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战略或分析任何问题的第一步,是确保将最重要的信息和风险融入到分析的框架中。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到的SCQ模型可以用于该类问题的分析。
- S-Situation:用一段话描述公司当前处于何种状况,如在什么市场,做的怎么样,未来预计会如何?
- C-Complication:未来公司利润增长的限制因素有什么?也用一段话来描述出来?
- Q-Key Question: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对于SCQ的细致分析,若想做到透彻,就用金字塔原理来进行拆解。
一、示例:Q-我们能否保持利润10%的业绩增长?
- 能否实现10%的业绩增长
- 对于每一级,可以展开3~5个问题。这几个问题符合某种逻辑关系,如时间、结构或 顺序。每个问题彼此之间不重复、独立而且覆盖所有可能性。
- 每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而不能用“为什么”或“如何”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强迫性的只能用yes和no来回答,所以会得出非常到位的结论。
- 以例子中的问题来来看,“我们能否保持10%的利润增长?”
- 1.1 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是否大于5%?是
- 1.2 市场竞争是否会增加? - 是
- 1.2.1 低成本竞争对手是否会进入?-是
- 1.2.1.1 远东地区的竞争对手是否会进入?-否
- 1.2.1.2 东欧地区的竞争对手是否会进入?-是
- 1.2.2 竞争对手A是否会降价?-是
- 1.2.3 排名前三顾客是否市场占有率超过60%?-是
- 1.3 我们能否保持竞争优势? - 是
- 1.4 风险是否可控?
二、产出:那么经过这一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远东竞争对手将会进入市场,而东欧则不会
- 这将会大幅度增加竞争态势
- 排除来自高增长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能够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的话,我们将可以维持10%的利润增长
三、何时应用:头脑风暴、数据索取、建立思考框架
在收集资料之前开展有效的结构化分析可以显著地提高分析的效率,减少浪费在搜索资料上面的时间。
根据麦肯锡的数据研究,先收集资料再做结构分析,比先做结构分析再收集资料要浪费80%的时间,而且结论还不一定针砭时弊。
头脑风暴:当你和你的团队在分析市场、行业、客户、竞争对手、价格趋势等议题的早期阶段时,可以采用金字塔模型做分解,并快速取得结论。
识别数据需求:这个工具可以用来快速的找到应该在哪些方向和领域继续去深挖?(即对那些回答不出来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建立体系化的思考框架: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的结论,不是点状的,而是体系化的、不遗漏而有逻辑性的。
以分析财务投资回报为例,可以以以下的方法来展开因果关系,并逐级回答“是”或“否”。
四、注意事项
金字塔工具无法保证我们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和议题,因此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可以时不时的使用该工具来回顾和梳理想法。
使用金字塔工具的精髓是强迫自己养成先建立逻辑框架、建立假设,再收集数据去验证假设的工作方式。
应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保证在展开的时候可以覆盖所有的情况。
五、推荐书籍
如果对在实战中应用金字塔原理有更大的兴趣,可以推荐细度一遍《金字塔原理》,相信你会非常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