事的权重似乎都差不多,最后反而在犹豫不决中浪费了时间。很明显,这不是元认知能力强的表现,因为自己又在多选项前悬而不决,处于模糊状态了。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换句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那个最重要的、唯一的选项,
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道理很简单,既然权重都差不多,那么做哪件事都没有损失。犹豫不决,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才是最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在这个时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
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进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

模糊,不仅需要在这些小事上消除,在选择人生目标等大事上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想都不想就一头扎进具体事
情里,对什么事情更重要、什么事情最重要、做这件事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等长远意义却极不清楚。

比如,阅读在你眼中可能只是用眼睛扫描文字,快速地把这本书扫完,而在有些人眼里,阅读就是和高层次的人聊天,他们
赋予阅读这样的意义,内动力就会完全不同。若是看不清意义,我们就会陷入“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的状态,于是什么都想
学,还想马上看到效果,最后自然是盲目投入行动,却什么也做不成,进而变得更加焦虑。

焦虑的人很少有“元时间”的意识,他们习惯不动脑子、直接行动,喜欢用饱和的行动来感动自己,想与做的时间配比差距
悬殊,他们甚至连一丁点儿深入思考的时间都不愿意花,任由本能欲望让自己迷失在自我满足的行动里。

被“自动驾驶”确实轻松,但这样,我们只能看着路边的风景从眼前飞驰而过,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最终又会到哪里。
如果一直处于这种不可控的人生状态,那就悲哀了。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 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
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如果人生是大海,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小船,元认知能力强的人会时刻掌握方向舵,主动控制生命之船的航向,而元认知
能力弱的人总是喜欢待在甲板上当个忙碌的水手,至于船嘛,漂到哪里算哪里……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我以前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现在懂了。因为每克制自
己一次,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锻炼。元认知能力要是能经常锻炼,我们理智脑的自控力可不就越来越强大了嘛!

《尚书·泰誓上》中写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指人是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

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

本文摘自:《认知觉醒 :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作者:周岭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怰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