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脚功能
VDD Module power supply: 1.2V (TYP).
VDDQ VDDQ balls on DRAM are tied to VDD.
VPP DRAM activating power supply: 2.5V –0.125V/+0.250V.
VREFCA Reference voltage for control, command, and address pins.
VTT Power supply for termination of address, command, and control VDD/2.
目前DDR4内存条功耗一般3-5W,电流基本都在VDD和VDDQ上,因此流过VDD和VDDQ的电流取3A。对于一块主板来说,如果设计是八个内存条插槽,那总电流就约3X8=24A。
CPU(FT2000+)的VDDQ也是1.2V,此时一般一起供电,查看规格书发现CPU的VDDQ需要的电压和电流如下
VDDQ电压
VDDQ电流
所以对于板卡设计,采用DC-DC为CPU的VDDQ和DDR4的VDDQ一起供电,负载电流约24A+11A=35A。
考虑到DDR4的VDDQ电流可能会更大,选用DCDC电流的输出能力应至少需要50A输出。
Vrefca
此信号电压是VDDQ/2,需要的电流很小,可以直接用电阻分压设计
此电压可以直接给到DDR4座子和CPU的Vrefca
VTT
这是一根内存条的VTT参数,可以看到需要的电流最大是750mA。
每一通道使用一枚芯片。
VPP
每四个通道使用一个SCT2280,四个通道共享8A的电流。
signal
其他的诸如地址信号,data等,直接座子和CPU端就好,一般都会有参考设计。
参考:
DDR4与DDR3的区别
DDR4新增功能
(1)新的JEDEC POD12接口标准(工作电压1.2V) ;
(2)DBI:可以降低功耗并且提升数据信号完整性;
(3)Bank群组结构:是个8n预取群组结构,它可以使用两个或者四个Bank组,这允许DDR4内存在每个Bank群组单独被激活、读取、写入或刷新操作,这样可以带来更高的内存速度和带宽;
(4)取消了Derating,时序仿真计算不再繁琐;
(5)DQ动态确定Vref,增加了眼图要求;
(6)新的终止调度:在DDR4中DQ bus可以转移终止到VDDQ,这样即使VDD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稳定;
(7)新的数据总线CRC技术,可以进行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侦测,特别对非ECC内存进行写入操作时有帮助;
(8)针对命令和地址总线的新的CA奇偶校验;突发长度和突发停止长度分别为8和4 ;
(9)正常和动态的ODT:改进ODT协议,并且采用新的Park Mode模式可以允许正常终结和动态吸入终结,而不需要去驱动ODT Pin。
(10)Differential Signaling(差分信号技术)信号分组;
DDR3地址信号的分组 DDR4地址信号的分组
1、POD和SSTL的比较
POD电平的全称是Pseudo Open-Drain伪漏极开路。
POD作为DDR4新的驱动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接收端的终端电压等于VDDQ,而DDR3所采用的SSTL接收端的终端电压为VDDQ/2。这样做可以降低寄生引脚电容和I/O终端功耗,并且即使在VDD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工作。其等效电路如图1(DDR4), 图2(DDR3)。
ODT控制
为了提升信号质量, 从DDR2开始将DQ, DM, DQS/DQS#的Termination电阻内置到Controller和DRAM中, 称之为ODT (OnDie Termination)。Clock和ADD/CMD/CTRL信号仍需要使用外接的Termination电阻。
4、参考电压VREF
DDR信号一般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另外一个参考信号(Vref)来决定信号为高或者低,然而在DDR4中,一个VrefDQ却不见。在DDR4的设计中,VREFCA和DDR3相同,使用外置的分压电阻或者电源控制芯片来产生,然而VREFDQ在设计中却没有了,改为由芯片内部产生,这样既节省了设计费用,也增加了Routing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