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今天来给大家唠唠软考中高项的那些事儿,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被 45 分这个 “生死线” 给难住了,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助你顺利通关。
一、软考中高项的那些事儿
软考中高项作为热门科目,吸引着众多考生。为啥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呢?这背后自有它的门道。
(一)为啥中高项热门
中高项通过率相对较高,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条比较稳妥的拿证之路。毕竟都付出时间了,肯定奔着一把过去的。相比于其他很垂直的科目,中高项更大众化。
当然啦,高项的难度会略大于中项,主要集中在论文部分。但整体而言,只要备考得当,难度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二)中高项的优势
中高项对 IT 知识的考察相对较少,即使不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也能考。门槛低在综合知识这一块,IT 总共就 25 分。哪怕这 25 分都不要,也还有 50 分,留了个 5 分的容错率。
(此处插入软考中高项教材图片)
这 50 分可不难拿,综合知识都是选择题,考察的绝大部分都是教材上的知识。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掌握了,这科你就稳过。而且这 75 道选择题的出题顺序是按照章节顺序来的,每一章出多少题都有迹可循。
(三)案例分析的备考要点
下午考案例分析,IT 知识一共 5 分,一般都从十大知识域中出题,所以必须拿下五大过程组、49 个子过程。
案例题的出题形式大多是描述项目经理接受项目后的一系列操作和遇到的问题,然后提三到四个小问题。题型分为计算题、原因题、方法题、纠错题、判断题、知识概念题等。
1. 原因题
原因很多时候会问进度失控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和方法绑定在一起,找到原因下一步自然是要解决。关键是要记住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就那几个:缩工期——赶工,并行,缩减范围,分期交付。从这里倒推出,找原因的难度大于方法。
这里有个归因模板,大家可以参考:
问题 | 归因 |
推诿扯皮等 | 没有引入监理机制或监理不到位,沟通不顺畅。 |
经过了多久,发现项目有问题 | 监控不力 |
由客户验收不通过 | 验收标准没有得到认可或确认,没有验收测试规范和方法 |
新技术 | 新技术有风险 |
有人对项目不满意 | 可能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方式 |
2. 找茬题
对于找茬题,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条件反射,也是需要模板的:
错误 | 正确 |
直接投入工作 | 没有编制 XX 管理计划 |
XX 制定了 XX 文件(计划)等 | XX 文件(计划)不能由 XX 一个人制定,应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参与 |
依据自己经验制定文件(计划) | 不能只凭经验制定 XX,应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
按照之前做过的项目作为参照,制定了本项目的 XX 计划(文件) | 照搬其他项目不合理,应结合本组织和项目来制定 |
XX 兼任其它管理工作 | XX 缺乏经验、公司缺少对 XX 的培训 |
条目数量凑不够时也可以写:项目经理对 XX 管理不重视;项目经理对 XX 管理经验不足;项目团队成员缺乏 XX 管理意识;公司缺乏对项目经理的指导。
写多不扣分,写错不扣分,放心大胆地写,只要你认为不对的地方都写上去。点数越多越好,越全面越好。阅卷老师一般是按照采分点和关键词给分。
3. 计算题
计算题一般是送分题,一定要尽量先做,写完整。如果公式不确定,就都写上去再算出来。看出公式的重要性了吧,在计算上尤其是一定要掌握挣值计算,公式记不住那案例很大程度上就挂了。一定要分清楚 EV、AC、PV、BAC、EAC、ETC、CPI、SPI、CV、SV 代表的含义。
CV=EV - AC;CV>0 节省;CV<0 超支;
SV=EV - PV;SV>0 提前;SV<0 滞后;
CPI=EV/AV;CPI>1 节省;CPI<1 超支;
SPI=EV/PV;SPI>1 提前;SPI<1 滞后;
EAC=AC+ETC
VAC=BAC - EAC
公式背不下来,这也不能蒙,那上考场了谁也救不了你了,老老实实记一下其实也没多少。
4. 知识题
对于知识题,备考的时候除了背啥办法都是空话。凡是涉及到重点概念的,刷题时遇到概念题,自己不会的,找个本儿记录错题,反复记忆,做错几十遍了,总能对了吧。
二、总结
软考中高项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努力备考,一次性通过也不是难事。宝子们,抓紧复习吧,下半年考试不足百天了,大家加油呀!
最后祝老铁们都能一把过!你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备考资料分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