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姿态检测的基本概念
姿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
MPU6050传感器介绍
实验:获取MPU6050原始数据
实验:移植官方DMP例程
一、姿态检测基本概念
1.1 姿态
在飞行器中,飞机姿态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以飞机自身的中心建立坐标系,当飞机绕坐标轴旋转的时候,会分别影响航偏角、横滚角及俯仰角。
那么我们检测偏航角、横滚角以及俯仰角就可以知道飞行姿态了
偏航角:飞机机头朝向偏航的角度
横滚角:飞机的机翼相对于水平面翻滚的角度
俯仰角:飞机的机头朝向的角度
假如我们知道飞机初始时是左上角的状态,只要想办法测量出基于原始状态的三个姿态角的变化量,再进行叠加,就可以获知它的实时姿态了。
1.2 坐标系
抽象来说,姿态是“载体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之前的转换关系。
下图紫色是地理坐标系,红色是基于载体的载体坐标系,载体的姿态角就是根据载体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的夹角来确定的。
下面是 三种常用的坐标系:
地球坐标系:以地球球心为原点,Z轴沿地球自转轴方向,X、Y轴在赤道平面内的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它的原点在地球表面(或运载体所在的点),Z轴沿当地地理垂线的方向(重力加速度方向),XY轴沿当地经纬线的切线方向。根据各个轴方向的不同,可选为“东北天”(x轴指向东Y指向北)、“东南天”、“西北天”等坐标系。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坐标系,平时说的东南西北方向与这个坐标系东南西北的概念一致。
载体坐标系:载体坐标系以运载体的质心为原点,一般根据运载体自身结构方向构成坐标系,如Z轴上由原点指向载体顶部,Y轴指向载体头部,X轴沿载体两侧方向。上面说基于飞机建立的坐标系就是一种载体坐标系,可类比到汽车、舰船、人体、动物或手机等各种物体。
地理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都以载体为原点,所以它们可以经过简单的旋转进行转换,载体的姿态角就是根据载体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的夹角来确定的。
假设初始状态中,飞机的Z轴、X轴及Y轴分别与地理坐标系的天轴、北轴、东轴平行。
•当飞机绕自身的“Z”轴旋转,它会使自身的“Y”轴方向与地理坐标系的“南北”方向偏离一定角度,该角度就称为偏航角(Yaw);
•当载体绕自身的“X”轴旋转,它会使自身的“Z”轴方向与地理坐标系的“天地”方向偏离一定角度,该角度称为俯仰角(Pitch);
•当载体绕自身的“Y”轴旋转,它会使自身的“X”轴方向与地理坐标系的“东西”方向偏离一定角度,该角度称为横滚角。
姿态角的关系
坐标系间的旋转角度 |
说明 |
载体自身旋转 |
偏航角(Yaw) |
Y轴与北轴的夹角 |
绕载体Z轴旋转可改变 |
俯仰角(Pitch) |
Z轴与天轴的夹角 |
绕载体X轴旋转可改变 |
横滚角(Roll) |
X轴与东轴的夹角 |
绕载体Y轴旋转可改变 |
使用陀螺仪检测角度
陀螺仪是最直观的角度检测器,它可以检测物体绕坐标轴转动的“角速度”,如同将速度对时间积分可以求出路程一样,将角速度对时间积分就可以计算出旋转的“角度”。
陀螺仪检测的缺陷
由于陀螺仪测量角度时使用积分,会存在积分误差,若积分时间Dt越小,误差就越小。这十分容易理解,例如计算路程时,假设行车时间为1小时,我们随机选择行车过程某个时刻的速度Vt乘以1小时,求出的路程误差是极大的,因为行车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时刻都等于该时刻速度的,如果我们每5分钟检测一次车速,可得到Vt1、Vt2、Vt3-Vt12这12个时刻的车速,对各个时刻的速度乘以时间间隔(5分钟),并对这12个结果求和,就可得出一个相对精确的行车路程了,不断提高采样频率,就可以使积分时间Dt变小,降低误差。
同样地,提高陀螺仪传感器的采样频率,即可减少积分误差,目前非常普通的陀螺仪传感器的采样频率都可以达到8KHz,已能满足大部分应用的精度要求。
更难以解决的是器件本身误差带来的问题。例如,某种陀螺仪的误差是0.1度/秒,当陀螺仪静止不动时,理想的角速度应为0,无论它静止多久,对它进行积分测量得的旋转角度都是0,这是理想的状态;而由于存在0.1度/秒的误差,当陀螺仪静止不动时,它采样得的角速度一直为0.1度/秒,若静止了1分钟,对它进行积分测量得的旋转角度为6度,若静止了1小时,陀螺仪进行积分测量得的旋转角度就是360度,即转过了一整圈,这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只有当正方向误差和负方向误差能正好互相抵消的时候,才能消除这种累计误差。
利用加速度计检测角度
由于直接用陀螺仪测量角度在长时间测量时会产生累计误差,因而我们又引入了检测倾角的传感器。
测量倾角最常见的例子是建筑中使用的水平仪,在重力的影响下,水平仪内的气泡能大致反映水柱所在直线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关系,利用T字型水平仪,可以检测横滚角与俯仰角,但是偏航角是无法以这样的方式检测的。
在电子设备中,一般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倾角,它通过检测器件在各个方向的形变情况而采样得到受力数据,根据F=ma转换,传感器直接输出加速度数据,因而被称为加速度传感器。由于地球存在重力场,所以重力在任何时刻都会作用于传感器,当传感器静止的时候(实际上加速度为0),传感器会在该方向检测出加速度g,不能认为重力方向测出的加速度为g,就表示传感器在该方向作加速度为g的运动。
当传感器的姿态不同时,它在自身各个坐标轴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样的,利用各方向的测量结果,根据力的分解原理,可求出各个坐标轴与重力之间的夹角。
因为重力方向是与地理坐标系的“天地”轴固连的,所以通过测量载体坐标系各轴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即可求得它与地理坐标系的角度旋转关系,从而获知载体姿态。
由于这种倾角检测方式是利用重力进行检测的,它无法检测到偏航角(Yaw),原理跟T字型水平仪一样,无论如何设计水平仪,水泡都无法指示这样的角度。
另一个缺陷是加速度传感器并不会区分重力加速度与外力加速度,当物体运动的时候,它也会在运动的方向检测出加速度,特别在震动的状态下,传感器的数据会有非常大的数据变化,此时难以反应重力的实际值。
磁场检测
为了弥补加速度传感器无法检测偏航角(Yaw)的问题,我们再引入磁场检测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出各个方向上的磁场大小,通过检测地球磁场,它可实现指南针的功能,所以也被称为电子罗盘。由于地磁场与地理坐标系的“南北”轴固联,利用磁场检测传感器的指南针功能,就可以测量出偏航角(Yaw)了。
磁场检测器的缺陷
与指南针的缺陷一样,使用磁场传感器会受到外部磁场干扰,如载体本身的电磁场干扰,不同地理环境的磁铁矿干扰等等。
GPS检测
使用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