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生活经验
“
迁移
”
讲述的运用指导
作者:周秀丽
来源:《教师博览
·
科研版》
2015
年第
05
期
[
摘
;
要
]
《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
“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
幼儿的生活
离不开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也离不开生活,幼儿生活经验讲述的过程正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
径。应通过运用
“
材料吸引、示范点拨、提问引导
”
来
“
更换内容、替换材料、更新情节
”
的方式
进行同化迁移式引领
;
运用
“
激趣导悟
——
储存内化
——
迁移联想
”
来进行顺应迁徙式指导,从
而优化语言教学引导,找到突破点组织各种语言讲述的平台供幼儿学习关注生活,运用语言描
述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
[
关键词
]
生活经验
;
迁移讲述
一、幼儿缺乏语言迁移运用的原因
1.
在语言中忽略了生活运用,过分主导阻碍了幼儿自主讲述的完整性。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讲述的基础,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忽略孩子生活经验
的运用,不够耐心等孩子讲述完整,总是帮孩子把意思补充表达,给幼儿的只是
“
是与不是
”
的
回答,长期就会影响幼儿自我表达的完整性。
2.
幼儿的生活经验没有得到迁移,弱化了语言经验的扩展。
幼儿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抽象逻辑思维也已开始萌芽,但因理解能力有限,连贯性
口语表达能力弱,常常不能准确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特别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容
易理解和表达清楚。而这时的教师指导仅仅是交代讲述的主题内容,让幼儿自由说、自主说,
给予的回应是无谓的肯定
“
好的,你说得好
”
等,长此以往会弱化幼儿语汇的学习,会出现上述
幼儿
“
只会比划,没有语言
”
的现象。
3.
讲述指导的内容与方式过于狭隘,难以拓展幼儿语言经验的延续。
主要表现在平时教师围绕事先预设的教案计划进行教学,忽略了生成内容,导致幼儿在讲
述时局限于事物的外显特征和事情的发展与结果
……
如组织
“
我喜欢的人
”
活动中,幼儿说:
“
我喜欢的人是我妈妈,她总穿着漂亮的裙子。
”
教师问:
“
还有呢?
”
教师的回应只是机械地重
复幼儿语言或是简单地延续
“
还有呢
”
,缺乏启发性的追问互动。
《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到
“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
,
“
应为幼儿创设自
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
”
,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而不
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围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就很自然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敢说、想说、喜
欢说、有机会说的生活语言环境,而进行
“
同化
”
与
“
顺应
”
双维式的迁移引领,则能帮助幼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