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通CRM:企业大数据如何分类?

今天我们讨论企业大数据将会将重点放到企业内部大数据上,这里的“内部”更多的是从数据拥有方式上定义的,指企业所能够自主拥有的大数据,具有“自主产权”的数据,包括企业主动采集或者采购的外部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数据所描述的“主体”上,我们把企业大数据分为个大类,一类是资源信息数据,另一类是资源活动记录数据。
第一类,资源信息数据。资源信息数据是静态的数据,记录企业相关内外部资源主体的相关信息,企业的资源包括人、财产、物和信息四大类资源,其中的信息资源包括企业的无形资产、技术专利、经营诀窍、客户关系以及内部的数据等资源。
比如,人这个资源,指所有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人,包括公司的领导者、管理者、员工,海包括与公司经营有利益关系的人,例如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政府、社区、协会等。
资源信息类的数据相对于资源活动记录数据来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即时性要求相对较低。比如,对人这个资源的描述信息相对是固定或者稳定的,但内部员工会随着岗位变迁、人员流失、招聘等活动而发生变化,但人的基本信息变动频率不像资源活动记录那样有着非常高的时间节点性,对记录的即时性要求不高,即使时候补充记录,对数据质量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对资源信息的记录,比较强调信息记录的全面性。但受限于法律规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数据成为继土地、人力、资本、管理、技术之后的新型生产要素,能够在流动、分享、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创造价值。 然而海量数据的汇集在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数据成了网络安全的关注焦点。至此,网络安全告别了“以技术为中心”的时代,迎来了“数据为中心”的时代,越来越回归安全的本质。 数据分类分级是确定数据保护和利用之间平衡点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奠定了基础,因此成为国家法规政策标准中的明确要求。 2019年5月正式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5070-2019)中提出网络运营单位“应对信息分类与标识方法做出规定,并对信息的使用、传输和存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重要数据资产应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加强政务数据、企业商业和个人数据的保护”。 2020年7月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第19条明确规定了数据的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要求“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除此以,数据分类分级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深入推进过程中。标准作为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能够为特定范围活动及其结果提供相应规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等支撑。 数据分类分级标准作为应对数据安全挑战、推进数据治理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数据安全标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送审稿)》等数据分类分级相关标准的相继发布,标志着我国数据分级分类标准化工作进入了快车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