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Proof of Concept),即概念验证。通常是企业进行产品选型时或开展外部实施项目前,进行的一种产品或供应商能力验证工作。
验证内容
1、产品的功能。产品功能由企业提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供功能清单,也可以通过与多家供应商交流后,列出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2、产品的性能。性能指标也是由企业提供,并建议提供具体性能指标所应用的环境及硬件设备等测试环境要求;
3、产品的API适用性;
4、产品相关技术文档的规范性、完整性;
5、涉及到自定义功能研发的,还需验证API开放性,供应商实施能力;
6、企业资质规模及企业实施案例等。
验证内容归根结底,就是证明企业选择的产品或供应商能够满足需求,并且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
PoC测试工作准备前提
1、前期调研充分,并已经对产品或供应商有了较深入的沟通了解;
2、企业对自己的产品需求比较清晰。
PoC测试工作参与者
使用用户代表、业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技术架构师、测试工程师、商务经理等
PoC测试工作准备文档
1、PoC测试工作说明文档。内容包括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如私有化部署)、测试标准、时间安排等;
1、功能测试用例。主要确认功能可靠性,准确性。内容包括功能名称、功能描述等;
2、场景测试用例。主要测试企业团队实施响应速度、实施能力、集成能力。这部分通常按照企业需求而定,不建议太复杂,毕竟需要供应商实施干活儿的嘛,拖得太长企业耐性受到影响,时间也会拉长。
3、技术测评方案。主要验证产品的性能、功能覆盖情况 、集成效率、技术文档的质量。
4、商务测评方案。主要包括企业实力、企业技术人才能力、版权验证、市场背景、产品报价等。
PoC测试工作
第一阶段 工作启动
由商务或者对外代表对供应商发布正式邀请并附PoC测试工作说明。
建立PoC协同群。以满足快速沟通,应答。
涉及到私有化部署的,需要收集供应商部署环境要求,并与供应商一起进行部署工作,同时企业参与人员对部署工作情况做好记录。
第二阶段 产品宣讲及现场集中测试
供应商根据企业提供的PoC测试工作说明及相应测试模块的用例或方案进行产品现场测试论证。
企业参与人员参与功能测试,并填写记录和意见。此阶段供应商往往需进行现场操作指导:。
第三阶段 技术测评
供应商根据企业提供的技术要求给出相关支持文档,企业进行现场比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保留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和对比记录。
涉及到场景demo设计的,建议企业对实施人员能力、实施时长、实施准确性进行比对。
第四阶段 间歇性测试工作
该阶段是在第一阶段启动时,就可以开始了。测试功能外,还包括关键用户使用的体验心得、易用性评价。该部分允许企业用户主观评价,建议可以扩大范围组织间歇性测试,并做好测试用户记录。间歇时间1天或者多天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第五阶段 商务验证
供应商根据企业提供的商务测评方案,积极配合工作。涉及到客户核实的,还需要企业进行考证。该部分工作也是从第一阶段启动时,就可以开始了。
第六阶段 背书归档、分析总结
每个阶段的工作都需要记录好参与人、时间、工作说明,并将测试过程中企业的、供应商的文档分类归档。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评价。进行整体工作分析总结。
PoC工作按照不同企业,和程度,测试的方式和投入力度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验证产品或供应商能力真实满足企业需求。
对PoC的总结可能比较片面,甚至可能与大家理解有偏差,欢迎共同交流,一起成长。
针对委托方提出的选型测试需求,对多项备选系统或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向委托方公布备选系统或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客观测试结果。产品选型测试(也叫POC测试)不仅是为了帮助客户从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等多维度“挑好东西”,还要根据业务特征和真实场景需求“挑对东西”。
适用对象:
计划购买信息化系统或产品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参与选型的相关企业。
服务内容:
依据委托方的测试需求,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备选系统或产品的各项参选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客户收益:
为系统或产品选型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增加被测系统的中标几率;
展示企业自身产品技术实力,提高企业知名度。
产品选型测试:
产品需求分析:服务提供方根据开发要求、性能与成本平衡、产品的运行管理工具、后期产品升级、所选产品是否满足国标和行标要求、安全等级要求、总成本分析等诸多因素,对所选产品提出可量化的需求指标。
产品选型测试可从如下角度对产品进行测试:
1) 运行环境:产品支持的平台、操作系统;
2) 应用类型:支持单独的OLTP/OLAP,或者混合型应用类型;
3) 功能性:基本功能支持,如标准接口兼容性、多种数据类型、字符集、表、视图、索引、触发器、函数、存储过程、序列、同义词、事务、备份恢复等;高级特性,如全文检索、时空数据、行列混合存储、多种分区方式、安全加密、审计、中间件兼容性、多租户等;
4) 高可用和容灾架构:产品是否具有成熟稳定的高可用和容灾方案,可同机房、同城、异地部署;提供高可靠复制方案,超远程多功能复制方案;两地三中心数据实时热备、故障秒级切换、多活节点、读写分离,负载均衡、应用透明连接;分布式集群可实现读写分离、可实现横向扩展等;
5) 性能和稳定性:分析用户现有和未来业务数据量和复杂度前提下,性能和稳定性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如7*24小时稳定性测试指标;
6) 可扩展性:是否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灵活的配置功能,满足硬件扩展和集群系统扩展需求。
7) 安全性:分析产品提供的加密算法和标准以及具有的加密功能、审计功能、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评估其安全等级是否满足需求。
8) 工具和平台:产品是否提供开发、监控、运维等辅助工具和管理平台。
9) 服务质量:能否提供稳定、全面、及时、满意的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支持。
产品选型测试:根据选择的产品,模拟业务运行环境进行产品测试,包括功能、高可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相关工具的测试工作。
产品选型确认:根据用户需求和产品测试结果综合评估,确定最终产品的类型和版本,甚至提供产品选型策略标准。
选型评估要点:
产品选型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选型工具、产品能力差异分析、产品选型评估指标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