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人形机器人专题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触觉感知报告:场景落地关键》。
(报告出品方:申万宏源研究院)
报告共计: 36页
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触觉感知不可或缺。特斯拉第二代 Optimus 引入灵巧手触觉传感器,通过此举在抓取物体时实现了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涌现驱动了对感知能力的持续改进。触觉作为仅次于视觉的重要信息来源,为机器人实现真实场景应用提供了关键突破口。触觉传感器能够提供丰富的环境交互信息,包括与物体的接触状态以及物体的各种物理属性,为机器人与环境的精准互动提供了基础支持。触觉传感器的发展促进了灵巧手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类型的灵巧手如 TRX-HandRH56BFX/RH56DFX 系列、SkilHand 等引入触觉感知,加强了人机交互能力。
触觉技术尚未定型,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压电式、压阻式、电容式、摩擦电式等触觉传感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类型。当前机器人灵巧手触觉感知的主流技术路线有三种:
(1)力/力矩传感器,技术成熟,用于指尖与腕部等。例如,Optimus 的关节执行器均使用关节式力/力矩传感器;国内因时机器人的五指灵巧手在尾端搭配压力传感器,用来反馈灵巧手的实时抓力。根据测量的力/力矩数量可分为一维、三维和六维传感器等。
(2)柔性传感器:小批量应用,柔性化是最大优势。柔性传感器又称“电子皮肤”,具有柔性化特征,并且能够测量力、温度等特征;目前正处于从实验研发过渡到产业落地阶段已在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落地,在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等应用处于探索阶段。
(3)MEMS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