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D工艺是目前单片功率集成电路的最常用工艺技术。
它将Bipolar、CMOS和DMOS晶体管集成在同一硅衬底上。BCD工艺中可集成的器件主要有低压CMOS、纵向或横向NPN、纵向或横向PNP、高压DMOS以及各种类型的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有些特殊的工艺还集成JFET、EEPROM等。
BCD工艺你了解多少?从工艺上怎么实现隔离?
1. 深槽隔离(Deep Trench Isolation, DTI):
深槽隔离技术通过在硅片上刻蚀出深槽,并填充绝缘材料(如氧化硅)来实现隔离。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隔离效果,适用于高电压应用。
2. 场氧隔离(Field Oxide Isolation):
场氧隔离是通过在硅片上生长一层厚的氧化层来实现隔离。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隔离效果不如深槽隔离。
3. 局部氧化隔离(LOCOS, 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
局部氧化隔离技术通过在硅片上生长一层厚的氧化层来实现隔离。这种方法在早期的集成电路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深槽隔离等更先进的隔离技术逐渐取代了LOCOS。
4. 隔离阱(Isolation Wells):
在BCD工艺中,可以通过在硅片上形成隔离阱来实现隔离。隔离阱通常由高浓度的掺杂材料构成,可以有效地隔离不同类型的晶体管。
5. SOI(Silicon on Insulator)技术:
SOI技术通过在绝缘层上生长一层薄的硅层来实现隔离。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非常好的隔离效果,但成本相对较高。
在BCD工艺中,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成本考虑来选择合适的隔离技术。例如,对于需要高电压隔离的应用,可能会选择深槽隔离技术;而对于成本敏感的应用,则可能会选择场氧隔离或局部氧化隔离技术。通过这些隔离技术,BCD工艺能够实现不同电路元件之间的有效隔离,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