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WSS1A/核酸内切酶MUS81/磷酸二酯酶TDP的DPC修复机制

DNA-蛋白质交联(DPC)是DNA的一种严重损伤,影响基因组完整性。研究发现,植物中的WSS1A、MUS81和TDP1参与了DPC的独立修复途径。WSS1A为主要修复蛋白,MUS81作为核酸内切酶处理DNA损伤,TDP1则为备用修复通路。CPT处理实验揭示了这些蛋白在修复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相互独立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蛋白酶WSS1A/核酸内切酶MUS81/磷酸二酯酶TDP的DPC修复机制

蛋白酶WSS1A/核酸内切酶MUS81/磷酸二酯酶TDP的DPC修复机制

DNA经常暴露于各种破坏性环境中,这对于保证基因组完整性是个巨大的挑战。长期的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link, DPC)是DNA分子的一种严重损伤,会导致复制叉停滞,抑制复制,正常细胞分裂被阻断,导致细胞死亡。

DPC可细分为酶促和非酶促两种类型。外源性和内源性原因都可能引起这两种类型的DPC。酶促反应DPC产生的中间体可以是自发的抑或是由酶毒剂例如喜树碱(camptothecin, CPT)所造成。CPT能够稳定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 TopI)与DNA的结合,使断裂的DNA链不能重新接合,DNA双螺旋从扭转张力中松弛,从而选择性抑制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阻止DNA复制及RNA合成。

因此,这些酶促反应中间体也被称为稳定的拓扑异构酶I剪切复合物(topoisomerase I cleavage complexes, TOPIcc)。非酶促 DPC 由内源产生活性醛(如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或组蛋白去甲基化过程中形成的甲醛)造成,或通过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化学交联剂(顺铂)诱导产生。尽管DPC阻断DNA复制,对基因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然而,直到较近才在人类和酵母中发现了DPC修复的主要机制。

报道了蛋白酶 WSS1A,核酸内切酶MUS81和磷酸二酯酶 TDP1 参与植物 DPC 修复的独立途径的相关研究工作。

前人的研究工作发现 Wss1(酵母金属蛋白酶,与SUMO途径相关)是参与 DPC 修复的关键蛋白。缺失 W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