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40:  数字化转型与IT系统的关系

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信息系统的价值从传统的管理、财务延伸到了企业核心的营销和制造。尽管这几年外部的环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实体的很多传统领域,要让信息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IT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者,我们总事认为信息系统应该是帮助大家提升效率的,但往往在上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时不时的会听到这么一句话“系统把事情搞复杂了”?复杂就意味着低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上系统是为了提升效率,这只是一个普遍的认知。要深究这件事,我们需要先问这么一个问题:究竟提升了什么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效率提升的点、线、面

点:点上的效率提升很容易被大家所理解。

比如原来10件/分钟衣服,现在可以100件/分钟衣服。很直观的提升了10倍的效率。在原有由人工做的事情上,人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长久性,如果用机器换人,那么效率可以得到直接的提升。

所以效率提升的点在制造领域,以智能设备换人是很直观的一种系统帮助提升效率的事例。近年来流行的RPA机器人也是一种用软件来替代人的典型案例。

线:要完成一件事情,在组织体系中往往是需要多人协同的。协同就意味着是一条前后贯通的线。流程效率由此诞生。

如果在一条流程线上有很多重复的数据录入工作,通过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共用,肯定会提升流程的效率。在精益生产的过程中,讲求的是协同效率,意思是如果我用5秒可以生产一个配件,而我的上游10秒生产一个配件,势必造成我需要5秒钟的等待。

所以在运营及管理中,通过系统建立的规范和平衡,让流程线步调一致,可以达成流程效率的提升。

面:一个企业,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庞大的系统组成了一个面,有相当的复杂度。

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要看清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说去解决了。那么通过对运营环节各个点线上的实时数据采集,通过数据模型以及标杆(目标)对照,快速的定位问题,不断试错地解决问题。才能提升面的效率。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消除运营中的不确定性,通过系统建立的指标分解体系和BI应用,帮助管理者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能推动运营的飞轮高效运转。

01

原有运营体系之困

“存在皆合理”,这是管理中的一句名言。因为环境的因素,在原有环境中形成的体系和规则有其合理性。但当环境和技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也会被传统所束缚,并困在其中。

1,我们要用设备来替换人,那么对设备的使用,从会用到好用必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智能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解放了人,使得我们有了设备管理者的新身份,需要生出更高级的能力。难度和风险往往阻碍着我们。于是有了“复杂”二字。

2,我们以往的粗放式管理,让我们很多旧有的制度仅仅停留在制度和意识层面,而没有配套的流程和SOP(作业指导)。我们日常管理,靠的是拍脑袋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基于SMART原则的PDCA循环提升,那么这些管理制度要转化为流程和指标体系,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很多人往往没有认识到。企业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要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未雨绸缪。企业到了一定的体量是靠体系和流程驱动的。

组织是一个系统,为什么很多企业的发展止步于前,就是因为在过程中没有发展出这样的体系和能力。这样信息系统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原有企业就是精细化的管理方式,那么用信息系统来替代很多手工的作业,是一个减法和标准化的过程,必定会提升效率。而在粗放管理的模式下,系统走的是加法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复杂”二字。

3,在有些流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入一些审核节点,而这些“为了系统正确性”的审核节点也是我们感到“复杂”的原因。因为原来是没有的,从“无到有就是复杂”。表面上看,系统有其严谨性和自有的运行逻辑。但是仔细想想背后的原因?真的是“为了系统正确性”而增加的流程节点吗?如果每个流程节点的人员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这个节点的审核和判断工作,能为这个节点的错误承担责任,那么这些所谓的“为了系统正确性”而增加的节点完全是可以去除的。这些节点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保证整条流程的高效和数据录入的正确。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系统去解决,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绩效。用绩效作为引导,让每个人承担起这个岗位可以承担的责任。那么这些“为了系统的正确性”而增设的节点,只是一个过渡的状态。

4,系统运营产生的价值不仅仅是在流程上,更多的是通过流程收集到数据以后的分析和应用上,目的是为了去解决复杂问题。我们真的需要这些数据吗?我们有能力去驾驭这些数据形成分析模型吗?这些对管理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我们先于系统就有分析体系和思路的时候,我们对系统就有了天然的需求。我们需要系统帮助我们去更精确和实施采集数据去验证结果。而如果原来就没有这个体系和需求,那么我们就会困惑这些事情所为何来?我们看到的就是不断地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那么我们的结论就是“把事情搞复杂了”

强大的信息系统背后的鸡肋?

有句笑话说:“系统功能强大的反义词就是界面复杂,令人生畏”。而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一句笑话。

1,软件所谓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这是软件力求的一个价值主张),往往也意味着实际的适配性差。

当业务与系统的拟合度差的时候,强大的通用性系统对于个性化的企业来说就会增加变通的复杂度。 不同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强大软件的复杂界面和功能,有时候就是鸡肋。

2,系统功能强大,往往意味着系统底层架构的复杂性。如果软件本身的架构或后续的运营开发没有控制好,所谓强大的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漏洞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

03

IT的效率谁来解决?

再强大的系统,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尽管大家都在寻求快速的开发迭代,但还是需要人去做。

1,在IT系统的项目过程中,从需求的提交,到问题分析,到开发实现,到测试,到实施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近年来敏捷的项目管理、实施和开发被大家所推崇,从某个方面缓解了项目的压力。但这其实是对个体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IT系统的日常运营中,因为技术和代码的壁垒,问题的排查和解决,大量的还是需要通过开发而不是配置,“软件代码”并不是一种通用语言,从开发到测试的过程,很多时候是一个效率低下的过程。

3,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系统开发,都具有很强的技术专业性。要规避对牛弹琴的无效沟通,一方面要提升IT人员“去技术”的沟通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要增强业务部门对流程、数据和逻辑的理解和认知。很多时候,只能靠时间。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除复杂性我们要怎么做?

1,需要系统使用者的认知升级和技能提升。

2,需要提升项目人员、IT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

3,需要建立管理流程及指标分析体系

4,需要强有力的软硬件工具支撑。

先说说零售这个生意模式

如果你有产品(可以是虚拟的产品,比如服务)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无论是你自己卖还是通过经销商卖,无论你是在网上卖还是线下卖,这其实是一种零售的业态。

零售的关键要素是人(消费者)、货(产品)、场(卖货的场地或者场景)。

那么零售的前提是:

有可以直接卖给最终消费者的产品。

有渠道可以触达消费者或者直接可以触达消费者。

如果你之前不是做零售的,或者没有做零售的前提条件,那么你现在要来做零售的生意,你就要一揽子解决人、货、场的问题。这个不是不行,而是要复杂一点。复杂意味着你要认知转换(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嫁接这个板块的知识),需要组织资源(人、财、物),需要组建团队,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投入。

对于零售业务来说,电商就是利用网络来建立你的新渠道。所以,我们后面讲的是在零售这个生意模式下如何做电商。暂时把这个叫做零售电商吧。社群电商、直播电商,本质上都是零售电商。

从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

在开始做零售电商前,我们要问这么三个问题:

1,做零售,你要解决什么问题?2,要解决你的问题,做零售是否是最好的方式?

3,做零售电商,你有什么优势和资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