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ta期刊34位编委入选2023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iMeta期刊 34 位编委入选2023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182d9ac015d4257d53b53490713ae006.png

科睿唯安2023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高被引学者查询:https://clarivate.com/highly-cited-researchers

iMeta期刊编辑部不完全统计,截止发稿时已经查询到34位编委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他们在本领域的研究中引用数量是真正的千里挑一(Top 0.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中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入选iMeta编委简介如下:

7f317e68330a16acaab6201142cce00e.jpeg

iMeta主编

傅静远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 教授

傅静远,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系统医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宿主和肠道菌群在代谢及免疫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项目涉及大数据群体水平研究,例如荷兰LifeLines 项目,跟踪分析近17万个体30年,分析遗传,饮食,环境,肠道菌群及社会经济因素对疾病和性状的影响,以达到个体化、精准化医疗。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E-8980-201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主编 傅静远教授

35b84bf7c519aec2e3d056da83a477bc.png

iMeta 顾问

James M. Tiedje

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 院士

James M. Tiedje,iMeta期刊顾问,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Tiedje院士为密歇根州立大学杰出教授,担任微生物生态学中心主任,创建了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并被誉为现代微生物生态学之父。Tiedje教授于1985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Fellow,1992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Finlay奖,2003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席,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微生物生态中心主任以及著名刊物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主编和Microbi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编辑。Tiedje教授长期致力于微生物生态、生理及其多样性,及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近年来特别关注利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先后发表550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15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4篇发表于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上;被引用12.5万余次,H指数高达169。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BH-7937-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顾问 James M. Tiedje教授

c4164f2df0e37713130ec2a687e9be05.png

iMeta 顾问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朱永官,生态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科学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2016一2022年连续7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2年8月获颁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1412-200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顾问 朱永官教授

6e05b188239e23c11769f7b28c8130e8.png

iMeta 顾问

于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 名誉院长

于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卓敏内科与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医学院助理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主要社会任职包括: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微生态常务理事、美国胃肠病协会(AGA)肿瘤常务理事(2017-2019)、国际肿瘤微生态学会常务理事、美国胃肠病学院fellow、香港科协副主席、香港免疫协会主席 (2017-2018)、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肠道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现任J Gastroenterol Hepatol副总编辑;Oncogene、Scientific Reports、J Digestive Disease副主编;Gut、EBioMed、《中华消化杂志》等杂志编委。

发表SCI论文532篇,影响因子30以上101篇,主编英文专著3部,合作编写英文和中文专著18部。在最近发布的“2023年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中,位居中国医学领域科学家第8位。因在消化疾病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而获各种重要奖项50余项,包括2022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20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6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2016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2018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D-8569-2015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顾问 于君教授

033333687c907171a2aa038ff87a538d.png

iMeta 顾问

贺纪正

墨尔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教授 

贺纪正,墨尔本大学教授,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建“土壤分子生态学”课题组,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元素循环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风险评价等。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获中国土壤学会奖,2019年起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在Nature Geoscience、PNAS、The ISME Journal、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等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文章被引用22000余次,H指数78。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兼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iMeta期刊顾问,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编辑(Subject Editor),Soil Research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等编委;中文杂志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学通报等编委。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A-1412-200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顾问 贺纪正教授

cf8fe5ffa0c0291cfe6ce8dca9d9d76c.png

iMeta 副主编

邓晔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邓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现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ISME Journal资深主编,iMeta, Microbiome, Environmental Microbiome副主编等。2018-2021年连续获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全球高被引学者。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微生物的响应和反馈机制”这一科学问题,按照“技术创新-机制解析-模型预测”的研究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迄今在各类SCI杂志上已发表研究论文200篇,文章总引用18000余次,H-index为66。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X-4358-201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副主编 邓晔教授

0196b042da8bba0cfe160b41dacb7b60.png

iMeta 副主编

褚海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

褚海燕,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生物学”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担任Soil Ecology Letters共同创刊主编,Microbiome、iMeta副主编,The ISME Journal、mSystems等6种国际期刊编委,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微生物组实验手册》特邀主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多项。2019-2023年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获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BX-4235-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副主编 褚海燕教授

df1e5436710ed0ad17a4a99e1a162424.jpeg

iMeta 副主编

王二涛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

王二涛,博士生导师,新基石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党委委员。从事植物-微生物共生方面的研究,代表成果包括: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发现植物的菌根因子受体,阐明植物识别共生微生物的分子基础;揭示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奠基细胞”演化和形成的遗传基础等。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ell, PNAS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应邀为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The Plant Cell, Current Biology等撰写综述,是国际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担任The Plant Cell, Science Bulletin,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New Phytologist, JIPB等学术期刊编委,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长。先后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4),"中国青年科技奖","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科学探索奖" 和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等。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GYU-4506-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副主编 王二涛教授

98590ee093bb396acbf3bc6b2a8289e4.png

iMeta 副主编

Tommi Vatanen

奥克兰大学 教授

Vatanen Tommi,奥克兰大学,专门研究儿童早期动态肠道微生物组的人类微生物组专家。我对了解微生物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联系以及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在治疗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我的培训涵盖粪便取样、实验室方案、DNA 测序、计算分析和知识转移。我在与多学科团队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包括实验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流行病学家和临床医生。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J-5458-2018

详情链接:祝贺!iMeta副主编 Tommi Vatanen教授

e882a08c4fa5309de2d37f3daf5b6448.png

iMeta 编委

印遇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印遇龙,湖南桃源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招收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于1985-1987,1994-1999分别在德国国家农科院动物营养所,英国女皇大学,加拿大Guelph大学学习和工作,获英国女皇大学营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农业部动物营养实验室群名誉副理事长,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分会理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理事长,WFCMS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与农业产业分会名誉理事长和WFCMS芳香产业分会名誉理事长, 世界生产率科联中国分会副主席,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猪业分会理事长,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常委,Animal Nutrition 杂志主编。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九三学社全国优秀社员、中科院创新文化先进奖和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长期从事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先后主持完成院、省、国家、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多项。在畜禽绿色养殖技术、非常规饲料原料高效利用以及养殖过程废弃物减控等方面成果卓著,带领团队发表SCI收录论文400多篇,论文他引9000多次, H指数高达54,且自2011年以来,一直是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者,2014年度获中国引文桂冠奖(是中国农业领域唯一获奖者);主编中英文专著13 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2017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和中国科学人2017年年度人物,2014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World Nutrition Forum大会上获World Animal Nutrition奖,2018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14届国际猪消化生理学大会上获Asia-Pacific Nutrition Award (APNA)奖。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印遇龙院士

792d90861f19d41c9458a1cadef00125.png

iMeta 编委

赵立平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 教授

赵立平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应用微生物学冠名讲席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 AAM ) 院士;加拿大高等研究院(CIFAR ) 院士;《美国胃肠病学会( AGA ) 微生物组研究与教育中心》科学顾问,技术分委员会主席。《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执行委员会创始委员,大科学计划分委员会主席。从事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健康研究超过30年,发现了首例可以引起肥胖和糖尿病的人体肠道病菌;发展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肥胖症、糖尿病营养干预方案。开创性建立了基于生态功能群的微生物组数据挖掘新路径,形成了从检测到培养移植到养护的全系统完整的肠道菌群健康管理体系。围绕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结肠癌、自闭症、衰老等疾病的关系,在Science、PNAS、ISME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是微生物学和交叉学科持续多年的全球高被引学者。2012年美国《科学》杂志对他的微生物组与肥胖的研究工作做过专题报道。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EA-4833-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赵立平教授

a975c48cd56733a3625fa048927a22c9.png

iMeta 编委

张瑞福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张瑞福,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根际微生物与微生物肥料、农业有机废弃物微生物转化与有机肥料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 Microbi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Life、ISME Journal、Microbiome、Advanced Science、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认可,被引用万余次,10篇论文被ESI列为高被引论文,2022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监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兼生物与有机肥专委会主任等。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HDN-0340-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张瑞福教授

6b49c19cb5e2d52af27c0696d9216912.png

iMeta 编委

甘人友

新加坡A*STAR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所(SIFBI) 研究员

甘人友,新加坡A*STAR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所(SIFBI)研究员,PI,益生菌与食品功能成分课题组组长,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兼职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益生菌优良菌种开发、食品功能成分与肠道菌群互作机理研究、大健康产品开发等,在食品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15,300余次,授权专利20余件。入选2021-2023年度Clarivate农业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C-9868-200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甘人友教授

a5a7e6c3fd90dd60c5c829d81b355132.png

iMeta 编委

蔡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蔡磊,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委“杰青”、“优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真菌多样性与分类学、植物病原真菌检疫与监测、植物微生物组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任亚洲菌物学会副主席、国际真菌分类委员会委员。发表国际专著一部,在Studies in My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Fungal Diversity、Microbiome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多篇,总引用15000多次,h-index = 55,入选科睿唯安2019、2020、2022、2023“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Scopus-2021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W-4996-2017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蔡磊教授

9ca740a60c12dbaf5e2c110d869c337e.png

iMeta 编委

余光创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 教授

余光创,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主任、教授、博导。一直专注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工具开发及应用,在系统发育、组学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上开发了多款广受同行认可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Bioinformatics, The Innovation, iMeta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7篇ESI高被引论文,他引频数超过2万次,连续两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G-1015-2017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余光创教授

efadb7346d63097e8386879e4318a996.png

iMeta 编委

马曦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马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等。主要从事动物营养领域科研和技术创新,研究方向为仔猪生理和营养代谢调控,围绕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黏膜免疫互作,细菌素与生物饲料研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项目和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连续资助,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在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 Nano Today,Adv Sci,Adv Nutr,J Nutr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其中包括封面论文4篇,Web of Science高被引论文9篇。担任 Gut Microbes、J Anim Sci Biotechno、Front Nutr 等领域权威期刊的编委。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J-4625-201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马曦教授

718c20f0413fd79b571e03fb96b623df.png

iMeta 编委

潘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潘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重大慢病的病因和转归研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担任柳叶刀(Lancet)肥胖委员会委员,参与撰写柳叶刀全球肥胖问题报告,主持柳叶刀中国肥胖问题专辑。发表第一或通讯文章150余篇,包括N Engl J Med、JAMA(4篇)、BMJ(2篇)等医学顶级期刊多篇。共发表论文370余篇,被引>33000余次,H指数82,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科学奖”。担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共卫生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副主委、iMeta期刊编委、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大陆唯一)、营养学权威期刊Am J Clin Nutr副主编(创刊以来中国唯一)等国内外多个学术团体和期刊重要职务。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C-5572-2011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潘安教授

d42635158611826263ac88fe4053c81f.jpeg

iMeta 编委

Karthik Anantharama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菌学系 助理教授

Karthik Anantharaman 博士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菌学系的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和病毒生态学。Anantharaman于2007年在印度卡纳塔克邦国立理工学院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之后,于2014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地球与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在Gregory Dick博士的指导下研究热液喷口的微生物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吉莉安·班菲尔德博士进行博士后培训期间,他使用高分辨率宏基因组学研究了陆地地下的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Anantharaman是多个奖项的获得者,包括NSF CAREER和NIH杰出研究者(早期研究者- MIRA)奖。Anantharaman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结合了计算、实验室和实地实验,以了解微生物和病毒过程,这些过程是海洋和淡水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中生物地球化学转化的基础。随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病毒和噬菌体是所有微生物组的组成部分,Anantharaman和他的团队正在开发和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系统,以研究自然界中的病毒生态学和相互作用。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GM-5680-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Karthik Anantharaman

1e2fd92ed4bd1748f274c196443c045c.png

iMeta 编委

Johan Bengtsson-Palme

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和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 助理教授

Bengtsson-Palme Johan,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和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的助理教授。研究小组致力于数据驱动的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主要侧重于通过大规模实验工作、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细菌群落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发病机制和相互作用。主要在与这一总体目标相关的三个领域开展工作: 1)致病性背后的机制,2)微生物组中被破坏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3)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此外,该实验室还开发了用于高通量数据的大规模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工具,包括广泛使用的ITSx和Metaxa软件,以支持这三个领域的前沿研究。实验室网站:https://microbiology.se。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K-3871-201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Johan Bengtsson-Palme

7f9f73b431520bb2b31f41d9bba1243e.png

iMeta 编委

朱轩

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助理教授

朱轩博士(Dr. Chu Hin),现任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及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科学主任。专注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发表论文146篇,h因子48,总引用>27,000次。在Nature, Lancet, Cell Host & Microbe, Nature Microbiology, Lancet Microbe, Cell Research,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Cell Reports Medicine 等期刊发表论文共 >50篇。2021、2022及2023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评为世界被引用数排名前 1% 的学者之一以及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之一。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

PI微生物系网站简介:

http://www.microbiology.hku.hk/02_HKU_Staff_Dr_Hin_Chu.html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HKF-0538-2023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朱轩

a0aec9c011c7df912b073ee22a042992.png

iMeta 编委

郭建华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教授

郭建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昆大水中心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for Research, Australian Centre for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分别于2012年和2017年荣获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DECRA和Future Fellowship。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与控制、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环境新型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以及水工程系统中微生物生态学,主持和参与多项澳大利亚科研基金项目。已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章节2章,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1篇PNAS、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0篇 The ISME Journal,以及60多篇论文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上。论文引用次数8800余次,H指数52。指导的博士生中有17人获昆士兰大学博士学位,现指导博士研究生10余名和6名博士后。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Editor,Water Research期刊Associate Editor。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B-1114-201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郭建华

258be19513db5fe9a824a244983a073e.jpeg

iMeta 编委

Sascha Kraus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Sascha Kraus,华东师范大学,SMB Krause实验室专注于多学科方法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在合成模式微生物群落和简单环境群落中的关系。分别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Global Strategy Journal,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Leadership Quarterly or Long Range Planning等期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文章。德国领先的财经杂志Wirtschaftswoche将Sascha Kraus教授列入了2022年以来所有德语商业/管理教授的排名,这是他连续第二次在“当前研究成就”类别中排名第二,并首次在“终身成就”类别中排名前十。在2022年和2023年,科睿唯安将他列为科学高被引研究人员报告中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和商业研究人员之一。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HCH-3626-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Sascha Kraus教授

49a1b4613dd72f362f9b62014db47e1b.png

iMeta 编委

王则能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研究员

王则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助理、项目科学家和专职研究员。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催化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炎症性疾病,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心血管疾病。他曾报道过髓过氧化物酶(MPO)可催化硫氰酸盐氧化成氰酸盐,导致蛋白质氨甲酷化修饰促经动脉粥样硬化(Nat Med2007);也曾报道了氧化三甲胺(TMAO)代谢途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靶向微生物三甲胺裂解酶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Cell.2015),并且通过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液中氧化三甲胺的浓度。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ell, Nature Medicin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Cell Metabolism,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等知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超过130篇学术论文,被引26000余次。获得Tarazi奖、Elsa Albrecht奖、Innovation奖和美国油脂化学协会最佳论文奖等多个奖项,并获得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NIH等多项科研资助。目前,拥有(PI)2项科研基金(AHA Scientist Development Grant, NIH RO1)以及多项专利。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AK-6119-2021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王则能教授

3ca2dbff8ca661e51bbf30e15bcc055a.png

iMeta 编委

徐振江

南昌大学 教授

徐振江,南昌大学教授,目前任职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医学中心的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David Mathews,从事非编码RNA的计算生物学。之后进入Rob Knight课题组从事人体和环境微生物组学。2018年回国后致力于开发微生物组学的数据挖掘和方法开发,研究人体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在Genome Research,eLife, mSystem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F-6493-201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徐振江教授

c4483020bdc8d5e4a6725b74217768b3.png

iMeta 编委

张丽梅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张丽梅,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1999年于云南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2002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获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至今,其间先后赴英国阿伯丁大学、华威大学和爱尔兰高威国立大学学习和工作。现任土壤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兴趣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土壤微生物参与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和机理,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功能维持。在PNAS、The ISME Journal、Microbiome、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2篇SCI论文被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列为“中国热点论文榜”Top10, 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科院先导专项B子课题、“973”项目子课题各1项。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称号,2018年获英国皇家学会(RS) “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N-2670-2017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张丽梅教授

ebe5e753d06a2bf9c5186e4291b12071.png

iMeta 编委

赵屹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赵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理事长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专家(非全职);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非编码基因领域基金评审人、国际RNA联盟中方专家成员;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影响因子7.051)等多个知名国际期刊编委;高校教材《分子诊断学》第3版编委;中国人口学会出生人口与儿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2020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Stanford大学发布)。

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共同)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5以上的论文20篇,总SCI引用超过7800次,超过100次SCI引用的有9篇,超过200次SCI引用的有6篇,8篇论文被web of science评为“高被引用论文”。近十年在Cell stem cell, Cell metabolism,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Hepatology, Genome Research, Trends in Genetics,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已获得包括国自然面上项目、国自然重大研究项目、国自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科研基金。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52556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赵屹教授

c9fc90dcbd2ae3e8a732df6bcb233ffd.png

iMeta 编委

邹权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邹权,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ACM高级会员,CCF杰出会员,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09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是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和并行计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项目,研究成发表在生物信息主流刊物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RNA, Bioinformatics,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

邹老师课题组目前常年招聘博士后,具体请参考如下链接:http://lab.malab.cn/~zq/recruit/postdoc2020.html。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525569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邹权教授

52f52a566f0a0c5331e20ec0ec65b82e.png

iMeta 编委

Kenji Hashimoto

日本千叶大学 教授

Kenji Hashimoto,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教授,博士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在NIH/NIDA (Baltimore, MD, USA)和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 (Tokyo, Japan)工作后,任职于Chib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Chiba, Japan)。2005年起任日本千叶大学法医心理健康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涉及转化精神病学、抗抑郁药、氯胺酮、脑-肠-微生物群轴等领域,发表文章100多篇。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I-5800-2015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 Kenji Hashimoto教授

9a49785ddfe2c7fde24e552cdf60db15.png

iMeta 编委

张晨虹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张晨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在肠道菌群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关系的领域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在通过营养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肥胖和2型糖尿病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果。博士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入选上海市科委扬帆英才计划,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863”项目等科研课题中承担重要工作。发表SCI论文30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杂志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ournal等发表论文12篇。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HCH-9822-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编委张晨虹教授

276f8734e3420b4933b830acdc38ec30.png

iMeta 青年编委

王延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青年研究员

王延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员。2021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0年入选中科院中科院青促会会员。长期致力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精准基因编辑、细胞递送以及小麦定向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Molecular Cell, Molecular Plant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20-2023连续4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ABE-8732-2020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青年编委王延鹏教授

d8e489e6fedfbeabb6be1ef3e76e9360.png

iMeta 青年编委

胡斌

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胡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年获国家“优青”资助。2018及2019年获得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优秀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1月引进至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博导。从事植物养分高效利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水稻营养高效分子机制解析及作物设计育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克隆了控制水稻籼粳亚种间氮肥利用效率差异关键基因;建立了硝酸盐信号从细胞膜受体感知到细胞核应答响应的主信号通路;揭示了水稻适应不同地理生态区土壤氮环境的遗传基础;基于实验室研究成果培育出设计型水稻新品种,为“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及其它作物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成功范例。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lant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选ESI高被引论文,并于2021和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HCI-1705-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青年编委胡斌教授

1eb60504337dfcbbb5d4558acfaa5008.png

iMeta 青年编委

时玉

河南大学“黄河学者” 特聘教授

时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2015年1月-2021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2021年3月,入选河南大学“黄河学者”特聘教授,进入生物互作与生态安全实验室工作。2021年获得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项目1项,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协同创新工作项目1项以及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在Microbiom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专业知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一作/通讯20余篇。Web of science 他引4484次,H指数32。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P-3378-2015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青年编委 时玉教授

0ad04d212fd9ea302ab1698246e4004f.png

iMeta 青年编委

宗媛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宗媛,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22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及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主要从事植物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植物合成生物学及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个人主页:

https://webofscience.clarivate.cn/wos/author/record/GBY-3675-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青年编委宗媛教授

609ce0ae16349e49365ae220d6dd8d8f.png

iMeta 青年编委

童红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童红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入选中国农科院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受植物激素调控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以通讯或第一(含共同)作者在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Nature Plants等期刊发表论文29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5项,202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个人主页: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GNP-1727-2022

详情链接:祝贺!iMeta青年编委童红宁教授

+ + + + + + + + + + + 

参考资料

高被引学者查询:

https://clarivate.com/highly-cited-researchers

iMeta期刊26位编委入选2022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https://mp.weixin.qq.com/s/xEshPIN3YHNFNhSmQKQJ2Q

祝贺9位热心肠智库专家入选科睿唯安2022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https://www.mr-gut.cn/articles/ss/4ebb40533a9f44c6add992c25f4a2f15

iMeta期刊12名编委入选科睿唯安2021年度高被引学者:

https://mp.weixin.qq.com/s/r3MOl0GNO5Iz6XrrP3mknA

+ + + + + 

更多推荐

(▼ 点击跳转)

高引文章 ▸▸▸▸

iMeta | 引用7000+,海普洛斯陈实富发布新版fastp,更快更好地处理FASTQ数据

c1a7371ced30576c21d351ffbe6256fe.png

高引文章 ▸▸▸▸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9a548c96ccddb4c8d18e2f4e72cff8d2.png

▸▸▸▸

iMeta | 高颜值绘图网站imageGP+视频教程合集                                        

ebd5ff5a1c5ee9e589b547bb4b0372d5.png

6a737116f92065ba752fc63e63f77bb0.jpeg

1卷1期

a33e82d968e2285627e7acfefc260d2a.jpeg

1卷2期

3c9ad5ae5837ea9c66189ddf7c790c25.jpeg

1卷3期

6cfea577e42e28fbe0863869e1911a61.jpeg

1卷4期

a3d013a3ca7c988d9f2b411c9c097169.jpeg

2卷1期

25f05263c23d2caa9c6653c963f3444f.jpeg

2卷2期

d6822aeb473dbbcc28e0e5a960917278.png

2卷3期

183f6cb871ece614acee8aebe7dc1970.jpeg

2卷4期

期刊简介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位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原创研究、方法和综述以促进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和生物信息学发展。目标是发表前10%(IF > 15)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目前期刊已经被ESCI、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联系我们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出版社: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投稿: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meta
邮箱:office@imeta.science

 微信公众号 

iMeta

 责任编辑 

微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