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惯性SLAM:五、对极几何】

对极几何(Epipolar Geometry)介绍

对极几何是立体视觉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描述了两个相机在观察同一个三维场景时,成像平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对极几何能够约束图像中对应点的位置关系,是双目立体匹配、三维重建、以及位姿估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极几何的基本概念

对极几何的基本概念涉及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极点(Epipole)

  • 定义:对极点是一个特殊的点,它是一个相机的光心在另一个相机成像平面上的投影
  • 特性:
    • 两个相机光心和一个三维点构成一个平面,称为对极平面(Epipolar Plane)。
    • 对极平面与成像平面的交线称为对极线(Epipolar Line),对极点是所有对极线的交点。
    • 对极点的位置反映了两个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

对极线(Epipolar Line)

  • 定义:对极线是对极几何的核心约束之一。三维点P在两个图像平面上的投影点 p1和p2,它们的关系被对极线约束。
  • 特性:
    • 图像中一个点的匹配点一定位于另一张图像对应的对极线上。
    • 对极线是两个相机和一个三维点构成的对极平面与图像平面的交线。

对极约束(Epipolar Constraint)

对极约束定义了两个图像中点对的几何关系,它能有效减少匹配点的搜索范围。

  • 假设三维点P在两张图像中的投影点分别为 p1和p2,根据对极约束,点p2
    必然位于点p1在另一图像中的对极线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 F是基础矩阵(Fundamental Matrix),描述了两张图像间的对极几何关系。
  • p1和p2是两幅图像中对应点的齐次坐标。

基础矩阵(Fundamental Matrix)和本质矩阵(Essential Matri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理解对级约束

对极约束本质上是由三角几何和空间射影变换导出的,用于描述两幅图像中对应点的约束关系。它的核心作用是将三维匹配问题降低到二维问题,从而减少计算量。

几何直观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学推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极几何的应用

  • 双目立体匹配
    对极几何将匹配点的搜索空间从二维图像缩小到一维的对极线上,大大减少了匹配复杂度。
  • 三维重建
    通过对极几何计算多个视角下对应点的匹配关系,可以对场景进行三维点云重建。
  • 相机标定和姿态估计
    通过求解基础矩阵和本质矩阵,可以计算相机的相对旋转和平移(姿态)。

对极几何的优势和局限性

  • 优势:
    • 减少计算复杂度:利用对极约束,匹配点搜索范围从二维空间缩小为一维。
    • 相对鲁棒:不需要知道三维点的真实深度即可描述图像间几何关系。
    • 广泛适用:适用于相机标定、三维重建等多种场景。
  • 局限性:
    • 假设相机视场有限:对极几何的假设依赖于两相机对同一场景的视场重叠。
    • 对噪声敏感:实际中基础矩阵𝐹的估计可能因噪声而不精确,影响匹配和计算结果。
    • 单独使用限制较多:对极几何本身无法恢复场景的三维结构,需要结合立体匹配或多视图几何。

总结

对极几何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极点、对极线和对极约束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相机间的几何关系,为后续三维重建、位姿估计等任务提供理论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