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记录,我每周碰到的,或想到的,引起触动,或感动的,事物的思考。这是 [一周XX思考] 的第10期,不见得都对,但开始思考总是好的。
假期综合症
有时候也叫做节后综合症,为了表述更为准确,我特意去查了下,这个症状的较为官方的定义。
以前我在文章里面提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症状,那是说上班之后。
之前,我多少肯定是有的,我应对这个的方法,就是在长假结束之前的几天,会开始”接触“跟工作相关的方面的东西。
比如,这次我从4号下午开始,跑到图书馆,收收心,写了一篇国庆游记。然后在得到上面听一些内容,随后又到极客时间上面逛逛。
本身呢,我是极力推荐能看就不要听的,这个时候人不是有点懒么,可以逐渐从被动到主动转换。
不过记住一点,必须要逐渐过渡到看一些跟工作相关的内容,比如架构等知识,不然读的“闲书”越多,就越会向往闲云野鹤的那种逍遥。
可以结合运动锻炼会更好,尤其是游泳,当你入水的那一刻,你的心脏就已变强大,越大的游泳馆越好,这个时候,人会有一种强烈的挑战欲望。
当然,最快的治愈,是线上突然来个报警,然后老板又在群里CALL你,这个方法最快。
你为什么要工作
人思考出问题,就想着寻找问题的答案,于是我去翻看了《商业模式新生代(个人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描述,大致如下几种原因。
(1)把工作当成挣钱糊口,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工作即一种实用性活动,就是说完成某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另一件事。”
这里要得到另一件是什么事呢,有了生存基础以后再去追求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意义,比如家庭陪伴、兴趣爱好等,从其它工作之外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意义。
(2)把工作当成自身的发展方向。
“强调努力工作对自我的回馈,对职业型工作者来说,工作是一种创造、定义、表达、证明和美化自我的方式。”
换句话来理解呢,就是把工作当成实现人生意义和获得满足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3)把工作当成一种“天职”。
这个是不是有点神圣,换句话理解是“工作是使命召唤”,强调“个人的义务、责任和使命”。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觉。
(4)把工作当成自我实现。
这样的方式,就比刚刚说的第3种方式轻松些,淡化了那种咄咄逼人的“天命”特征。
换种方式理解,所从事的工作高度强调了兴趣驱动的特征。
根据这本书中的描述,这四种定义并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也有相互重叠之处,如下。
视工作为“谋生手段”的人可以从家庭、兴趣爱好、宗教以及其他工作之外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意义。
视工作为“发展方向”的人倾向于把更过的人生意义投资到工作中,有些人可能会牺牲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兴趣,以此为代价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威望、财富和认可。
视工作为“使命召唤”的人会在工作中体会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和职业成就,但也有些人会承受普通工作者无法想象的贫困(如画家和传教士等)。
视工作为“自我实现”的人相对来说工作生活更为平衡,他们可以在工作中实现更多的人生意义,同时也不会牺牲家庭欢乐和其他方面的兴趣。
又为什么会烦恼
对待这个问题,采用同样的方法,我也去寻找答案,于是在得到上面看到了万维钢老师解读《被讨厌的勇气》的时候提到的内容,我截了一张图,放在这里。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有种恍然如是的感觉,随即截图保存了下来。
说白了,就是十分的在意别人对你怎么看,生活中是你的亲朋好友,工作中是你的同事,尤其是你的领导。
比如,我要在一周之内写出一份PPT,其实往往我不是“担心”完不成怎么办,更担心的是,写出来没有达到老板的期望,没有符合一个T9该有的认识高度,潜意识里面还是担心老板是否认可你的这份产出,是否认可你这个人。
那如何【解】呢,一来是像上面截图中说的,把认可当做一个副产品,二来呢,如果已经发生了,我的对策是不可不想,不可多想,这里的多,是过多。
然后,在【不过多的】多想之后,接着干,通过刻意练习,逼自己提高就是了。
青年文摘
我在假期里又看到《青年文摘》了,就在我时常去的健身房里面的一个角落里面摆着,然而我对那个角落却一直熟视无睹。
距离上次读它,已经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了,当再次看到它,心里不觉涌出一种感动,有时候生活的一点一滴就这样,自然的就在某个时刻出现了。
这本杂志承载了太多的青春回忆。
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