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篇:算法的硬件实现<三>

Q:本期我们介绍二进制搜索算法电路,用于查找某个数据在数组中的位置。

A:基本原理:从数组的中间元素开始,如果给定值和中间元素的关键字相等,则查找成功;如果给定值大于或者小于中间元素的关键字,则在数组中大于或小于中间元素的那一半中再查找,这样重复操作,直到查找成功,如果某一步中查找区间为空,则代表查找失败。

设计电路时,将数组存放在FPGA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中,这在我们之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知识卡片中有设计实现过,二进制搜索算法电路用到的是32×8单端口存储器。

二进制搜索算法功能框图:

  • 8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1篇 Visual C#基础编程实例 <br>实例1 C#经典程序--Hello World <br>实例2 C#的简单输入输出(I/O) <br>实例3 C#的复杂输入输出(I/O) <br>实例4 通信录管理与维护 <br>实例5 文件与目录管理 <br>实例6 用户界面上的“Hello,World!” <br>实例7 组件化“Welcome”程序 <br>实例8 网络上的“Hello World” <br>实例9 Ref、Out与Params描述符的应用 <br>实例10 C#自动内存管理的应用 <br>实例11 一个有趣栈类的实现 <br>实例12 垃圾收集器管理与应用 <br>实例13 垃圾收集器算法控制与使用 <br>实例14 调用栈记录异常点 <br>实例15 使用C#异常的栈跟踪 <br>实例16 运行期间检测变量类型 <br>实例17 常用值类型的原型定义 <br>实例18 打印杨辉三角形 <br>实例19 比较学生信息 <br>实例20 获取车辆信息 <br>实例21 简单角色类游戏的制作 <br>实例22 旅馆住宿登记情况表制作 <br>实例23 长命名空间的应用 <br>实例24 文件特征计数 <br>实例25 文本框输入数据的验证 <br><br>第2篇 Visual C#中级编程实例 <br>实例26 窗体背景颜色动态变化 <br>实例27 C#属性及应用 <br>实例28 C#属性Metadata的管理与应用 <br>实例29 使用Context属性创建CallThreshold Service <br>实例30 使用应用程序域 <br>实例31 创建C#组件与客户应用程序 <br>实例32 用OpenFileDialog类浏览或打开文件 <br>实例33 在C#程序中获得Win32 API <br>实例34 从C#中调用COM组件 <br>实例35 在C#程序中修改HTML文件标题 <br>实例36 下载Web页面 <br>实例37 创建多线程应用程序 <br>实例38 多线程的多次加载 <br>实例39 单个线程同步运行 <br>实例40 多线程同步运行 <br>实例41 线程Thread Relative Static跟踪与实现 <br>实例42 线程池(ThreadPool)的应用 <br>实例43 多线程互斥运行 <br>实例44 多线程时钟应用程序 <br>实例45 监视多线程 <br>实例46 防止多线程应用程序死锁 <br>实例47 文件同步操作与应用 <br>实例48 在COM程序设计中使用.NET组件 <br>实例49 文件异步操作与多处理器系统 <br>实例50 获取网络主机IP地址 <br>实例51 C#对话信息框的应用 <br>实例52 在C#中快速调用Windows API <br>实例53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间相互转换(1) <br>实例54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间相互转换(2) <br>实例55 使用FileSystemWatcher组件监视Web服务器 <br>实例56 由颜色名字产生对应颜色 <br>实例57 使用索引指示器分析域名 <br>实例58 C#版本的PingC <br>实例59 DNS客户程序 <br>实例60 一个有趣的DOS实用程序 <br>实例61 代表元基本应用 <br>实例62 有趣的事件代表元 <br>实例63 随机连续偶数发生事件处理 <br>实例64 有趣的列表框窗体 <br>实例65 数学函数应用 <br><br>第3篇 Visual C#高级编程实例 <br>实例66 文件夹中的文件列表 <br>实例67 读写文本文件 <br>实例68 读写二进制文件 <br>实例69 显示系统日期与时间(1) <br>实例70 显示差值的日期与时间(2) <br>实例71 时钟发生器应用 <br>实例72 在.NET程序设计中使用ATL <br>实例73 浏览Internet文件 <br>实例74 在C#应用程序中打开浏览器 <br>实例75 显示Internet文件信息 <br>实例76 Puzzle游戏 <br>实例77 MDI窗体菜单设计(1) <br>实例78 MDI窗体菜单设计(2) <br>实例79 创建一个C#编辑器 <br>实例80 网络端口扫描器 <br>实例81 深入WinForms-地址簿应用(1) <br>实例82 深入WinForms--Image Viewer应用程序(2) <br>实例83 开饭时间提醒器(Meal Reminder) <br>实例84 服务器端C#实例 <br>实例85 数字时钟设计技术 <br>实例86 自动编译C#程序AutoCompiler <br>实例87 使用C#与ASP+编写File Uploder <br>实例88 访问注册表中的硬件信息 <br>实例89 设置“开始”菜单 <br>实例90 在“新建”中添加自己的文件类型 <br>实例91 显示Exchange软件的客户名称 <br>实例92 读取Windows注册表信息 <br>实例93 自定义AboutBox组件 <br>实例94 自定义控件及应用 <br>实例95 Java与C#混合编程的应用 <br>实例96 C#与C++混合编程的应用 <br>实例97 C#与VB混合编程的应用 <br>实例98 C#组件与C#客户程序编程的应用 <br>实例99 C#与XML联合应用XMLHelper
作  者:李小文 等 编著,超星格式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重点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技术。与其他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专著不同的是,本书把介绍的重点放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所涉及的信令体系和实现方法方面。或者说,本书是从系统的角度来描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而对其涉及到的诸多算法并不作深入的介绍。全书按其自然结构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介绍了3GPP定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接口规范。下篇(从第6章开始)详细介绍了用户终端设备协议栈的开发流程以及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希望读者通过对协议栈开发流程的阅读,进一步加深对无线空中接口信令规范的理解。 本书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紧密结合,从协议栈开发的角度来阐述3GPP规范,因而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本书可供从事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为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学参考和毕业论文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上 篇 第1章 概述 3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3 1.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发展历史 3 1.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4 1.1.3 国际电联关于3G的频谱划分计划 5 1.1.4 3G系统的无线接口标准 6 1.2 IMT-2000介绍 6 1.2.1 TD-SCDMA(IMT-2000 CDMA TDD) 7 1.2.2 WCDMA(IMT-2000 CDMA DS) 9 1.2.3 CDMA 2000(IMT-2000 CDMA MC) 10 1.3 3GPP规范 11 1.3.1 IMT-2000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标准化情况 11 1.3.2 IMT-2000标准化组织结构 11 1.3.3 3GPP2的标准化情况 13 1.3.4 3GPP的标准化进展 14 1.3.5 3GPP文档协议总体介绍 14 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18 1.4.1 多用户检测(Multi-user Detection) 18 1.4.2 Turbo编/译码(Turbo Encode/Decode) 24 1.4.3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26 1.4.4 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 28 第2章 网络结构及接口 32 2.1 网络结构 32 2.1.1 UMTS的通用协议结构 32 2.1.2 UTRAN 33 2.2 Iu接口 38 2.2.1 概述 38 2.2.2 Iu接口协议的功能 41 2.2.3 Iu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 44 2.2.4 Iu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 47 2.2.5 服务区广播协议 52 2.3 Iur接口 54 2.3.1 概述 54 2.3.2 Iur接口的协议结构 55 2.3.3 Iur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 56 2.3.4 Iur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用户平面协议 59 2.4 Iub接口 61 2.4.1 概述 61 2.4.2 Iub中Node B的逻辑模型 63 2.4.3 Iub接口的协议结构 65 2.4.4 Iub接口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 66 2.4.5 Iub 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用户平面协议 70 2.4.6 Iur/Iub DCH数据流用户平面协议 71 2.5 Uu接口 74 2.5.1 协议栈的层次结构 74 2.5.2 UE在空闲模式下的任务 74 2.5.3 UE在连接模式下的任务 81 2.6 呼叫建立过程中的网络信令流 81 2.6.1 寻呼过程 81 2.6.2 RRC连接的建立过程 83 2.6.3 DCCH的直接传输过程 87 第3章 物理层规范 89 3.1 物理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 89 3.1.1 控制信道 90 3.1.2 传输信道 91 3.1.3 物理层测量 94 3.2 物理信道 97 3.2.1 帧结构 98 3.2.2 时隙结构 99 3.2.3 物理信道的分类 103 3.3 信道的编码与复用 107 3.3.1 CRC校验 109 3.3.2 传输块的级连和分段 109 3.3.3 信道编码 110 3.3.4 无线帧长度均衡 115 3.3.5 第一次交织 115 3.3.6 无线帧分割 116 3.3.7 速率匹配 117 3.3.8 传输信道的复用 123 3.3.9 物理信道分割 124 3.3.10 第二次交织 124 3.3.11 子帧分割 125 3.3.12 物理信道映射 125 3.3.13 信道编码和复用举例 127 3.4 物理层控制信息的编码 131 3.4.1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 131 3.4.2 前向物理接入信道(FPACH) 134 3.4.3 寻呼指示信道(PICH) 134 3.5 扩频、扰码和调制 135 3.5.1 比特到信号星座图的映射 135 3.5.2 扩频 136 3.5.3 扰码 137 3.5.4 SYNC-DL、SYNC-UL和Midamble码 139 3.5.5 脉冲成形滤波器 139 3.6 物理层过程 140 3.6.1 小区选择 140 3.6.2 UE的功率控制过程 142 3.6.3 上行同步建立-随机接入过程 143 3.7 信道配置举例 146 3.7.1 传输信道信息 148 3.7.2 物理信道信息单元 150 第4章 链路层规范(RLC/MAC) 153 4.1 介质接入控制(MAC)子层 153 4.1.1 MAC子层提供的服务和MAC子层的功能 153 4.1.2 MAC子层的逻辑结构 154 4.1.3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155 4.1.4 MAC实体 157 4.1.5 层间通信 163 4.1.6 对等层通信 165 4.1.7 基本过程 165 4.2 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 168 4.2.1 RLC子层的总体模型 169 4.2.2 RLC子层支持的功能 169 4.2.3 RLC子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170 4.2.4 RLC子层与高层(RRC、PDCP、BMC)的层间通信原语 171 4.2.5 透明模式(TM)实体 172 4.2.6 非确认模式(UM)实体 175 4.2.7 确认模式(AM)实体 177 4.3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子层 188 4.3.1 协议结构 188 4.3.2 PDCP子层的功能 189 4.3.3 层间通信 190 4.3.4 对等层通信 191 4.4 广播/多播控制(BMC)子层 192 4.4.1 BMC子层的协议模型 192 4.4.2 BMC子层的服务和功能 193 4.4.3 层间通信 193 4.4.4 基本过程 195 第5章 空中接口层3规范 197 5.1 无线资源控制(RRC)子层 197 5.1.1 RRC子层的协议模型 197 5.1.2 RRC子层的状态和状态转移 200 5.1.3 RRC连接管理 203 5.1.4 无线承载控制 210 5.1.5 RRC连接移动性管理 212 5.1.6 测量过程 215 5.1.7 RRC连接建立过程的消息流图 218 5.2 非接入层 224 5.2.1 移动性管理(MM) 224 5.2.2 连接管理(CM) 235 5.3 空中接口的层3消息结构 243 5.3.1 基于字节的表描述 243 5.3.2 基于比特流的表描述 244 5.3.3 ASN.1描述 245 下 篇 第6章 UE任务描述 253 6.1 TSM标准 253 6.1.1 系统简介 253 6.1.2 TSM规范的结构 254 6.1.3 TSM规范与TD-SCDMA的差异 255 6.2 空闲模式 256 6.2.1 PLMN的选择过程 257 6.2.2 小区选择/重选过程 258 6.2.3 位置登记过程 261 6.3 RR连接建立 261 6.3.1 接入允许判断 262 6.3.2 上行同步的建立 262 6.3.3 随机接入 262 6.3.4 主信令链路的建立 263 6.3.5 RR连接建立过程中的其他任务 263 6.4 专有模式 264 6.4.1 SACCH过程 264 6.4.2 信道指派 264 6.4.3 切换 265 6.4.4 信道模式改变 265 6.4.5 加密模式设置 266 6.4.6 类标改变 266 6.4.7 类标询问 266 6.4.8 RR连接释放 266 6.4.9 服务小区/邻近小区的测量 267 第7章 原语及状态描述 268 7.1 系统结构 268 7.1.1 系统模块组成 268 7.1.2 系统接口 270 7.2 物理控制层(HL1) 271 7.2.1 原语定义 271 7.2.2 物理控制层的状态划分 272 7.3 数据链路层(DL) 277 7.3.1 原语定义 277 7.3.2 数据链路层的状态划分 278 7.4 无线资源管理(RRM)子层 282 7.4.1 原语定义 282 7.4.2 RRM子层的状态划分 283 7.5 移动性管理(MM)子层 292 7.5.1 原语定义 292 7.5.2 MM子层的状态划分 293 7.5.3 MM子层的状态跃迁及原语 294 7.6 连接管理(CM)子层 302 7.6.1 原语定义 302 7.6.2 CC子层的状态划分及跃迁 303 第8章 规范描述语言(SDL)描述 315 8.1 SDL的基本概念 315 8.1.1 SDL结构 316 8.1.2 数据处理 321 8.2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的SDL描述 322 8.2.1 概述 322 8.2.2 功能 322 8.2.3 与3GPP RLC的比较 323 8.2.4 接口原语定义 324 8.2.5 UE端RLC的状态 325 8.2.6 SDL的实现 325 第9章 仿真及测试 363 9.1 协议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 363 9.1.1 协议测试概述 363 9.1.2 协议一致性测试 363 9.1.3 互操作性测试 365 9.2 TSM终端协议测试的模型 365 9.3 TD-SCDMA终端协议测试参照的标准和主要的测试项目 367 9.3.1 CC子层的测试 367 9.3.2 MM子层的测试 367 9.3.3 RR子层的测试 368 9.3.4 L2层的测试 369 9.3.5 HL1层的测试 369 9.3.6 整体测试 370 9.4 树表结合表示法--TTCN 370 9.4.1 测试目的 371 9.4.2 测试流程 371 9.4.3 TTCN的实现 372 9.5 SDL和TTCN协仿真的结果 373 9.6 在线测试 377 9.6.1 测试环境 377 9.6.2 有限状态机实现 381 9.6.3 测试过程 383 9.6.4 测试过程举例 384 附录A SDL使用指南 387 A.1 SDL软件安装 387 A.2 操作介绍 388 A.3 生成运行代码 393 附录B TTCN使用指南 400 B.1 概述 400 B.2 几个概念 400 B.3 测试模型 401 B.4 TTCN的Test Suite结构 401 B.5 TTCN Suite的组成 402 B.6 TTCN测试例的构造过程 405 B.7 一个假想的X协议和其IUT 405 B.8 基于X协议IUT的TTCN Test Suite的实现 408 B.9 SDL到TTCN-LINK自动转换步骤 423 B.10 TTCN和SDL的协仿真 424 附录C OMAP1510简介 426 C.1 概述 426 C.2 硬件结构 426 C.2.1 OMAP1510结构 426 C.2.2 OMAP1510外围接口 427 C.3 软件结构 430 缩略语 431 参考文献 437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