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曲线及其变动
AD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
AD曲线的含义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是的某个价格特定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描述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均衡的总支出。
价格变动的效应
总需求取决于实际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提供的是名义货币供给。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价格水平变动,人们会变得相对富有或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会相应增加或减少。
价格水平上升,会使名义收入增加,可支配收入相对下降,导致消费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
AD曲线的推导
总需求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点的集合,即IS—LM模型的均衡点。
由IS—LM模型推出总需求曲线:
IS模型: Y=C(Y-T)+I(Y,i)+G
LM模型: M=¥YL(i)
Y代表GDP,C为系数,T指税收,I为投资,i为利率,G代表政府支出,M为名义货币供应量, Y指名义GDP.其中,在IS模型中Y和T,i均成负相关关系,Y和G成正相关关系;而在LM模型中,Y和M成正相关,和P成负相关。
用IS—LM模型推导AD曲线可以表示:
在LM曲线的推导中,M/P指的是真实的货币供应量。P是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对于给定的名义货币量M,高价格意味着低的真实货币供应M/P。
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形式是 Y=1+2A+3M/P
A表示财政政策状态,M/P表示真实货币供应。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格水平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量就越大。伴随着较高的利率,投资支出下降,从而导致总产量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利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