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主题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设想了一个以深度学习和具身智能为核心的智慧家居未来。在这个未来世界中,一个智能车形态的AI机器人将成为家庭的一员,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
这个AI机器人助手将运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它不仅能够执行基本的家居任务,如打扫卫生、煮饭等,还能通过与大模型的交互,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如家庭安全监控、健康管理等。
“ENJOY AI 智慧家居”赛项利用智能车还原家庭环境,完成整个居家任务的项目,学生需综合运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多项技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比赛场地与环境
2.1 场地
比赛场地尺寸为480cm×360cm(图1),材质为PU布或喷绘布,车道(含黄线)宽度约为45cm。图右下角为出发基地(40cm×40cm),智能车只能从出发基地出发,出发方向只能按照给定出的方向。
▲ 图1 比赛场地示意图
2.2 赛场环境
智能车比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例如:边框有无,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光照条件有变化等等。参赛队在设计智能车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
三、赛项介绍
3.1 房屋整理
3.1.1 智能车根据指引到底指定房间,并将散乱的房间整理好。房间内有三个不同的杂物(高度6cm,直径分别为6、8、10cm的圆柱体),位置随机摆放,赛前公布位置,如图2。
3.1.2 得分标准:将杂物摆放到红色平板区域,杂物从下至上从大到小摆放,3个全部成功得100分,成功2个得60分。
▲ 图2 初始状态
3.2 关照老人
3.2.1 在某个房间内有个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回到床上休息。
3.2.2 得分标准:老人模型需要躺到床上,且垂直投影完全在床内,得50分。
▲ 图3 初始状态
3.3 娱乐互动
3.3.1 智能汽车根据提示卡选择在道路两处指定区域(虚线内,见图1)与家庭成员进行娱乐互动。
3.3.2 得分标准:车子垂直投影需在完全在两侧虚线内,用弹射装置将预装好的沙包(沙包边长4cm,重约25g)投入指定的的“壶”(高15cm,直径30cm)中,每在一个区域投中1个沙包得60分,多投不得分。
3.3.3 基地内放置有5个沙包,出车前可预装到智能车上。
▲ 图4 壶的初始状态
3.4 健康管理
3.4.1 在场地上的某个位置有个指示牌,上面有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包含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3.4.2 得分标准:智能汽车需要先将指示牌信息全部显示出来,在根据指定的信息计算出BMI值,根据BMI值升起对应标志(直径4cm的圆),标志上显示以下正确信息:
- 蓝色标志(BMI<18.5):营养不良
- 绿色标志(18.5≤BMI≤24):健康
- 黄色标志(24<BMI≤28):超重
- 橙色标志(BMI>28):肥胖
得70分。
3.4.3 升起标志的最低点要高于智能车其他部位。
▲ 图5 初始状态示意图
▲ 图6 完成状态示意图
3.5 教育辅导
3.5.1 智能车需要能够帮助家庭成员小朋友完成教育辅导。在场地上的某个位置上,这里有题目展示,可能是包含小学数学应用题/英语单词拼写检测/语文文章分析,题目答案包含ABCD四个选项。题目的具体内容仅限包含在9年义务教育内的知识,赛前公布题目。
3.5.2 得分标准:智能车根据当前的题目获取题目的结果,并将正确答案击倒,得60分。
▲ 图7 初始状态示意图
3.6 食材获取
3.6.1 在厨房模型场地上,有2个指示牌指令,每个指示牌有一个对某种食材的描述。参赛队伍需要根据指示牌获的描述,通过视觉识别冰箱现存食材,获取对应的食材。
3.6.2 得分标准:在冰箱模型上获取到合适的模型获取到食材,每获取(食材完全脱离任务模型)一个正确的食材得50分。多拿或错拿不得分。
▲ 图8 初始状态示意图
3.7 烹饪辅助
3.7.1 在任务3.6获取到的食材后,然后在厨具的位置根据相应的描述猜测需要做的烹饪品,根据食材制作出来相应的食品。
3.7.2 得分标准:根据描述的菜品,推理出所需食材,并把获得的两个食材放到对应炊具上,每个得60分。
▲ 图9 初始状态示意图
3.8 卫士巡视
3.8.1 智能车从基地出发走过所有道路后回到基地(必须经过任务3.3的环路),得100分。
3.8.2 智能车与场地的接触点(面)必须在道路内,不可越过橙色线(任务3.2除外)。
3.8.3 智能车需要一次性走过所有道路(允许穿插其他任务),否则此任务不得分。
四、智能车
- 4.1智能车尺寸:每次离开基地前,智能车尺寸不得大于40cm40cm40cm(长宽高);智能车的垂直投影完全离开基地后,其结构可以自行伸展。
- 4.2控制器与上位机:每场比赛中,不允许更换控制器。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统一要求只能从下列上位机中选择一个作为主控:jetson nano(版本不限), jetson ori nano(4G版本), EdgeBoard FZ3A, EdgeBoard FZ3B。
- 4.3执行器:每场比赛每台智能车电机数量不超过12个,其中底盘电机必须为25GA塑壳闭环电机。
- 4.4传感器:每台智能车至少使用 1 个视觉传感器,其他传感器种类、数量不限。
- 4.5结构:智能车以塑料、金属材料为主,其他材料为辅,可以使用螺钉、橡皮筋、扎带等连接方式。
- 4.6轮子:每台智能车必须使用直径不得超过62mm的车轮。
- 4.6电源:每台智能车必须自带独立电池盒,不得连接外部电源,电池电压不得高于13V。
- 4.7软件要求:参赛选手必须使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完成模型的训练、推理和部署,其中车道识别必须使用深度学习,不得使用OpenCV等图像库处理识别车道,不得使用其他深度学习平台或飞桨未包含的学习方法参赛。
- 4.8参赛车模:每支队伍一台智能车,禁止多支队伍共用智能车。
五、比赛
5.1 参赛队
5.1.1 每支参赛队应由3-5名学生和1-2名教练员组成,每个学校最多3支队伍参加总决赛选拔赛,最多一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学生必须是截止到2025年6月仍然在校的学生。每支队伍最多2位研究生。
5.1.2 参赛队员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自主地处理在比赛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自尊、自重,友善地对待和尊重队友、对手、志愿者、裁判员和所有为比赛付出辛劳的人,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人。
5.2 赛制
5.2.1 每支参赛队有2次比赛机会,每次均记分。
5.2.2 所有场次的比赛结束后,每支参赛队两场比赛得分取最好的得分作为该队的最终成绩。
5.2.3 竞赛组委会有可能根据参赛报名和场馆的实际情况变更赛制。
5.3 比赛过程
5.3.1 搭建智能车与编程
5.3.1.1 编程与调试只能在规定区域进行。
5.3.1.2 参赛队员检录后方能进入准备区。裁判员对参赛队携带的器材进行检查,所用器材必须符合组委会相关规定与要求。参赛队员可以携带已搭建的智能车进入准备区。
5.3.1.3 参赛队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得上网和下载任何资料,不得使用相机等设备拍摄比赛场地,不得以任何方式与教练员或家长联系。
5.3.1.4 整场比赛参赛队员有一定的调试时间。结束后,各参赛队按裁判要求将智能车封存在指定位置 ,上场前不得修改、下载程序。
5.3.1.5 参赛队在每轮比赛结束后,允许在准备区维修智能车和修改控制程序,但不能打乱下一轮出场次序。
5.3.2 赛前准备
5.3.2.1 准备上场时,队员领取自己的智能车,在引导员带领下进入比赛区。在规定时间内未到场的参赛队将被视为弃权。
5.3.2.2 上场的学生队员,站立在基地附近,不得倚靠赛台。
5.3.2.3 队员将自己的智能车放入基地。智能车的任何部分(含任务模型)垂直投影不能超出基地。
5.3.2.4 到场的参赛队员应在一分钟内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准备期间智能车不得离开基地,不能修改、下载程序。完成准备工作后,队员应向裁判员示意。
5.3.3 启动
5.3.3.1 启动——智能车自主运行发生位移。
5.3.3.2 裁判员确认参赛队已准备好后,将发出“3,2,1,开始”的倒计时启动口令。听到“开始”命令后,队员可以启动智能车,启动智能车必修简单,为了防止作弊不允许使用电脑启动,也不允许多次按下按键作为启动参数。
5.3.3.3 在“开始”命令前智能车若启动将被视为“误启动”并受到警告或处罚。
5.3.3.4 智能车一旦启动,就只能受自带的控制器中的程序控制。
5.3.3.5 启动后的智能车不得故意分离出部件或把机械零件掉在场上。偶然脱落的智能车零部件,由裁判员随时清出场地,该物品不得再回到场上。为了得分的需要而分离部件是犯规行为,该任务得分无效。
5.3.3.6 比赛开始后任务模型若离开场地(智能车自主返回基地所携带的模型除外),则该物品不得再回到场上。
5.3.4 重试
5.3.4.1智能车出现以下状况视为重试:
(1)参赛队员接触基地外的智能车;
(2)智能车完全冲出场地。
5.3.4.2 重试时,场地状态保持不变,队员需将智能车搬回基地。
5.3.4.3 重试前智能车已完成的任务有效。但智能车重试返回基地时携带的模型失效并由裁判代为保管至本轮比赛结束。
5.3.4.5 每场比赛重试的次数不限。重试期间计时不停止,也不重新开始计时。
5.3.5 自主返回基地
5.3.5.1 智能车可以多次自主往返基地,不算重试。
5.3.5.2 智能车自主返回基地的标准:智能车的任一结构的垂直投影在基地范围内。
5.3.5.3 智能车自主返回基地后,参赛队员可以接触智能车并对智能车的结构进行更改或维修。
5.3.6 比赛结束
5.3.6.1 每场比赛时间为300秒钟。
5.3.6.2 参赛队在完成一些任务后,如不准备继续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裁判员据此停止计时,结束比赛;否则,等待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
5.3.6.3 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后,参赛队员应立即关断智能车的电源,不得与场上的智能车或任何物品接触,若队员或智能车造成模型状态变化则对应任务不得分。
5.3.6.4裁判员有义务将记分结果告知参赛队员。参赛队员有权利纠正裁判员记分操作中可能的错误。如无异议应签字确认自己的得分,如有争议应提请裁判长仲裁。
5.3.6.5 参赛队员将场地恢复到启动前状态,并立即将自己的智能车搬回准备区。
六、记分
6.1 每场比赛结束后,根据场地上完成任务情况来判定分数。如果已经完成的任务被智能车或参赛队员在比赛结束前意外破坏了,该任务不得分。完成任务的记分标准见第3节。
6.2 完成任务的次序不影响单项任务的得分。
6.3 如果在比赛中没有重试,智能车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加记流畅奖励40分;1次重试奖励30分;2次重试奖励20分;3次重试奖励10分;4次及以上重试奖励0分。
七、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
7.1 未准时到场的参赛队,每迟到1分钟则判罚该队10分。如果2分钟后仍未到场,该队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7.2 第1次误启动将受到裁判员的警告,智能车回到待命区再次启动,计时重新开始。第2次误启动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7.3 智能车以高速冲撞场地设施导致损坏将受到裁判员的警告,第2次损坏场地设施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7.4 如果由参赛队员或智能车造成比赛模型损坏,警告一次。该任务得分无效。
7.5 比赛中,参赛队员有意接触比赛场上基地外的比赛模型,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偶然的接触可以不当作犯规,除非这种接触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最终得分,则该任务得分直接为零。
7.6 不听从裁判员的指示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7.7 参赛队员在比赛过程中上网、下载任何资料、拍摄比赛场地等行为,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7.8 参赛队员在未经裁判长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与教练员联系,将被取消本轮比赛资格。
八、排名
8.1 每个组别按其参赛队的最优成绩排名。
如果出现局部并列的排名,按如下顺序决定先后:
(1) 得分轮次用时少的队在前;
(2) 得分场次中重试次数少的队在前;
(3) 得分场次中完成任务数量多的队在前。
8.2 按照参赛队成绩排名确定获奖等级(零分、弃权不计入排名),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九、官方交流社群
群号:850082576
附件:
● 相关图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