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 第6讲 中值定理 微分等式 微分不等式
1.涉及函数的中值定理
- 有界与最值定理
- 介值定理
- 平均值定理
- 零点定理(重点)
大前提:函数在闭区间连续
1.1 有界与最值定理
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即有界
1.2 介值定理
在连续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存在着一个值μ,那么肯定有一点.ξ,f(ξ)=μ
连续导函数也行,如下
1.3 平均值定理
在两个点a,b之间存在着任意个点,但是至少其中有一个点ξ,f(ξ)=剩余其他个点的函数值的平均值
1.4 零点定理
f(a)f(b)<0,存在一点ξ,使得f(ξ)=0,推广就是开区间左右可以取极限
推广就是可以求极限
2.涉及导数(微分)的中值定理
2.1 导数零点定理
前提:f(x)在[a,b]上可导
f’(a)f’(b)<0时,存在ξ属于(a,b),f’(ξ)=0
2.2 罗尔定理
前提,开区间连续,闭区间可导
抓两点,a和b,f(a)=f(b),如果a到b是闭区间连续,开区间可导,那么a到b之间存在一点ξ,使得f’(ξ)=0
推广导罗尔定理:
可以是极限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极值值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无穷大
2.3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前提,开区间连续,闭区间可导
存在ξ属于(a,b),使得
f
(
b
)
−
f
(
a
)
=
f
′
(
ξ
)
(
b
−
a
)
f\left(b\right) - f\left(a\right) = f'\left(\xi \right)\left(b - a\right)\:
f(b)−f(a)=f′(ξ)(b−a)
2.4 柯西中值定理
前提,开区间连续,闭区间可导,并且g’(x)≠0,就是分母不等于0
f ( b ) − f ( a ) g ( b ) − g ( a ) = f ′ ( ξ ) g ′ ( ξ ) \frac{f\left(b\right) - f\left(a\right)}{g\left(b\right) - g\left(a\right)} = \frac{f'\left(\xi \right)}{g'\left(\xi \right)}\: g(b)−g(a)f(b)−f(a)=g′(ξ)f′(ξ)
3.泰勒公式
泰勒公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有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一种是佩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其实探究其根本,就是展开的项数不一样,拉格朗日余项会多展开一项,这项是带有中值的。
所以带有拉格朗日余项一般用于区间[a,b]在证明题目中使用,佩亚诺用于点
注意:使用泰勒公式要保证可导
记忆:就是从函数开始,展开导数,n阶导数下面除n!,乘上n阶的差值
一般来说怎么使用?
在证明题目中,我们可以直接展开某个式子,然后通过带入值等操作,进行使用和证明
深入理解泰勒公式拉格朗日余项
假设x=1,x0=0,泰勒公式就是在0点处展开,去估计f(1)的函数值,考试中之所以选择x0=0是不是因为题目给出了关于0的导数值,并且用0去近似公式简单,并且我们需要近似估计的值可能是f(1),f(2)这种值,它离0点近,可以很好用0点处的泰勒展开
泰勒公式的内核就是,我们需要某点的函数值,但是题目给的是0点处的导数值,函数值,退而求其次去估计,佩亚诺余项和拉格朗日余项就是误差,拉格朗日的误差是一个中间值,常常在证明题中使用。
4.常见题型解析
4.1 方程根的存在性及个数
什么是方程的根?
函数值=0的点
方程根的存在性证明:
两种方法:
- 零点定理
- 罗尔定理
关于罗尔定理,我们是对待证明的原函数使用,它的导数是待证明的函数。
方程根的个数:
证明有且仅有几个根的核心思路是证明它至少几个,再证明至多几个,然后证毕,
当然,证明存在性的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方程根的个数。
两种方法:
- 单调性
- 分单调区间,找零点
- 一些结论
结论一(推出至多):
罗尔定理的推论:
若
f
(
x
)
f(x)
f(x) 在区间
I
I
I 上
n
n
n 阶可导,且
f
(
n
)
(
x
)
≠
0
f^{(n)}(x) \neq 0
f(n)(x)=0(
n
n
n 阶导数无实根),则
f
(
x
)
f(x)
f(x) 至多
n
n
n 个根。
推广,若 f ( n ) ( x ) f^{(n)}(x) f(n)(x) 至多 k k k 个根,则 f ( x ) f(x) f(x) 至多 k + n k + n k+n 个根。
推广就是中间过程反推,不用一直推到最后,即可得到结论。
结论二(推出至少):
4.2 证明函数不等式
一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积累一些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如:
解题方法
经典的做法:
经典的方法还是利用单调性,利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通过单调性,得到界限。设出f(x)。
部分题目要求你证明的东西是常数,要会将其中较大的那个设为x,然后证明,然后令x为原先的值,再得出结论。
关于选择题:
假设使用排除法,或者根据选项进行构造假设
4.3 微分中值定理有关的证明题
关于微分中值定理有关的证明题有三类题型:
- 证明一个点ξ属于(a,b),使F[ξ,f(ξ),f’(ξ)]=0
- 证明两个点ξ,η属于(a,b),使F[η,ξ,f(ξ),f(η),f’(ξ),f’(η)]=0
- 证明存在一个中值点ξ(a,b),使F[ξ,f(n)(ξ)]≥0(n≥2)
4.3.1 【单中值问题】 证明一个点ξ属于(a,b),使F[ξ,f(ξ),f’(ξ)]=0
解决方法:
- 分析法(还原法)
就是通过思考,待证明结论的原函数是什么,来设原函数,其中可以任意添加常数,让得到值的过程更加顺畅,因为利用罗尔中值定理,我们需要两个值相同的点。
2.利用已知辅助函数,直接构造出辅助函数
利用我们积累的辅助函数,来构造出对应的类型
可以广义化的使用
第一组辅助函数:(其实可由第二组最一般的情况推出来,但是做题需要,比较常用,我们直接把它记住)
第一组为常数,第二组扩展到一般,扩展到广义
第二组辅助函数:
只记最一般的情况即可,其它情况都可以由最一般的情况推出。
构造辅助函数实践:
- 计算微分方程的方法,求出辅助函数
较为麻烦,最后考虑这种方法
4.3.2 【双中值问题】证明两个点ξ,η属于(a,b),使F[η,ξ,f(ξ),f(η),f’(ξ),f’(η)]=0
其中f’(ξ),f’(η)是必须存在的即为双中值问题
根据题目要求分为两类
1.不要求ξ≠n
在同一区间[a,b]上用两次中值定理(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
2.要求ξ≠η
将区间[a,b]分为两个子区间,在两个子区间分别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1.不要求ξ≠n(仅1998年考过一次)
如何决定使用拉格朗日还是柯西中值定理?
看看有没有分母,看看是否导一次就可以
例题一:[1998年]
方法:找出ξ和η复杂的部分换成柯西或拉格朗日,代入原等式,再把剩下的那个用中值定理表示出来。
例题2:
2.要求ξ≠n(重点爱考)
整个中值定理的做题过程核心都是逆向思考
真题1:
模拟题1:
三个不同点,设两个分割点
模拟题2:
三个不同点,设一个分割点,因为分割点本身就是一个中值点
4.3.3 【高阶导数问题】证明存在一个中值点ξ(a,b),使F[ξ,f(n)(ξ)]≥0(n≥2)
用带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其中x0点选题目中提供函数值和导数值信息多的点
高阶导数用泰勒,合理!实际题目中可能对多个点用泰勒,然后整合起来,绝对值放缩,根据待证明的结论,反推设x=什么,然后再证明。
真题1:
真题2:
5.做题总结
有的题目给你积分,用积分中值定理来获得一个点的值。
如:
告诉你
∫
0
1
f
(
x
)
d
x
=
0
,即可得出存在一点
c
,使得
f
(
c
)
=
0
告诉你\int _{0}^{1}f\left(x\right)dx = 0,即可得出存在一点c,使得f\left(c\right) = 0
告诉你∫01f(x)dx=0,即可得出存在一点c,使得f(c)=0
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中值定理,开区间连续,闭区间可导,存在一点
c
在
(
a
,
b
)
之间
,
使得
∫
a
b
f
(
x
)
d
x
=
(
b
−
a
)
f
(
c
)
积分中值定理,开区间连续,闭区间可导,存在一点c在\left(a,b\right)之间,使得\int _{a}^{b}f\left(x\right)dx = \left(b - a\right)f\left(c\right)
积分中值定理,开区间连续,闭区间可导,存在一点c在(a,b)之间,使得∫abf(x)dx=(b−a)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