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理的内涵
1.定义来源【传送门】:作者 : 南旭光
数字治理是指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国家、社会、组织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治理方式。
2.定义来源:【传送门】《 中国社会科学报》:蔡翠红:数字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善治逻辑
数字治理是随着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型治理。一般认为,数字治理既包括“基于数字化的治理”,即数字化被作为工具或手段应用于现有治理体系,其目的是提升治理效能,例如公共管理学所强调的借助数字技术和数字分析,精准研判、及早预警、紧急处置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也包括“对数字化的治理”,即针对数字世界各类复杂问题的创新治理,是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角度。
3.定义来源:【传送门】清华大学孟天广:数字治理如何全方位赋能国家治理?有五条路径
数字治理的三方面内涵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用“范式革命”来解释科学的演进历程,“范式”实际上是一种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数字治理就是数字时代的治理新范式,其核心特征是全社会的数据互通、数字化的全面协同与跨部门的流程再造,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机制。作为数字时代的全新治理范式,数字治理至少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
-
一是“对数据的治理”,即治理对象扩大到涵盖数据要素。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和关键的治理资源,数据要素成为大国竞争的主要领域,对数据的治理成为制定数字经济规则的重要内容,数据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监管权,以及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都需要全新治理体系。
-
二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治理”,即运用数字与智能技术优化治理技术体系,进而提升治理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可以为国家治理进行全方位的“数字赋能”,改进治理技术、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实现复杂治理问题的超大范围协同、精准滴灌、双向触达和超时空预判。
-
三是“对数字融合空间进行治理”,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活动搬到线上,治理场域也拓展到数字空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活动发生在线上,数字融合空间会以全新的方式创造经济价值、塑造社会关系,这需要适应数字融合世界的治理体系,对数字融合空间的新生事物进行有效治理。
4.定义来源:【传送门】《数字治理》:数字治理助推智慧社会新发展
什么是数字治理?一般认为,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治理范式,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数据泛在融通共享,精准研判、及早预警、紧急处置突发性重大公共事件,针对数字世界各类复杂问题进行创新治理。
5.定义来源:【传送门】北师大发布《数字治理发展研究报告(2021)》
报告认为“数字治理”的概念是指,数字技术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平台与企业、社会组织、网络社群、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相关事务的制度安排和持续过程,是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治理的系统性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透明开放、共享共治、简单易行等五项基本治理原则。
6.定义来源:【传送门】数字治理:人类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数字治理就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促使社会治理向更加高效、更加科学、更加透明、更加民主、更加多元、更加包容、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
7.定义来源:【传送门】世寰智能:数字治理是什么?
什么是数字治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8.定义来源:【传送门】数字治理的多维视角、科学内涵与基本要素
数字治理是指以数字化赋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新型治理体系为目标,在政府 主导下,平台与企业、社会组织、网络社群、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相关事务的制度安排 和持续过程。
9.定义来源:【传送门】
钟祥铭,方兴东.数字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演进[J].未来传播,2021,28(05):10-20+128.DOI:10.13628/j.cnki.zjcmxb.2021.05.002.
10.定义来源:【传送门】
樊博,王妍.数字治理的发展逻辑解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04):89-96.DOI:10.13438/j.cnki.jdxb.2021.04.011.
11.定义来源;【公众号“公管MPA社长”】
11.1 定义内涵
▍理论简介数字治理(Digital Governance)理论是治理理论与互联网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公共管理理论,它主张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来实现公共部门的改革,推动政府、私人部门、社会组织间的互动,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推动公民参与,从而简化政府职能和公共事务的处理程序,形成公共部门新的管理机制——扁平化管理机制,并促进共享机制下权力运行,实现治理创新。
11.2 发展背景
▍理论背景数字治理观念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乔瓦尼·杜尼(Giovanni Duni)在意大利提出数字行政法(digital administrative law)概念,强调电子文档的法律价值,同年美国也发表了关于数字签名的研究。早期,数字治理常被视为电子治理(e-governance),是政府治理在数字时代的发展。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逐渐式微,数字时代悄然而至,催生了“后新公共管理”理论,该理论着重强调了新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在此背景下,帕特里克·邓利维提出的“数字时代治理理论”,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数字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一理论主张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融入公共管理,在全球数字化的宏观背景下,将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数字治理理论背景根植于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在新公共管理范式遭遇碎片化、难以形成有效问责等问题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而来。与此同时,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数字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强调以公民需求为导向,注重政府内部机构和整体性运作的优化整合。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数据获取能力和对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和意愿也日益增加,这为数字治理理论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数字治理理论主张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来实现公共部门的改革,推动政府、私人部门、社会组织间的互动与合作,以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简化政府职能和公共事务处理程序,进而形成公共部门新的管理机制,如扁平化管理机制,并促进共享机制下权力运行,实现治理创新与现代化。 数字治理理论仅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影响力已迅速扩展至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荷兰等多个国家。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从丰富的理论探讨逐步深入到应用领域的研究,数字治理理论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可。
11.3 概念界定
▍概念与内涵数字治理是指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国家、社会、组织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方式旨在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社会治理向更加高效、科学、透明、民主、多元、包容、精细的方向发展。米歇尔·巴克斯(Michiel Bakus)等学者从广义与狭义两个维度对数字治理进行了界定。在广义层面,他们指出,数字治理并非仅仅是将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于公共事务,而是与政治和社会权力的组织、利用方式紧密相连的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形态及其活动模式。这涉及对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全面管理,涵盖了对政府、立法机构以及公共管理流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各项活动。从狭义角度看,数字治理则是指政府在与市民社会、企业等经济社会的互动以及政府内部运作中,运用信息技术来简化行政和公共事务处理程序,并提升民主化水平的治理模式。近年来,“数字治理”被视为一种以ICT和大数据为支撑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它通过对政府运营和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复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建模、优化及可视化处理,从而优化管理决策和政策制定。然而,尽管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存在对数字治理的普遍共识,但这种共识往往局限于其作为工具理性的层面,而忽视了其在实现公共行政价值方面的潜力。这种叙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治理概念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非一种融合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综合治理模式。
11.4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1.政府信息化阶段(1970年代后期—2002年):这是数字治理的早期阶段,主要特征是政府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行政成本,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电子政务的雏形,重点在于政府内部信息化的建设。2.电子政务阶段(2002—2017年):在这个阶段,电子政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政府服务的重要方式。政府开始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线上服务和政民互动,公民开始关注政府绩效、透明度和责任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极大拓展。3.数字政府阶段(2018年至今):数字政府阶段是电子政务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阶段,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从线下为主转向线上为主,功能上从信息公开转向服务供给和互动交流,实现载体上从个人计算机向移动端转变,组织模式上从部门各自为政转向整体政府,建设和运营方式上从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和企业合作。4.数字治理阶段(高速期):这一阶段的数字治理是电子政务、政务服务的高级形态,相比传统电子政务的单一无序,政府服务走向公民参与的互动式民主,服务的重心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数字治理阶段更加强调数据融通和以人为中心的智慧服务,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呈现互动化和扁平化趋势。
11.5 核心特征
▍核心特征数字治理实际上是现代数字化技术与治理理论的深度融合,它确立了政府、市民及企业为核心治理主体,共同构成了一种创新的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显著体现了以下三个核心特征:1.数据驱动:数字治理高度重视数据的作用,通过收集、整合、分析各类数据资源,为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治理过程的精准化和高效化。2.技术应用:它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治理流程,提升治理效能,实现治理活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3.跨界协同:数字治理强调政府、市民、企业等不同主体间的协作与互动,打破传统治理边界,促进信息、资源、服务的共享与整合,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11.6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1.价值理念方面:数字治理理论强调治理理念的转变,即从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向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过渡。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将公众需求作为政府治理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确保政府决策和行动始终以民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政府治理的民主化和人性化,也增强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组织机构方面:在组织机构层面,数字治理理论主张以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主要方向进行机构重组。这意味着政府机构需要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加强跨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行动。这种协同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整体的响应速度和效率,还能有效避免政府内部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通过机构重组,政府可以形成更加高效、灵活和协同的组织结构,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治理的需求。3.体制机制方面:在体制机制层面,数字治理理论以官僚制为基础结构和依托,但并非完全沿用传统的官僚制模式。相反,它主张在官僚制的基础上构建共享体制机制,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制定共享规则等方式,实现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这种共享体制机制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互信和合作。4.数字技术方面:数字治理理论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数字化。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来提升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和高效处理,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同时,数字技术还能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和公民的参与度。
11.7 作者评价
▍理论评价1.理论贡献与价值:首先,数字治理理论的贡献不容忽视。它摒弃了传统以政府为中心的治理理念,转而强调以公民为中心,将公众需求作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增强了政府的回应性和民众的参与度,推动了政府治理的民主化和人性化。此外,数字治理理论还倡导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和共享体制机制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壁垒,促进了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这不仅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也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数字治理理论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治理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推动了政府治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2.理论缺陷与挑战:一方面,过分依赖数字技术可能导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政府和社会主体在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数据安全挑战。一旦数据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将对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数字鸿沟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差异,数字治理可能会导致信息资源的分配不均,进而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
11.8 理论场景和案例分析
▍理论应用场景1.政务服务优化:通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动审批业务从单一运作流程转变为协作交互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等服务。2.跨部门多场景管理协同:基于数字化技术建立综合治理平台,为多部门联合执法提供统一平台,提高跨部门协同决策与综合治理能力。3.全时空数据统合认证协同:如健康码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汇聚和统合社会行为大数据,实现对个体健康水平的认证,支撑防疫大协同。
▍案例分析——长沙“政务一朵云”项目1.背景:长沙市“政务一朵云”新体系是华为云参与建设的数字政府项目之一,该项目在2024年数博会期间获得了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大奖。这个项目是数字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旨在通过云计算技术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2.理论分析:一是政务云平台建设:长沙市“政务一朵云”新体系通过构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服务。这个平台整合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数据和服务,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和服务,简化了政府业务流程,提高了政府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二是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在“政务一朵云”新体系中,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不同政府部门可以更加高效地合作,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这不仅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三是提升政府服务效率:通过“政务一朵云”新体系,长沙市政府能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在线服务,如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公众的满意度。3.成效:长沙市“政务一朵云”新体系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增强了政府的治理能力。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的信任,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4.总结:长沙市“政务一朵云”新体系案例展示了数字治理理论在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实际应用。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政府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服务,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共服务的便捷性,是数字治理理论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