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AD-AS模型详述了国民收入决定机制,包括AD曲线的含义、价格变动效应及推导,AS曲线的不同阶段及其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以及技术进步、资源供给变动如何影响总供给。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展示了经济在短期和长期如何调整达到新的均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D曲线及其变动

AD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

AD曲线的含义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是的某个价格特定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描述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均衡的总支出。

价格变动的效应

总需求取决于实际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提供的是名义货币供给。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价格水平变动,人们会变得相对富有或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会相应增加或减少。

价格水平上升,会使名义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相对下降,导致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

AD曲线的推导

总需求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点的集合,即IS—LM模型的均衡点。

由IS—LM模型推出总需求曲线:

IS模型: Y=C(Y-T)+I(Y,i)+G

LM模型: M=¥YL(i)

Y代表GDP,C为系数,T指税收,I为投资,i为利率,G代表政府支出,M为名义货币供应量, Y指名义GDP.其中,在IS模型中Y和T,i均成负相关关系,Y和G成正相关关系;而在LM模型中,Y和M成正相关,和P成负相关。

用IS—LM模型推导AD曲线可以表示:

在LM曲线的推导中,M/P指的是真实的货币供应量。P是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对于给定的名义货币量M,高价格意味着低的真实货币供应M/P。

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形式是 Y=1+2A+3M/P

A表示财政政策状态,M/P表示真实货币供应。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水平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伴随着较高的利率,投资支出下降,从而导致总产量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利率下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