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李马
不过如此
展开
-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美好的,那么也就会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丑恶的了;知道了什么事物是善的,也就会知道什么事物是不善的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所以,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难和易在相互对应中得以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依赖中得以存在,音和声在相互应和中得以区分,前和后在相互转载 2005-02-12 15:48:00 · 984 阅读 · 1 评论 -
十四章
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看它又看不见,这叫做无形;听它又听不到,这叫做无声;摸它又摸不着,这叫做无体。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进一步追究考察的,它们混合于一体。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它的上部并不明亮,下部也不显得阴暗,无形无影难以形容,可以说它不是一个物体。可以说,它是没有形转载 2005-03-13 17:36:00 · 1152 阅读 · 0 评论 -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受宠惊喜而受辱惊恐,这是把大灾难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什么叫做受到宠辱好象受到惊吓呢?因为人们把受宠看得很高尚,把受辱看得很卑下。所以得到这些好象受到惊吓,失去这些也好象受到惊吓,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转载 2005-03-03 21:56:00 · 1192 阅读 · 0 评论 -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办事要求圆满完美,不如停止不干;刀刃捶锻得尖锐锋利,其锋刃不能持久。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金玉满屋,没有人能保得住。富贵而傲慢,是自取灾难。只有功成身退,才是天之道。转载 2005-02-12 22:59:00 · 1238 阅读 · 0 评论 -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地,所以说它的行为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之人像水一样,安居卑下之位,思想深邃难识,交往仁慈友爱,言语真实无欺,为政清静安定,做事无所不能,行为择时而动。正因为他与人无争,所以没有灾难。转载 2005-02-12 22:54:00 · 1212 阅读 · 0 评论 -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能长久存在。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反而能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得以保存。不正是因为圣人不自私吗?所以反而成就了它的私利。转载 2005-02-12 19:35:00 · 1184 阅读 · 0 评论 -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空间的神奇作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就像一个玄妙的母体。这一母体的生殖器官,就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空间永远存在着,万物使用它,而又看不见它。转载 2005-02-12 18:44:00 · 1149 阅读 · 0 评论 -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则不是永恒之道;可名之名,则不是永恒之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了无名,才开始出现了天地;有了有名,才开始产生了万物。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无欲,那么他就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如果他经常多欲,那么他就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了。转载 2005-02-12 15:27:00 · 1148 阅读 · 0 评论 -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美妙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精神失常;珍贵物品,使人盗窃掠夺。所以,圣人只求吃饱而不求耳目享受。因此,要去掉耳目享受而只求填饱肚皮。转载 2005-02-13 22:19:00 · 1072 阅读 · 0 评论 -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然发展。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不正像个大风箱吗?虽然空虚,却不会穷尽;越推拉,风量越大。而人越多为,就越行不通,不如按照规律行事。转载 2005-02-12 18:41:00 · 1017 阅读 · 0 评论 -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车毂上,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才有了车的作用;抟糅粘土制造器皿,正是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说器物给人带来了便利,而器物的作用却是由于有了空间。转载 2005-02-13 22:12:00 · 1110 阅读 · 0 评论 -
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使身体和灵魂结为一体,大概能做到不相分离了吧?专一精神以达到柔弱状态,大概能够像婴儿一样了吧?清除尘垢以保持心灵的清明,大概能够不犯错误了吧?爱民治国,大概能够不使用智慧了吧?在自然的变化之中,大概能够安居于柔雌的状态吧?明白通达,大概能够做到清静无为吧?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转载 2005-02-13 21:56:00 · 1092 阅读 · 0 评论 -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崇尚贤能的人,才能使百姓不争功名;不看重贵重物品,才能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才能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因此,圣人的治国之道是:减少百姓的思虑而填饱他们的肚皮,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强健他们的身体。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才转载 2005-02-12 15:56:00 · 1114 阅读 · 0 评论 -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空虚无形的,如果遵循着它办事,也许就不会要求把事情办得圆满。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那样的深邃复杂,好像是万物的主宰:它挫去万物的锋芒,而解开它们之间的纷争;调和它们的光耀,使得它们都拥有一定的缺陷。道又是无形无影的,但又似乎存在着。我不知道是谁产生了它,只知道它出现在上帝之前。转载 2005-02-12 18:35:00 · 1005 阅读 · 0 评论 -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古代那些懂得道的人,思想细致精妙、深邃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要勉强加以描述:他们办事反复考虑,就像寒冬赤足过河;谨慎小心,就像畏惧四邻的围攻;恭敬庄重,就像一位作客的人;通达而不固执,就像将要荣华的冰块;朴实敦厚,就转载 2005-03-13 17:55:00 · 112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