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CDMA的原理和应用(3)

1DS-CDMA系统概述

  • 在传统的DS-CDMA中,把每个用户当作单独的信号来处理,其他的信号会被当作干扰
  • 利用码字的互相关系数为零来消除其他用户的干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多用户检测

2.1概述

  • 认为所有信号都是有用的,采取联合检测的方式,减小干扰增加系统容量,减轻远近问题的影响
  • 容量
    全部干扰为 I = I M A I + f × I M A I , I=I_{MAI}+f\times I_{MAI}, I=IMAI+f×IMAI,其中 I M A I I_{MAI} IMAI为同小区干扰,f是其他小区多址干扰和同小区干扰的比率(溢出率),理想的系统抑制了同小区的多址干扰,干扰只剩 I = f × I M A I , I=f\times I_{MAI}, I=f×IMAI,最大容量增益因子是(1+f)/f,及最大容量增益是2.8.

2.2例子

核心思想是对较强的信号的用户先做判决,然后在较弱的接收信号中减去较强信号的干扰,得到更好的结果。
u k ( t ) = ∑ i = 0 ∞ x k ( i ) ⋅ c k ( i ) ⋅ s k ( t − i T − τ k ) u_k(t)=\sum_{i=0}^{\infty}x_k(i)\cdot c_k(i)\cdot s_k(t-iT-\tau_k) uk(t)=i=0xk(i)ck(i)sk(tiTτk) y ( t ) = ∑ k = 1 K u k ( t ) + z ( t ) y(t)=\sum_{k=1}^Ku_k(t)+z(t) y(t)=k=1Kuk(t)+z(t)经过匹配滤波器的采样输出,可以得到 y k = ∫ 0 T y ( t ) s k ( t ) d t = c k x k + ∑ j ≠ k K x j c j ∫ 0 T s k ( t ) s j ( t ) d t + ∫ 0 T s k ( t ) z ( t ) d t y_k=\int_0^Ty(t)s_k(t)dt=c_kx_k+\sum_{j\neq k}^Kx_jc_j\int_0^Ts_k(t)s_j(t)dt+\int_0^Ts_k(t)z(t)dt yk=0Ty(t)sk(t)dt=ckxk+j=kKxjcj0Tsk(t)sj(t)dt+0Tsk(t)z(t)dt假设只有两个用户且 r = ∫ 0 T s 1 ( t ) s 2 ( t ) r=\int_0^Ts_1(t)s_2(t) r=0Ts1(t)s2(t)匹配滤波器的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用户1的功率远大于用户2,我们可以

  • 先判决用户1: x 1 ^ = s g n ( y 1 ) \hat{x_1}=sgn(y_1) x1^=sgn(y1)
  • 从较弱的信号中减去MAI的估计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MUD的优势

  1. 有效地减弱和消除多径干扰,多址干扰,远近效应
  2. 简化功率控制
  3. 减少正交扩频码互相关性不理想带来的消极影响
  4. 提高系统容量,增加小区的覆盖范围

3MUD算法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最大似然顺序估计

列出似然函数求解即可,看着式子很复杂,实际上是符合逻辑的。对于似然函数 l n { p [ y ( t ) ] ∣ ∑ k = 1 K u k ( t ) } ln\{p[y(t)]|\sum_{k=1}^Ku_k(t)\} ln{p[y(t)]k=1Kuk(t)}刚开始还有点疑惑,后面就可以理解了,类比之前的似然函数,试探发送信号,使得 p ( y ∣ x ) p(y|x) p(yx)最大,那么多用户检测的似然函数也是成立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发送信号是合在一起的。
对第一个区间的信号进行讨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很直白,没有什么难度的直接的推导

3.2解相关算法

给接收信号乘互相关矩阵的逆矩阵,得到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y ~ = R − 1 y = C x + R − a z → y k ~ = c k x k + z ~ → x k ^ = s g n ( y k ~ ) \tilde{y}=R^{-1}y=Cx+R^{-a}z\rightarrow \tilde{y_k}=c_kx_k+\tilde{z}\rightarrow \hat{x_k}=sgn(\tilde{y_k}) y~=R1y=Cx+Razyk~=ckxk+z~xk^=sgn(y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解相关算法

不太能理解第二级的判决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判决反馈算法

判决函数 x k ~ = s g n [ c k ∗ ( y k ~ − ∑ i = 1 k − 1 f k i C i x i ~ ) ] \tilde{x_k}=sgn[c_k^*(\tilde{y_k}-\sum_{i=1}^{k-1}f_{ki}C_i\tilde{x_i})] xk~=sgn[ck(yk~i=1k1fkiCixi~)]不晓得是什么,这个算法也看的很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并行干扰消除算法

y ( t ) y(t) y(t)化为几个数据流同时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6MUD的局限性

  •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处理的复杂性
    • 处理时延
    • 灵敏度和鲁棒性
  • MUD的局限
    • 蜂窝容量扩展性不大
    • 仅仅上行链路的容量增加不一定带来同等系统的总体容量的增加
    • 使用MUD的开销必须尽可能小,因此存在使用/开销和性能之间的权衡问题

4减轻MAI的影响

  • 编码波形设计
  • 功率控制
  • FEC编码
  • 扇形自适应天线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信道复用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和频带上同时进行通信。CDMA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步: 1. 扩频:在传输过程中,CDMA系统使用了扩频技术,即将要传输的数据信号与一个固定的扩频码进行乘法运算,从而将信号的频谱展宽。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不同用户的信号在频域上互相独立,避免互相干扰。 2. 编码:每个用户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编码序列,称为扩展码。扩展码是一个长序列,用来将用户的数据信号与扩频码相乘。每个用户的扩展码都是互不相同的,这样可以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信号分离。 3. 信号叠加:在发送端,每个用户的数据信号都与相应的扩展码相乘,然后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发送。由于每个用户的扩展码都是唯一的,所以在接收端可以通过匹配相应的扩展码来分离出每个用户的信号。 4. 解调和分离: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解调后得到原始的扩频信号。然后,通过与接收端相同的扩展码进行相关运算,可以将目标用户的信号分离出来。其他用户的信号则被认为是干扰信号,可以通过滤波等技术进行抑制。 综上所述,CDMA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扩频、编码、信号叠加、解调和分离这几个步骤。通过扩频和编码的技术,CDMA实现了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带进行通信,并且能够将不同用户的信号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