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等保二级、三级自查对比

本文详细解释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中的二级和三级定义,强调了它们在信息安全中的影响范围。二级适用于涉及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部门及平台,三级则针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1、定义:二级 VS 三级

2、要求:二级 VS 三级

3、适用企业、单位


1、定义:二级 VS 三级

等保:全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对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进行不同的安全保护和监管的工作。等保是我国信息安全的基本方针,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其中:

等保二级:指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等保三级信息系统受复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目前等保共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 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受侵害的客体对客体的侵害程度
一般损害严重损害特别严重损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
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国家安全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

2、要求:二级 VS 三级


3、适用企业、单位

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需要进行二级等保服务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承载涉及国家秘密或者重要数据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的内部管理类信息系统;
  • 承载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或者重要数据的互联网平台类信息系统;
  • 承载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或者重要数据的云计算平台/系统;
  • 承载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或者重要数据的物联网;
  • 承载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或者重要数据的工业控制系统;
  • 承载涉及大量个人隐私数据或者重要数据的移动互联技术。

三级: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重要方面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这些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