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作为嵌入式学者,学会控制电机是我们的基本功。而我们常常听到有刷电机、无刷电机、减速电机、编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舵机这么多种类的电机,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如何规划学习电机的路线?
一、有刷电机:
1)有刷电机的基本介绍:
其实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上学的电机就是有刷电机,接上合适的正负极电路,通过旋转磁场获得转动力矩,就可以输出动能。
而作为嵌入式开发者,用单片机产生PWM波的线接到电机的正极,GND接电机的负极,就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了。
有刷电机的主要结构是定子+转子+电刷。
2) 有刷电机的应用场景:
-
家用电器:电动牙刷、剃须刀、玩具车(低成本、短时工作需求)。
-
工业设备:小型传送带、电动工具(如手电钻,需大启动扭矩)。
-
汽车领域:车窗升降电机、雨刮器电机(简单控制、短周期运行)。
-
低精度控制场景:风扇、水泵(无需精确调速或位置反馈)。
这么看下来就是不需要特别精准的调速的时候可以用有刷电机,而想要较为精准的调速的话就需要加上编码器了,具体内容下面有介绍。
二、无刷电机:
1)无刷电机的基本介绍:
无刷电机用途跟有刷电机差不多,都是为了驱动一个可调的转速,是传统有刷电机的升级版本。一般无刷电机指的是开环无反馈的无刷电机。
相较于有刷电机,无刷电机具有寿命更长、更加节能、转速更高等优点,但也有成本高、控制复杂、维修困难等缺点,不建议新手直接学无刷电机。
2)无刷电机的应用场景:
-
消费电子与无人机:无人机螺旋桨驱动、电脑散热风扇(高效率、轻量化)。
-
工业自动化:CNC主轴、机器人关节(精密调速与位置控制)。
三、步进电机:
1)步进电机的基本介绍: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精确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没有反馈)控制电机。其核心特点是 “每输入一个脉冲,电机转动一个固定角度”(步距角),俗来讲就是你推一下,我动一下。
2)步进电机的应用场景:
-
精密制造:3D打印机:X/Y/Z轴定位(混合式电机 + 0.9°步距角 + 16细分)。
-
消费电子:摄像机云台:平稳转动(半步/细分驱动)。
智能门锁:电机驱动锁舌(低功耗设计)。
四、伺服电机
1)伺服电机的基本介绍:
伺服电机是一种通过 闭环(有反馈)控制系统 实现 高精度位置、速度、转矩控制 的电机。其核心特点是能够实时检测输出状态(通过编码器或旋转变压器),并与目标值进行比对,动态调整电机输出以消除误差,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的场景。比步进电机更加精准。
2)伺服电机的应用场景:
-
工业机器人:六轴关节,高动态响应(0.1秒内完成加速-定位-停止)。
协作机器人,力矩控制实现人机安全交互。 -
高端制造设备:半导体光刻机,纳米级运动控制(直线伺服电机)。
-
自动化产线:包装机械,同步控制多轴实现高速封装。
-
特种领域: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触觉反馈(力矩闭环)。
五、舵机:
1)舵机的基本介绍:
舵机是国人起的俗称,因为航模爱好者们最初用它控制船舵、飞机舵面而得名。伺服电机的英文是servomotor。对于舵机,有人也叫servomotor,有人简称为servo。大概就是「伺服电机」和「微型伺服电机」的关系吧。
舵机能够通过输入信号(一般是PWM信号,也有的是数字信号)控制旋转角度。由于是简化版,原本伺服电机的三环控制(即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分别能反馈电机运行的角加速度、角速度和旋转位置)被简化成了一环,即只检测位置环。廉价的方案就是一个电位器,通过电阻来检测,高级的方案则会用到霍尔传感器,或者光栅编码器。
2)舵机的应用场景:
-
机器人技术:机械臂关节控制(抓取、旋转);双足机器人腿部运动。
-
航模与无人机:固定翼飞机的副翼、方向舵控制;无人机云台角度调节。
-
智能家居:自动窗帘驱动、智能摄像头转向。
六、编码电机:
1)编码电机的基本介绍:
编码器电机实质上就是带编码器的电机,可以是有刷电机+编码器(有刷编码电机);也可以是无刷电机+编码器(无刷编码电机),也可以是步进电机+编码器(可以大致理解为伺服电机,但还是有些区别的)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电机。
2)编码器的基本介绍:
编码器(Encoder)是一种将物理运动(如旋转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用于实时反馈位置、速度或方向信息。
编码器的核心功能:
-
位置检测:精确测量旋转角度或直线位移。
-
速度反馈:通过脉冲频率计算转速或移动速度。
-
方向识别:通过相位差判断运动方向(如增量式编码器的A/B相)。
-
闭环控制支持:为电机提供实时数据,实现精准控制。
七、减速电机:
1)减速电机的基本介绍:
减速电机是电动机与减速器(又称齿轮箱)的集成装置,通过机械传动降低输出轴转速,同时提升输出扭矩。其核心组成包括:
-
电动机:提供原始动力(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
减速器:由齿轮、轴承、箱体等构成,实现转速转换和扭矩放大。
2) 减速比的定义与计算
减速比(Gear Ratio)是减速电机输入轴转速与输出轴转速的比值,表示减速器的速度转换能力。
计算公式:若电动机转速为 3000 rpm,减速比为 30:1,则输出转速为 100 rpm,输出扭矩为输入扭矩的 30 倍。
3) 减速增加扭矩的物理原理
能量守恒定律:功率(PP)= 扭矩(TT)× 角速度(ωω)。
假设忽略能量损耗(理想情况下):P输入=P输出⇒T输入⋅ω输入=T输出⋅ω输出
因此,当减速器降低转速(ω输出<ω输入)时,输出扭矩必然增大(T输出>T输入)。
齿轮传动的杠杆效应:
齿轮系统中,小齿轮驱动大齿轮时,大齿轮的转速降低,但扭矩按齿数比(即减速比)放大。
公式:扭矩放大倍数=减速比=从动齿轮齿/数主动齿轮齿数
4)减速电机的应用场景:
-
工业自动化:机械臂关节使用行星减速电机,实现高精度定位与高扭矩输出。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搭配减速器,将高转速转换为车轮所需扭矩。
-
家电:洗衣机滚筒驱动采用齿轮减速电机,平衡转速与脱水力。
总结:
综上介绍了7种电机,实际上还可以再细分一下,将有刷/无刷电机分为一组,二者都是输出一个可控的转速;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和舵机分为一组,三者都是输出转动一个角度;编码电机和减速电机分为一组,二者分别是用编码器,减速齿轮与前面的5种电机结合形成一种种功能更加丰富的电机。
学习电机路线的话,其实除了无刷电机不建议先学,其它电机都可以,主要是看个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