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90%的店铺经营分析都是无效的?
A:许多老板看数据,只盯着“销售额涨没涨”,却忽略了数据背后的逻辑。真正的经营分析,是用数据拆解问题、定位根因、制定动作。
leo今天来分享一套经营分析方法,教你从7大核心模板入手,并通过实战案例演示,手把手教你做店铺经营分析,这套思路已被验证适用于零售、餐饮、电商等多个行业,想要写经营分析报告的,直接照搬即可。
目录
一、经营分析7大核心模块
店铺经营分析的核心是“人货场效”,可以进一步拆解为7大模块:
1. 市场分析:市场份额、区域销售分布、电商表现等方面,能让我们知晓店铺在市场中的位置和不同区域、渠道的销售表现。
2. 供应链管理:这里面包含了供应商评估、订单达成率、产品合格率以及库存周转率等内容,这些指标关乎着商品供应环节是否顺畅、高效且质量可靠。
3. 财务管理:涉及费用控制、销售成本、净利润率以及预算达成率等,它们是衡量店铺财务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
4. 品牌管理:战略品/新品达成率、SKU数量、消费者反馈等指标在其中,关乎品牌形象塑造以及产品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5. 产品管理:产量、缺陷率、库存件数、SKU效率等指标是重点,有助于我们把握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库存等情况。
6. 运营效率:人均效能、人员数量、订单处理速度等指标可反映店铺运营的效率高低。
7. 组织与文化:人均成本优化、团队协作指标等关乎店铺内部人力成本以及团队协作情况,对整体运营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店铺经营分析案例
接下来,我们结合一个门店经营分析的具体案例,来拆解分析思路。就拿老李之前做过的一家零售实体店铺的经营分析案例来说吧,关键指标如下:
模块 | 关键指标 |
销售额 | 总销售额(13,675.8万元)、累计销售额(54,632.9万元)、同比(+21%)、环比(+11%) |
盈利能力 | 净利润率(13.5%)、销售成本、费用占比 |
市场表现 | 市场份额(25.8%)、区域销售(广东占17%,广西7%,甘肃0%等) |
供应链 | 订单数(650万件)、产量(321万件/天)、缺陷率(20.2%)、库存(1,569万件) |
效率 | 人均效能(17.8)、人员数量、订单达成率(50%) |
产品 | 战略品达成率(50%)、新品达成率(52%)、SKU数量 |
财务风险 | 缺货率(5%)、库存周转率、预算达成率(严重不足) |
但单看这些枯燥的数字,我们对店铺经营情况很难有整体的把握。 因此,老李用自助分析工具搭了一张可视化看板,利用柱状图、环形图、散点图、雷达图等多种图表形式直观展现店铺数据表现。大家可以比较下,是不是更加清晰直观,所有关键数据指标、走向趋势、不同维度对比,一目了然。
我用到的分析工具是FineBI,利用系统自带的快速计算、分组汇总等功能,对指标进行快速处理,然后直接拖拽就能搭出上面这种可视化图表。系统自带多种图表模板,直接根据业务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来用,不需要自己从零开始设计,亲测比市面上其它的可视化工具都好用,小白也能快速上手!我把FineBI下载地址放在这里了,点击链接就能免费使用同款工具:帆软通行证登录https://s.fanruan.com/f8rnq
通过深入解读上面这张“店铺经营分析”可视化看板,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业务分析:
1. 数据驱动诊断
(1)业绩增长趋势判断:从看板中销售额环比11%、同比21%,可判断销售呈增长态势。可对比预算达成率来定位偏差。
(2)区域市场分析:依据地图展示及达成率排行,能看出各地销售差异,如广东等地区贡献较大,而甘肃等地区达成率高但基础可能薄弱。由此,可识别市场薄弱与优势区域,制定针对性营销计划。
2. 短板与机会挖掘
(1)供应链优化:缺陷件数65万,缺陷率结合产量(321万件/天)可知达20.2%,需优化品控;库存件数1569万件,可能存在积压,需加快库存周转,降低缺货率与滞销风险。
(2)运营效率提升:人均效能17.8,可对比行业标准或过往数据,若偏低则需从人员配置、工作流程等方面提升人效。
3. 多维度交叉分析
(1) 财务与经营关联:净利润率13.5%,结合财务管理模块中费用(如各费用项达成率)、销售成本等指标,分析利润结构是否合理,寻找成本控制与利润提升空间。
(2)产品策略评估:通过产品管理模块中战略品达成率、新品达成率、SKU效率等,评估产品策略有效性,决定是否调整产品研发、推广方向。
三、如何做店铺经营分析
综合我前文讲的7个分析模块和可视化看板,该怎么系统来做店铺经营分析,并输出一份完整的经营分析报告呢?可以从以下5个维度入手:
1. 销售额分析
(1)步骤:把总销售额按照区域(如广东、甘肃等地)、渠道(电商、门店等)、品类(战略品、新品等)进行拆分,细化分析。
(2) 重点:从环比/同比双维度去判断销售增长是否健康合理,对比预算缺口,进而制定相应的补救计划,保障销售额稳定增长。
2. 效率与成本优化
(1)步骤:计算人均效能(销售额/人员数量),同时分析缺陷率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全面掌握效率与成本关联情况。
(2)重点:优化供应链流程。例如,努力将订单达成率提升至50%以上,并且采取措施降低库存积压,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控制成本。
3. 市场与竞争策略
(1)步骤:依据市场份额以及区域表现,合理调整市场投入的方向和力度。
(2)重点:强化电商渠道,充分利用新品达成率的优势去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4. 财务健康度检查
(1)步骤:仔细分析净利润率与费用结构,严格控制销售成本,保障财务状况健康。
(2)重点:密切监控缺货率以及库存周转情况,避免出现资金链风险,确保店铺运营的资金稳定。
5. 品牌与产品迭代
(1)步骤:持续跟踪战略品/新品达成率,结合SKU数量对产品线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2)重点:依据消费者反馈来改进产品体验,增强品牌影响力,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按照上述这几个维度来逐层拆解,整个店铺的情况,我们就掌握得很清楚了。大家在具体分析场景中,还是要结合业务场景来灵活运用。如果对数据表现不知道如何解读的,也可以借助FineBI的数据解释功能,系统会智能推荐数据维度,帮你分析当前数据点的关键影响因素。
在梳理完关键指标维度,得出初步结论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仪表板或分析文档来撰写报告了。
我也把我搭好的这张看板整理成了模板,可以修改参数直接套用。还有我之前做过的其它分析场景,诸如销售分析、财务分析、年终总结等等,都打包好了分享给大家,需要的朋友点击链接自取:帆软通行证登录https://s.fanruan.com/2xxcp
tips:看板使用建议
最后,给大家讲讲店铺经营看板的使用建议:
1. 动态监控:利用看板“数据截止当月”的特性,每日或者每周去更新关键指标(比如昨日销售额2,634.2万),时刻掌握店铺最新运营情况。
2. 可视化对比:用不同颜色区分环比涨跌情况(例如蓝色表示增长,红色用来预警库存积压等),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
3. 行动关联:把分析的结果直接和改进动作挂钩(比如缺陷率对应到供应商考核,区域短板对应到营销资源倾斜),让分析真正落地,推动店铺经营不断改善。
总之,做好店铺经营分析需要我们全面掌握各个模块、指标维度、分析思路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合理运用经营看板。数据虽然不会直接带来增长,但能告诉你该往哪里发力。记住这个公式:业绩提升=问题定位(30%)+根因分析(40%)+动作执行(30%)。
按照我讲的这套思路,就从今天开始诊断你的店铺经营数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