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互耦互动的系统生态环境观

人类的产生与进化使人类与环境发生了客观性关系,形成了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作为主体,环境作为客体,人离不开环境,环境也因人的能动作用而改变了面貌,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存。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危害着人类的存在。“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相关联,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关联,与经济发展相关联。人类通过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认识到了“生态危机”,提出了建立互耦互动的生态环境观,树立生态环境观,为人类改造自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生态环境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上与外在尺度上的统一。

一、人类的产生与进化

生物学前提。人类是在自然界演化的特定的阶段产生的,生物种系的长期进化是人类得以产生的最直接的生物学前提。

社会化基础。生物进化到一定的阶段,终于分化出一支有可能向人进化的以树栖生活为主,靠臂行方式运动的高级灵长目动物——森林古猿。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森林开始消退,部分古猿被迫下地,寻找新的生路。在适应陆上生活的长期斗争中,古猿的形体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化了直立状态,能腾出前肢使用天然工具,树栖素食为主被杂食性习性所取代。成群结队的捕食和抵御敌害的活动,开始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奠定了社会化基础。

心理学基础。伴随着进化过程中机体构造行为方式的演变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又分化出心理反应形式——感受性。比如,产生多种感觉和知觉,形成了一定的记忆和表象,出现了动作思维的萌芽,并能反映不同事物的关系等等。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和思维发生的心理学基础。

劳动在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真正的劳动无疑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人工制造工具的问世,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生产。劳动之所以在由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基于如下原因。
其一,劳动需要专门的器官。古猿的直立姿态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为前肢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而劳动则使猿的前肢功能发展起来,并逐渐转变成人手。
其二,劳动引起手的变化,又引起全身相关的变化。手足分工,使手和脚的功能转化,各司其职,正式确立了直立姿态。直立不仅使形体内部结构相应固定,而且使视野开阔,能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了神经系统。直立姿态又使脊柱与支撑起更大容量的大脑,从而为意识创造了条件。
其三,劳动是一种集约化活动,在劳动中需要变流,从而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壳和工具,是和思维相互依存的,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意识的发展,从而逐渐使动物的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猿脑变成了人脑,完成了猿向人的进化。

人类产生以后,进化并没有终结,人自身仍然处于进化的过程中。人的这种新进化,既不单纯是人的生物属性的进化,也不单纯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进化。它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属性的改变来使人的生物属性进化的特别方式延续下来。人的进化包括人的体内进化和体外进化。
人的体外进化,首先,表现为人的手脚在体外的延长。斧、锄、车床、机械等,都是肢体的延长,这是一种借助于工具的体外延长。其次,人的体外进化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的体外延长,例如借助于望远镜、雷达和遥感设备等。再次,人的体外进化表现在人脑的体外延长。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为电脑,就是因为它虽然不是人脑,但却放大或部分代替了人脑的功能。
人的体内进化,主要指人的精神方面的进化。它包括思考方式的演化和文化知识水准的提高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前者与科学技术发展分不开,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规定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后者与前者紧密相连,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到思考方式的改变,是经过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而这方面的提高又依赖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技术与教育都是生产力。


二、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对象性关系

劳动一开始就有社会性,社会性决定了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必须相互协作。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规律,支配着人类的生活。动物的生活由自然规律所支配,而人的生活除了由自然规律支配外,还受社会规律的支配。所以,人不仅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类,一旦从自然环境中分化出来,就成为改造环境的一种力量。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不同,人类所进行的往往是主动索取的主体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成为主体,人的认识和实践所指向的对象成为客体。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称为生态环境。由于人所具有的意识性能将自我与环境加以明确区分,由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能复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更由于人所创造的工具能延伸自己的肢体、感官,从而可以有选择地对客体施加影响。因此,人就以自己所制造的工具、语言和思考规则为中介,与环境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就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对象性关系。

人类与生态环境对象性关系表现为:第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离不开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环境。第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了环境。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本质得到确认,人创造了环境。人类的实践活动与环境的改变应该一致起来。人类居住的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与环境相适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创造人。第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自然生产力是指未经人加工就已存在的,如气候、水分、土壤、森林、矿藏等。社会生产力是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第四,人与环境应该和谐一致。人类与生态环境对象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其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的、统一的。自然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则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社会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质的统一。

其二,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能动性和受动性是一对矛盾,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人和生态环境的对象性关系就是在这个统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其三,人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的统一。所谓人的内在的尺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表征,表现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活动的创造性活动。所谓自然的外在尺度,就是自然物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

律。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遵从自然界的外在尺度,即外部世界的规律。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仍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的内在尺度不仅仅限于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反映,在实践上也不仅仅表现为遵从外在客观规律而简单地再生产自然界。人的内在尺度的锻造,凝结了人的创造性的本质力量,它可以通过改造外部客观对象的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必须使人的活动符合作为人的内在尺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作为人活动的外在尺度的客观自然规律,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


第二节生态环境与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和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所带来的粮食问题、环境问题、自然资源问题,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危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认识产生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提出了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其基本思想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开放性、平衡与稳定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环境

相对于地球生命形式,人是晚近的现象。大约在20亿年前,藻类植物就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释放氧气了,这为出现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人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大约在300万年前。早期人类数量少,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直较小,只有到了8,000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之后,才改变了这一状况。我们可以把这一年代作为人类真正改造自然的开始。人类改造自然标志着人类影响生存环境的开始。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很多,研究这种影响是通过生态学进行的。生态学是建立在生态系、生物圈这些基本概念基础之上的。某一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种群组成群落,群落与其相互作用的无生命环境称为生态系。如果我们把和周围物质环境有关联的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是生物圈。从系统的观点看,人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从人与环境的客观关系看,人是独立的主体,而环境是客体。

“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的现象。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口爆炸性的增长和粮食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人类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口,只要人口少,技术简单,就完全有可能依靠地球生态系统来稀释、分解和再循环人类产生的废物。但是,最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死亡率,以及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从而使人口发生爆炸性的增长。根据世界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公元1000年时,世界人口大约是2.5亿。过了650年后的1650年,人口增长到5亿,其年增长率相当于0.1%。而在1800年,仅仅过了150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了5倍,为10亿;其年增长率相当于0.5%。到1930年,世界人口翻一番达到20亿,用了130年。到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第3、4、5.6个10亿分别用了30年、15年、12年、12年。1950年至1987年,世界人口增长率为1.89%。现在,人口增长率为2%。
人从出生后,就要占领空间,消耗资源。人口问题,反映了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矛盾。人口增加,必然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原,开发更多的水资源、矿产资源,从而加剧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知道,地球表面生态环境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而国土面积只占世界的6.5%左右,中国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了满足13亿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增加粮食生产。而生产的发展又会面临着人均资源短缺,工业化资金有限的困难。急功近利的生产还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和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所以,一切问题都离不开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人口的增长建立在人类发明了农业技术,大量生产粮食,以满足人类摄取蛋白质的基础上。现在,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至少需要以同样速度来增加粮食生产,才能维系目前的水平。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估计,世界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的人口营养不足,其中60%左右的人患营养不良症。这意味着,目前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人口正在遭受着饥饿。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生产大量的粮食满足这种增长。粮食增产的措施,主要是开垦剩余的荒地,但前景不乐观,要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需要包括增加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改善灌溉系统和提供更多的农业机械在内的一整套措施。而所采取措施中每一项都会给生态系统增加压力。例如,农药的使用可以除草,除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但是,它同时会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和人类产生有害的后果。做任何一件事情总是利弊互见。这是生态学领域中的一个普遍规律。粮食问题与人口问题联系在一起,是“生态危机”的最基本问题,是危机的根源。


2.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指的是由于人类的主体性活动向环境索取物质、能量而造成损害人类及其他生物和生态稳定现象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污染物所起作用的空间差别,可以把环境污染分为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大体是通过耗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有机化合物、植物的营养物质、无机化合物及矿物性物质、沉淀物、放射性污染物、热污染等8种污染源联合作用造成的,它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些污染物源于家庭污水、工业和农业废水。家庭污水排放,通常是随同人的排泄物一起进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洗涤剂化合物的排放。工业和农业废水主要指农药及许多合成的工业化学试剂。例如,从施肥农田中排出的氮和磷,以及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水,污水中的酸、汞和镉这样的重金属,放射性矿、核试验、核发电站而形成的放射性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这些污染物都会给鱼类和水生物、动物和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目前,海洋已经出现了200多个死亡区(所有海洋生物都无法生存的海洋区域)。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世界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达20万吨,60%的海洋生态开始退化。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正面临着人类发展的威胁。污染的结果就是海洋生物开始减少和灭亡,渔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赤潮增加等。

我国沿海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每年奉献60%的 GDP,同样也排放着人性的污染物。2005年,我国排人大海的污水总量达317亿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排放的污水50%没有经过任何处理,2005年仅在海洋渔业一项上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4亿元。近年来,有专家提出再过10年渤海可能变成“死海”。中国的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呈加重趋势,尤其是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污染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2) 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土壤污染主要指污水灌溉引起的耕地污染、重金属对农田的污染、不合理使用农药对农田的污染,化肥使用对农田的污染等。中国因污水灌溉的耕地污染面积达3250万亩,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面积达1230万亩,农药污染农田面积达1.36亿亩。化肥平均单位用量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肥料利用率低(氮、磷、钾利用率在30%~50%),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因化肥过量使用而造成的土地沙化和退化问题,亦相当严重。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退化的根源。目前,全球大约30%的陆地发生沙漠化现象,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因沙漠化和土壤退化而丧失生产力的土地,每年就有2000万公顷。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0万平方公里,沙化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土壤的物理退化面积0.38亿亩,构造性退化面积5.33亿亩,化学性退化面积3.1亿亩。营养性退化面积中,贫氧4.97亿亩,贫磷10.09亿亩,贫钾2.72亿亩,贫硼4.92亿亩,贫锥6.68亿亩,贫锌7.29亿亩。

(3)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氮氧化物的排放,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硫氧化物的排放和

粒状污染物的排放等。而一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汽车(在美国占66%)。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民用生活所使用的化石燃料。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发电厂和其他工业用燃料。碳氢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工业企业、有机溶剂的蒸发。硫氧化物80%来自煤的燃烧,粒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气溶胶、烟、落尘、烟灰等。

据统计,中国199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087万吨,烟尘排放量133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344万吨。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75万亩。固体废物的大量堆积污染地下水,释放有毒有害气体。

目前,最具全球规模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酸雨不仅会腐蚀建筑物,加速金属、石料、涂层等风化,降低木材抗病虫害的能力,而且还会造成湖泊、河流酸化,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臭氧尽的损耗会使更多的紫外线射入地面,使人类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增加,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温室效应”造成地球升温1.5℃~4.5℃,将使海平面上升30cm~50cm,海岸和河口地区将直接受到严重威胁,并造成全球气候反常。


3.自然资源消耗和短缺问题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根据资源的物质属性,可以分为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前者指可循环可再生的资源,如空气、水、生物等。后者指现阶段不可更新再生的资源,如煤、石油和矿物资源。从1974年开始,人们提出了“能源危机”和“资源危机”。所谓危机主要讲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再生资源的污染退化。其中,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

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是造成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500年前,地球上的陆地面积有2/3被森林覆盖,总面积达到76亿公顷,到1990年减为34亿公顷。目前,世界森林面积还以每年2,0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它同人类生存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热带雨林横遭破坏,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由于人类的活动,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农垦,草地的过度放牧等原因,加速了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近400年来,野生动物在17世纪平均5年灭绝一种,到20世纪2年灭绝一种。从19世纪起,鸟类灭绝速度每年一种。科学家预测,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地球上全部生物多样性在未来20至30年里有被消灭的严重危险。现在,每年都有1万至2万个物种灭绝,灭绝的速度是其形成速度的100倍。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至30种依附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与发展机会的选择。

矿物资源也同样处于危机之中,工业国消耗的矿物资源主要是燃料矿物和金属矿物,而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人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耗尽这些矿物资源。中国矿产资源的保证度在下降,不少重要的矿产资源将长期短缺。到2010年,45种矿产中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主要矿产除煤外,大部分矿种都难以满足需要。


4.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称为生态环境。"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生存环境出现危机,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就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与人类把自己视为自然的统治和主宰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人们追求的是自然界合乎人的需要,却很少考虑如何使人的这种需要特性适应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人们更多地强调改造、征服、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与发展,很少考虑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调节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人们更多的是对战胜自然的欢呼,很少考虑受到自然的惩罚。

"生态危机"的产生、发展与社会问题相关联。例如,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置全人类利益于不顾,肆意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化学废料,把公害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又由于贫穷,而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加速了环境的恶化。

"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有关联。传统上业是建立在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使得人类能够以从前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来燃烧、砍伐、挖掘、移动,改变各种物质,严重损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相关联。传统的发展观认为,自然资源可无偿地利用,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按照这种观念,发展经济被理解为单一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很少考虑反映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反映环境质量的丧失程度。这种发展观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

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是人类对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观。它是建立在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

1. 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的科学基础之一:生态科学

生态学最早是一门研究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建立在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日益尖锐,“生态危机”十分突出的基础之上的。当生态学把人类列入生态系统中,研究人类与环境、人类与资源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当生态学成为人类的生态学时,生态学就变成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科学,显示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人作为大自然链条中的一环,在由动、植物和微生物所组成的金字塔式的食物链中,人类与其他动、植物一样,共同消费着自然界的水、空气、阳光等生活资料。但人作为能动性的消费者,不仅改变了动、植物的位置,而且会改变他们居住地方和面貌、气候,甚至改变动、植物本身。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盲目性造成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最终反过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第二,人参与生态系统的调控和协同进化。在人类产生前和人类产生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生态系统靠自我调节从无序到有序演化,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常态。人的能动性决定了人作为调控者,可以通过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自身的活力,来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说人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可以通过相互适应性选择,在人类创造历史的同时,维护地球健全的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能力。
第三,生态学吸收了系统科学的整体观念,提出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揭示了生态规律。整体观念讲的是生物(包括人)与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这个整体,人类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大系统。循环的观念是指,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形成了三个环节物质循环链。平衡的观念讲的是,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金字塔结构和循环体系,处在动态的生态系统平衡中。多样性的观念讲的是,生物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是生态原理,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就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多样性的丧失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学的规律一般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的规律。它揭示了自然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生存的生态关系,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动力。“能流物复”、“协调稳定”的规律。它揭示了物质的循环、能量流动是在生态系统内部的流动,是生态系统内在发展的保证。“负载定额”的规律。它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都是有限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都是人类活动接近或超过负载定额限度而造成的。“时空适宜”的规律。它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变化的特征,人类在作用生态系统时要进行规划,规划人的生产、消费行为时,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2. 互耦互动系统牛态环境观的科学基础之二: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研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制约关系。在这里,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属于自然科学性质,而经济活动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因此,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环境科学的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经济发展一直是缓慢的。只有到了工业革命后,经济开始得到

飞速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战争的废墟中挣扎起来的西方各国,把发展工业作为致富之路,拼命追求速度、产值和经济效益。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口爆炸性增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生态系统的反作用,不仅带来了“生态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在加剧,给人的健康产生有害的作用,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并重视研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制约、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环境科学的重点是研究环境问题的治理。提出了增加对研究治理环境的投入,美国每年用于环境污染研究和治理的经费达500亿美元。日本每年用于治理污染的经费占全国工业投资的百分之七。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等也大体如此。提出水污染的针对性治理措施,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以及降低能量消耗的措施,开发新能源、矿产资源的控制节约回收和重复利用等措施。
第三,人类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口。环境科学研究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如何使人口控制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实现最理想的、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一个不高于环境置换水平的程度上,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一系列措施。


三、互耦互动系统生态环境观的基本思想

第一,生态系统表现为系统的整体性。是要素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这种联系方式是交互式的互耦互动。即要素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通过互动的方式保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生物与生物、生物与人类、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之所以称为生物圈,是因为它存在着普遍的生命现象。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着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是具有活力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讲得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都是整体的组成部分,系统中的任何要素出了问题,都会对生态系统的整体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生态系统表现为系统的层次结构性。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系统,生物系统与人类构成人类生物系统,人类生物系统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有层次的逐级构成的系统。在生物系统中,每个生物都是系统的要素,都有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结构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存在。在生物系统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整体;离开了非生物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也就无所谓生态系统。

第三,生态系统表现为系统的开放性。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物系统吸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其生存,形成了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复杂联系。而生物系统也向环境系统释放物质、能量,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反馈联系。生态系统具有调控和保持平衡的能力,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是由系统内部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生物的食物链讲的是系统内的物质能量的输入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的能量转化为有机物,经食草动物、肉食动物一级级转移,组成食物链,完成物质能量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反馈到新的循环中,这种循环与转化构成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

第四,生态系统表现为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维持生态平衡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保护自然,不是单纯消极地适应自然和回归自然。人们在作用自然时,在运用生态平衡规律时,不可能不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起新的平衡,这种新平衡是变化与稳定的统一。这种新平衡既有利于人类生存,又有利于生态环境,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合理的高级的生态系统。

第五,生态系统表现为系统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是系统的要素,是生态系统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人类与大自然的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应该尊重共同体,人的任何行为都应遵循生态规律,保持共同体的和谐、稳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化。


第三节互耦互动的认识与观念


要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人们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就必须提高认识,接受环境科学教育。要更新观念,树立互动生态文明的观念,保护资源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发展与治理相结合的观念。

一、认识与教育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类正是在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反思中,产生了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关系,关于人类生存的科学——生态学。并相继产生了以生态学为基础,研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是人类对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它的目的是为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改造自然的过程就必须把认识的规律转变为现实,指导实践,运用规律,按规律办事。而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就要学习规律,对一般人讲就要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涉及全人类,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属于全人类,环境问题涉及全人类。如何提高认识,主要是进行教育,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因此,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领导国民经济建设中,要运用环境科学理论去评估建设项目、企业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领导决策层,特别是经济计划和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包括阅读通俗环境知识读本,请专家讲课,进行强制性的短期培训,进行必要的环境知识考核,对其工作业绩的考核应增加环境方面的内容等。

其二,环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显得重要。对于建设一个工厂,开发一座矿山,甚至设计某一工艺流程,或者选择设备种类等这样一些具体问题,都必须考虑可能引起的环境后果,环境问题已渗透到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学习和掌握环境科学的知识和理论。在大学各科工程专业都应开设环境科学课程。对于工作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未学过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应该通过各种培训进行补课,以提高他们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理论。

其三,对社会、各行各业、非专业人员应进行环境科学普及的教育。通过普及环保法、森林法、水资源法等方面的途径,进行环境科学普及的教育。对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应分类开设环境科学课程,对在校生进行环境知识的教育。应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的环境知识的教育,唤起人民大众和社会舆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二,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1. 树立互耦互动生态文明的观念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工业文明也已经历了300多年,它为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财富。但是,实践证明,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排放废物的基础之上,因而造成了“生态危机”,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人类发展到今天,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文明的时代—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基础上进行经济生产。生态文明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观念形态的生存文明。它的核心是思考方式与价值理念的生态化。在思考方式上要打破工业化的功利主义的思考方式,这种观念总是从对人的功利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上,不考虑生态问题;而发展走的是先工业化,后治理污染的道路。在价值观上,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价值观,同时也破除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弱质农业只增产不增收的观念。
- 二是物质层面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产业与服务业。它的核心是维持一种“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它的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在自然再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交换,以及生态产出运行的自然规律。在经济再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经济规律。与此相关联,社会的消费方式将受制于自然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水平,自然—社会—经济必须协调发展。
- 三是社会制度层面上的生态文明。它是在物质基础和观念形态基础上建立的新兴的社会制度,是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它包括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2. 树立保护资源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观念

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了自然资源保护要加强对生物圈的管理,以使生物圈能给当代人带来最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效益。保护环境,国际上,要制定国际准则来规范管理资源。对国家讲,则要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比如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来制约组织和公民的行为,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对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等,应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并制定、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实现保护资源。对于公民要通过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制度,造成全方位保护资源的氛围。

保护资源与节约资源紧密相连,节约也是一种保护。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毫无节制的追求大量消耗能源的生活方式,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有关。中国资源消耗比重惊人。2003年,我国GDP占全球 GDP的4%,但我国消耗的石油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消耗的钢材占27%、消耗的煤占31%、消耗的水泥占40%。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依靠大规模消耗资源,造成我国资源的短缺。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1/3,铁矿及铁粉占47%,氧化铝占48%,铜矿占58%。中国的建筑能耗超过了发达国家的2~3倍,其中水泥的能耗高于世界先进水平50%。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中国创造单位CDP所需的能源折合成

石油是美国的4.2倍,与日本相比,高达7.6倍,即使中国与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单位产值的石油消费量是印度的1.5倍。

在生活方面,我们的浪费更是惊人,餐桌上的浪费尤为惊人。有的单位盖楼搞大玻璃幕墙,盲目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观,却忘了节约能源。有的建筑物搞超大体量,不与室外相连,照明耗电量非常大,从3月份就开始用空调机直到冬天。也有许多宾馆、饭店、会议室的窗户设计得很小,即使白天开会,也要拉上窗帘,开着一屋子的灯。据有关测算,若全国所有场所均使用节能灯,其效益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要树立节约的观念,建立节约型社会。开展全民教育,树立节约的观念是当务之急,应该使大家知道,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的全面短缺的严峻实事,要唾弃奢侈浪费之风,力戒奢华,提倡节俭。

3. 树立发展与治理相结合的观念

人类要进步,世界要发展,这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但应该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是人类思考的问题。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高速发展的时代,提出了“唯经济增长论”的观点。但这种增长也给人带来了环境灾难,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并进行了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之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年平均率达到9.5%,属世界奇迹。很多人认为,中国可以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耗能、大量消耗资源基础上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将使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到破坏,会使民族的生存空间收缩。据专家估计,中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难民。中国人口从6亿增长到13亿,我们的人口与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紧张的多,发达国家可以在人均8 000~10 000美元的时候改善环境,而我们可能在3 000美元时“生态危机”就可能危及社会、政治,以至于经济成果无法抵挡。因此,我们应该借鉴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发展与治理”相持续发展的理念。

  • 9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