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量子君
微信公众号 | 极客工作室
【FOC进阶日记】专栏目录
第一章 实战篇① FOC与SVPWM详解
第二章 实战篇② 自发电控制算法
第三章 实战篇③ 电机关键数据采集方法
前言
本专栏专注分享在 FOC(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的 BLDC 电机控制器)方面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包括 FOC 控制算法时的实验成果和代码实现,和一些电机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通过这些内容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 FOC 控制算法,让大家能够更加轻松地开发和控制电机。
由于在电机控制应用中需要了解电机的性能以及行业对限流的要求,因此,对于每一个规格型号的电机,都需要测试其相关性能,以便得到相关的数据支撑。对于电机测试有以下测试目标:
- 需要记录下每个转速的空载Vs值和电机空载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
- 数据记录完成后,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拟合测功机实测电功率和程序计算电功率;拟合iq与扭矩的关系曲线;分析限流值和限扭矩值的曲线(包括速度分界点和曲线关系等,实现低速限扭矩,高速限功率)。
- 测试数据的选择基于转速和扭矩进行划分。
电机测试步骤:
- 测试之前需明确限速值对应的转速,电源限流值等参数。
- 在硬件允许的范围内将限流值和保护值设置的尽量大
- 在空载下测试能达到的最大转速
- 在低速下不断加载,观察能电机能正常运行的最大转矩
- 在高速下限制电源电流
另外,电机测速也是尤为重要的一项。编码器输出的AB信号可以有效反应电机的转子位置,同时也可以根据AB信号的变化计算出电机转速,常用的编码器测转速的方法有M法、T法和M/T法。电机转速也是速度,也符合路程除以时间,只是表示不同。( n = θ t n=\frac{θ}{t} n=tθ)
一、M法(从路程入手):
所谓M法(如图1),即计算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转子旋转过的角度,即 t t t固定,根据 θ θ θ计算转速 n n n。
图1:M法(黄色为时间脉冲,蓝色为位置脉冲)
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可以等效为转子走过的角度,比如时间 t t t内编码器输出脉冲数为 M 1 M_1 M1(不考虑倍频),则转速为: n ( M ) = 60 ∗ M 1 t n_{(M)}=60*\frac{M_1}{t} n(M)=60∗tM1此方法在转速较高的情况下适用,举例,若电机转速较慢,在时间 t t t内 M 1 M_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