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也好难啊!

为了提高整体科研水平、产出更多科研成果,大部分重点高校都采用“非升即走”制度。新入职的讲师若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6年左右)评不上副教授,学校就不再与其续约


重点高校的青椒讲师们对此多有怨言。


目前还出现了一种趋势:非升即走从讲师延伸至副教授。


也就是说,副教授不再是安全的港湾。即使你成功当上了副教授,你也没资格躺平!


日前,话题#非升即走已从讲师延伸至副教授#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b98b2da9b92958cb6d55e8d7b7551bb2.jpeg

“副教授非升即走”规定

今年年初,某985大学发布文件规定:新聘任的常规副高岗位教师,如果6年内未获聘正高及以上岗位,应申请转为专职科研岗、实验工程岗或不再续聘

b32a2078e0d8b9121f42c28562a57d87.jpeg

文件发布后引发众多关注,有网友概括该规定其实就是“副教授的非升即走”。


去年,网上还传出了下面两张图。它们描述了另一所985的“预聘-长聘”制。

af55c5ef7e6452b2b982c2a331c70214.png

0d73b1e69a66c6265331f5e33ad14758.jpeg

从图片可知,博士一进高校,就去当预聘助理教授(大部分博士都是走教研系列的),之后一般要先申请晋升预聘副教授,之后再来申请长聘教授。


预聘助理教授和预聘副教授的岗位都是非升即走的

这就是说,新进教师一般要通过两次非升即走才能拿到长聘岗位,而有一次不通过,就会被“扫地出门”?而且申请晋升预聘副教授有且只有1次机会。

其中,申请晋升长聘副教授不通过,可以选择校内转岗或者调动至校外教学科研单位。试问,这种调整你愿意吗?

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职称终身制

事实上,不少高校已经在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副教授、教授终身制。


早在2014年,浙江某省属重点大学启动了“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职称改革。同年,该校6名教授降聘为副教授、28名副教授降聘为讲师,另有80余人的岗位等级都有降低。


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湖南省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也提到要加强年度和聘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取消继续聘用资格”。


除此之外,近年来北京、湖北、江西、河南等省市对高校教师考核提出了“健全”“严格”等要求。简言之,无论是讲师、副教授还是正教授,各地政策均强调高校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打破聘期终身制,激发教师活力。


实际情况来看,江西某大学在2020年的第四轮岗位聘任中,有227名专业技术岗人员在岗位竞聘中予以低聘;山东某高职2020年的第五聘期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中,1名教授、4名副教授因为业绩处于同级竞聘岗位末尾被降级低聘……

去年10月,一教授网上发文称因工作需要,去某师范大学担任职称评委,忍不住感慨现在的教师压力太大了,特别是年轻教师,聘期考核不达标,将被高职低聘或被直接解聘。

284fc7ebde9ca2a7fc11f5d11272b3c6.png

职称升迁,压力巨大

“非升即走”制度可能加剧教师的职业压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面对巨大的学术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许多教师可能会感到焦虑、无助,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而身心健康问题,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和教学质量。

2022年2月,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馆,一张姓副教授选择了在实验室内自杀。


据台湾当地媒体《联合新闻网》报道,张副教授留下遗书表示,因教职工作学术升等压力太大,加上身体健康亮红灯,自觉生无可恋。

a536f1cd6881575ed6ee8f5c1f84c544.jpeg

在高校青椒绩效考核及“非升即走”制度相关话题下,网友们纷纷评论:

0c2484791c4bcfde92b96572b1027d7a.jpeg

db0ec189c1d7b6bc3d496879945138dd.jpeg

5b3364020ba7f461e3d111d340f32cc3.jpeg

c365739f0b7181c171f12cc947a928ed.jpeg

“非升即走”制度当然有他好的一面,就是激励学者不停地去创造去创新。或者更直白点说,让新人不停地去申请各种基金项目,然后不停的发paper

这个制度的弊端也非常的明显:让学校的老师并不能真心静下来去搞学术搞研究、搞教学。如果两三年没出成果,就会异常焦躁。因为会在最年轻力壮的时候被学校辞掉。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面对的现实,这时候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真的离职了,又很难找工作。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

高校聘用制近年也被两会多次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博表示,目前高校“准聘——长聘”制改革侧重于“准聘”制,在高校自行设立的“非升即走”条款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唯量化指标论、量化指标不尽合理等问题。民盟中央在近两年提到高校师资聘任、管理与评价方式降低绩效;“非升即走”容易导致青年教师过度追求论文发表,大量时间消耗在课题申报上,不利于潜心科研和教学等现象。

对此,他们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张博建议合理拟定“准聘”转“长聘”的比率。全面考核青年教师“准聘”期内教学、科研、团队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业绩。重视“准聘”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准聘”绩效考核结果申诉制度,允许青年教师对绩效考核程序及结果提出异议,尤其允许青年教师提供可以证明自己工作价值、进程及研究前景、潜力的证据,为从事原创性、应用性、长周期及冷门绝学研究的青年教师提供特殊支持,加强“长聘”制设计。


民盟中央曾建议,高校在招聘时应设置明确的招聘比例,不应在现有编制数量上招聘过大比例的“非升即走”人员,将预聘阶段的竞争控制在合理范围;在设置“非升即走”岗位时,应提前设计人员流动预案和明确的中期评价、转岗、告知、解聘流程,并在招聘时让青年教师充分知情。同时应配属与岗位相应的、有竞争性的待遇

从目前不少高校的相关措施来看,高校正在持续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如北京大学就在持续优化“预聘——长聘”制度体系,发挥预聘职位人员中期发展评估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严格长聘职位聘任评估;进一步拓展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对于尚未纳入分系列管理的教学科研人员,将其长聘职位聘任评估机会调整为两次;适度增加教学、研究技术系列年度晋升名额,拓宽发展通道,引导教师各展所长、快速成长。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校如今的聘用制改革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重视。如何通过每一轮的聘期岗位的聘用与考核,对下一轮相关工作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值得高校思考。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小木虫、麦可思研究、微博、中国青年研究、学术桥、PaperRSS等

PS: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不代表科研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

推荐阅读

欢迎大家加入DLer-计算机视觉技术交流群!

大家好,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前沿论文解读和交流分享,主要方向有:图像分类、Transformer、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点云与语义分割、GAN、超分辨率、人脸检测与识别、动作行为与时空运动、模型压缩和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内容。

进群请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如图像分类+上交+小明)

846f3f75e4029d622935e47a1bb4593a.jpeg

👆 长按识别,邀请您进群!

85bd31b92ca28155d58cf13edaf2a18f.gi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