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名称 | 《不做透明人——学会保护数据安全》 | 视频长度 | 5分钟 | 录制时间 | 2023.03 | |
知识点来源 |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湖北教育出版社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2)学生能陈述什么是个人信息。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识别基本个人信息,学会有效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2)学生可以自主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情感目标: (1)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修养,增强技术利用的责任感; (2)培养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3)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有效保护个人数据隐私。 教学难点:学生可以自主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案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感知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选择空间,经常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接触了一些有关电脑病毒以及黑客方面的知识,一些学生甚至有过受病毒侵害的亲身体验。能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内容设计 | 设计目的 | ||||
导入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向学生展示“诈骗短信”,问学生若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并提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没有收到过类似的短信的?如若收到过类似短信,是怎样处理的呢? 师述: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个人隐私的泄露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2、讲述“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的案例,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信息安全保护。 师述:从刚刚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由于个人信息的泄露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为了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这节课我们就从什么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个人信息的保护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 微课开头向学生展示诈骗短信和徐玉玉诈骗案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信息安全的重视。 | ||||
讲授新课 | (1)思考什么是个人信息。 首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什么是个人信息呢? 有同学说我们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身高、体重、肺活量都是个人信息,那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来分类,刚刚那些信息又可以怎么分类呢?我们可以按信息的重要程度分为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那我们一起来分分类吧,像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这些都可以算作是重要信息,其他的像身高、体重、肺活量这些属于一般信息。 个人信息的定义是什么呢?个人信息:可以分为个人敏感信息和个人一般信息。个人敏感信息主要指一旦遭到泄露或修改,会对信息主体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政治观点、基因、指纹等。各行各业对个人敏感信息的鉴定也有所不同,主要是依据接受服务的个人意愿和各自业务特点来确定的。个人一般信息是指除个人敏感信息以外的个人信息。 (2)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知道了什么是个人信息,那个人信息泄露会有哪些危害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 有同学说家长经常接到辅导班、培训机构的推销电话。还有同学说买完房子以后家长经常接 到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 那个人信息泄露的定义是什么呢? 个人信息泄露是指不愿意让外界了解的个人信息被外界知晓。 个人信息的泄露,无休止的广告推销电话,除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困扰之外,更多的是给我们带了安全隐患。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导致钱财受损,被短信、电话骚扰等等。 (3)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思考陌生人是如何知道我们的个人信息的呢? 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因为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困扰。除了我们主观重视,还有很多时候,在我们注意不到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就已经泄露了。 我们在网络平台上注册账号时,填写的相关个人资料可能会被平台记录下来,还有一些APP过度开放软件权限,无形中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在个人信息注册时的无意泄露。 还有另外一种,在网上交流时被恶意窃取,在网上交流时,聊天、购物、传输文件等操作都可以被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中不乏个人隐私,比如购物平台的账号、银行卡号等。 (4)个人信息的保护 对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应对呢?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不在公共空间公开自己的相关个人信息。 2、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不随意填写信息。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3、国家立法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安全。信息泄露后要收集证据线索,向相关部门报案,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个人信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信息安全问题,由此引发了对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和计算机防范以及计算机犯罪防范意识问题,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具有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并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有意识的注意到网络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对提高学生上网安全起到指导性作用。 | ||||
巩固提升 |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影响,并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个人信息的相关内容,而且还了解了信息泄露的渠道和应对措施,希望同学们注重信息隐私安全,在社会中做到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和维护他人信息隐私安全。 |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增加学生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积极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 | ||||
习题 | 通过以上学习,小组合作制作一幅以“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为主题的宣传画册或海报,提醒身边人关注个人信息安全。 本节课就上到这里,大家都学会了吗? | 通过宣传画册或海报,宣传个人信息安全知识,让更多人关注了解信息安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