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合规发展白皮书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专题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人工智能专题:2023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合规发展白皮书》。

(报告出品方:高金智库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关键里程碑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成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相对应,指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l)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与之匹配的内容。只需输入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即可帮助创作者自动生成所需内容,创作者可花费更多时间进行主题构思并减少实际创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和创作质量。生成式人工智能表现为一种高效的商业化内容生产方式,目前AI仍为内容制作的辅助型角色,待技术突破后AI可真正作为内容创作者,即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时期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AIGC的根本动力和逻辑都与互联网的发展紧密相连,最终落实到算力和数据两大基石的不断扩张。

第一阶段为AI诞生以及规则驱动时期(1943-1980s)。该阶段主要为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和方法论构建,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仅限于科研实验室内的小范围实验。1950年,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提出了“图灵测试”,其目的是检验机器是否可以表现出与人类难以区分的智能,这一想法引发了机器产生智能的探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和理论,核心在于如何让机器使用语言、进行抽象思考和形成概念,让它们解决目前只能由人类解决的问题,并自我改善。这次会议后人工智能领域逐渐发展出符号学派、联结学派 (神经网络)等分支,围绕如何构造人的智能连接进行了探索,重要成果包括了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和人机对话等。1957年Frank Rosenblatt设计了第一个计算机神经网络“感知机”,它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应用神经网络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1958年赫伯特·西蒙和艾伦·纽厄尔演示了一个名为“逻辑推理家”的软件,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设计的人工智能程序。1966年约瑟夫·魏鲍姆和肯尼斯·科尔比共同开发了第一款可人机对话的机器人“伊莉莎(Eliza)”,其通过关键字扫描和重组完成交互任务。从上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早期探索阶段主要围绕如何模拟人类思维展开,通过人工设计规则来实现预定目标。

第二阶段为知识系统时期(1980s)。该阶段人工智能不仅局限于通过模式化的算法逻辑解决问题,还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去研究问题。标志是1977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知识工程”概念的首次提出,由此传统架构逐渐发展成专家系统架构,它是一种基于“规则+知识”的人工智能技术,试图模拟专家在某个特定领域内做出决策的过程。这种系统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知识库和推理引擎。知识库包含了专家在特定领域内的经验和知识,通常以规则、事实、关系和概率等形式表示。推理引擎则负责从知识库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应用推理规则,并生成结论或建议。在这个时期,专家系统在医疗、工业、金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以大学实验室的专家系统为主。在技术手段方面,算力也在不断提升。80年代,IBM基于隐形马尔科夫链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创造了语音控制打字机“坦戈拉(Tangora)”,它能够处理约20000个单词。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也从逻辑推理、搜索算法等领域扩展到了知识表示、推理和学习等多个方面。

第三阶段为机器学习时期(1990s-2010)。在Web1.0的推出和Web2.0的持续演化发展过程中,该时期体现了互联网商业化渠道的打通和机器学习的初步探索。此时互联网的网站通常采用静态HTML页面,这些页面是由网站开发者手动编写的,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网站提供的信息。在此背景下,机器学习作为探索行业痛点的解决方案之一被提出,它利用算法和统计模型来使计算机在没有明确编程的情况下自动学习,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从而归纳出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最终将这些应用于新的数据中以实施预测或分类任务,具体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此时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能力已基本兑现,但渠道还未铺开。1997年IBM开发的超级电脑“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06年谷歌领导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开展,宣告着人工智能商业化规模效应已初步呈现。进入2000年代中后期,社交网站时代用户生成内容(UGC)的产生社交网络的发展和个性化定制的不断挖掘均为机器学习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体而言,该阶段并没有很多清晰、具体的落地成果,但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升,其发展前景越发清晰。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机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集合,它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大型预训练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已有数据来寻找规律,并通过适当的泛化能力来生成相关内容。根据监督学习的方法差异,机器学习领域具有判别式(Discrimina-tive)和生成式(Generative)两种典型模型:判别式模型是对条件概率建模,学习不同类别之间的最优边界,从而完成分类任务;生成式模型则面向类建立模型,计算基于类的联合概率,然后根据贝叶斯公式分别计算条件概率,进而根据输入数据预测类别。GAN模型出现后,人们开始利用生成式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文本、图像、语音等内容的智能合成,学术界将其定义为生成式Al(Generative Al)。

算法端方面,人工智能的两个重要阶段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主要以神经网络为标志,深度学习则在神经网络基础上构造更深层次的结构对更高维度的数据进行学习。同时这两者可以相互结合,称为深度强化学习(DRL)。

时间方面,神经网络的概念出现较早,在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前的1943年就已经具有雏形。1943年,心理学家麦卡洛克(McCulloch)和数学家皮茨(Pitts)最早将生物学中的神经网络中的最基本的成分--“神经元模型”抽象为简单模型,即MP模型。该模型中,神经元从其他神经元或外部环境接收二进制输入并加权相加,将结果与阌值进行比较。如果输入的总和超过阈值,则神经元发射,产生1的进制输出,否则神经元保持不活动,产生0的输出;由于它只能表示二进制的输出结果,局限性较大。1986年,辛顿(Hinton)以此为基础提出第二代神经网络,利用误差的反向传播算法来训练模型,算法效率大幅提升;算力上通过并行计算和GPU加速等技术,已实现可以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和更加复杂的问题。1989年Yann LeCun等提出LeNet-5模型已实现数字识别。1997年,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作为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改进型被提出,主要用于解决传统循环神经网络中遇到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使得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处理长序列数据。2006年,辛顿首次提出了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它的训练分为无监督预训练和有监督微调两个阶段,其中对无监督特征的强调成为深度学习的雏形。2014年,新的生成对抗网络(GAN)被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同时进行训练,通过竞争来逐步提高生成器网络的生成能力。训练过程进化为生成器网络的训练和判别器网络的训练两个阶段,通过对真假不断判断和挑战提高相关精度。该阶段在商业化的里程碑事件就是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表明了算法在商业化落地后的巨大力量。

报告来源/公众号:【海选智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建议。海选智库整理分享的资料仅推荐阅读,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 9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