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学习笔记 M2M M2P 代码实现

编程要点

1-初始化DMA初始化结构体。
2-熟读参考手册DMA章节(非常重要

M To M 编程要点
 1-在FLASH中定义好要传输的数据,在SRAM中定
义好用来接收FLASH数据的变量。
 2-初始化DMA,主要是配置DMA初始化结构体。
 3-编写比较函数。
 4-编写main函数。

bsp_dma_mtm.c:

#include "bsp_dma_mtm.h"

/* 定义aSRC_Const_Buffer数组作为DMA传输数据源
 * const关键字将aSRC_Const_Buffer数组变量定义为常量类型
 * 表示数据存储在内部的FLASH中
 */
const uint32_t aSRC_Const_Buffer[BUFFER_SIZE]= {
   
                                    0x01020304,0x05060708,0x090A0B0C,0x0D0E0F10,
                                    0x11121314,0x15161718,0x191A1B1C,0x1D1E1F20,
                                    0x21222324,0x25262728,0x292A2B2C,0x2D2E2F30,
                                    0x31323334,0x35363738,0x393A3B3C,0x3D3E3F40,
                                    0x41424344,0x45464748,0x494A4B4C,0x4D4E4F50,
                                    0x51525354,0x55565758,0x595A5B5C,0x5D5E5F60,
                                    0x61626364,0x65666768,0x696A6B6C,0x6D6E6F70,
                                    0x71727374,0x75767778,0x797A7B7C,0x7D7E7F80};
/* 定义DMA传输目标存储器
 * 存储在内部的SRAM中																		
 */
uint32_t aDST_Buffer[BUFFER_SIZE];
																		
//typedef struct
//{
   
//  uint32_t DMA_PeripheralBaseAddr;   // 外设地址
//  uint32_t DMA_MemoryBaseAddr;       // 存储器地址
//  uint32_t DMA_DIR;                  // 传输方向
//  uint32_t DMA_BufferSize;           // 传输数目
//  uint32_t DMA_PeripheralInc;        // 外设地址增量模式
//  uint32_t DMA_MemoryInc;            // 存储器地址增量模式
//  uint32_t DMA_PeripheralDataSize;   // 外设数据宽度
//  uint32_t DMA_MemoryDataSize;       // 存储器数据宽度
//  uint32_t DMA_Mode;                 // 模式选择
//  uint32_t DMA_Priority;             // 通道优先级
//  uint32_t DMA_M2M;                  // 存储器到存储器模式
//}DMA_InitTypeDef;
																		
void MtM_DMA_Config(void)  //配置DMA	
{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
	
	RCC_AHBPeriphClockCmd(MTM_DMA_CLK, ENABLE); //开DMA1时钟
	
	DMA_InitStruct.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int32_t)aSRC_Const_Buffer;  //外设即数组FLASH地址
	DMA_InitStruct.DMA_MemoryBaseAddr = (uint32_t)aDST_Buffer;  //存储器即内部SRAM地址
	DMA_InitStruct.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SRC;  //方向P2M
	
	DMA_InitStruct.DMA_BufferSize = BUFFER_SIZE;  //一次传输32个
	
	DMA_InitStruct.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Enable;  //发送数组,地址要增加
	DMA_InitStruct.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Word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PCIE-DMA是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直接内存访问技术,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我的学习笔记中,我详细记录了与PCIE-DMA相关的知识和学习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PCIE-DM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作用。PCIE-DMA可以通过PCIe总线直接访问系统内存中的数据,而不需要过多的CPU干预,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这种技术在需要大量数据传输的场景下非常有效,比如高性能计算、数据采集等。 其次,我深入学习了PCIE-DMA的工作原理。PCIE-DMA的核心是DMA控制器,它负责管理和控制数据传输的流程。当设备需要读写内存中的数据时,它通过DMA控制器发送请求,然后DMA控制器生成一个事务,将数据直接传输到或从内存中。这样就大大减少了CPU的参与,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另外,我还学习了PCIE-DMA的配置和编程方法。PCIE-DMA的配置主要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两个部分。硬件配置通常涉及到DMA控制器和PCIe接口的初始化和配置,软件配置则需要编写驱动程序来驱动DMA控制器和处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事件和异常。这部分内容对于我来说还比较新颖,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实践。 最后,我总结了PCIE-DMA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PCIE-DMA在高性能计算、数据采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传输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PCIE-DMA技术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我来说,学习掌握PCIE-DMA技术非常有价值。 通过学习和记录PCIE-DMA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我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希望将来能通过应用PCIE-DMA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科研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