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前言
欢迎来到红外发射管与对射管电路计数原理教程!红外发射管与对射管电路计数,其实是个挺实用的技术。例如,在人流量统计系统中,可以采用红外对射管电路来检测人的移动。当有人从红外光通道中经过时,会遮挡住红外光,导致接收头接收到的信号发生变化,对经过的人流进行计数,并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本教程将简洁明了地介绍如何利用红外技术实现自动计数。无需复杂背景,轻松上手,让你快速掌握这一实用技能。让我们开始吧!🐾
一、电路原理图
因为我们在Proteus无法仿真物体经过红外对射管形成脉冲信号,所以这里我们用一个开关、VCC、GND、300欧电阻来模拟产生脉冲信号。如果对红外对射管形成脉冲信号不是很懂,就多了解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仿真效果,每经过一个物体(即按键按一下),我们的数码管显示+1,直至加到5,又返回0开始加,这个电路,可用于我们流水线分装产品,5个作为一箱。
二、电路原理详解
1、红外发射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发射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的流动激发半导体材料内部的电子,使电子跃迁释放能量,从而产生红外光。这种红外光波长较长,人眼无法感知,但可以被红外接收器等设备接收和解码。
红外发射管的强度会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调节红外光的发射强度。
2、红外对射管电路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射管电路通常由发射头和接收头组成,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红外光通道。当物体从这对发射头和接收头之间经过时,会遮挡住红外光,导致接收头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当发射头发出红外光时,如果光通道中没有物体遮挡,那么接收头就能正常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并输出一个稳定的电平信号。但是,当有物体从光通道中经过时,它会遮挡住部分或全部红外光,导致接收头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减弱或消失。导致LM324的3脚同向输入端电平变化。
‼️ 注意焊接的时候,要留有空间将发射管与对射管折过来,使其头顶对头顶,便于信号的接收
3、运算放大电路的实现
红外对射管接收到的信号经转换后送入LM324的同向输入端3脚,两个10K电阻的中间接异向输入端2脚,3脚电平随接收管接受的信号变化,3脚与2脚电压对比,当有物体经过遮挡红外线时候,3脚电平升高,1脚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LM324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最终,LM324的输出端产生放大后的电压信号,用于后续电路处理。这一过程实现了红外对射管信号向LM324的有效传输和输出。
4、计数电路的实现
4017计数器可以对LM324输出的信号进行计数,前提是LM324输出的信号需为清晰的脉冲信号。实现计数功能时,需将LM324的输出信号连接到4017的时钟输入引脚(CLK),并确保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能够触发4017进行计数。4017的10个输出引脚(Q0-Q9)将代表0到9的计数状态,可根据需要连接外部电路。通过此方式,4017即可对LM324输出的信号进行准确计数。
5、译码电路的实现
4511译码器接收4017给的信号,通常需要一个信号转换的过程。4017输出的是十进制信号,通过其Q0至Q9引脚表示0至9的数字。而4511需要的是四位二进制编码(BCD码)作为输入。因此,设计一个逻辑电路,利用4017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通过逻辑门等元件将其转换为BCD码,我们这里使用二极管转换为BCD码,再输入到4511的A、B、C、D引脚。这样,4511就能根据接收到的BCD码,驱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数字。
提示:👉因为计数器4017是一位输出,只能驱动一节数码管灯亮,所以我们需要用七位输出的4511来连接数码管。
6、数码管的显示
这里我就不需要多讲了,我们将4511的输出端(a、b、c、d、e、f、g)连接到七段数码管的相应段。确保数码管的公共端(共阴极)正确连接到地。
三、电路布线图
四、焊接注意事项
在焊接红外发射管和对射管计数电路时,首先需确保所有元件的极性准确无误,以避免因极性错误导致的电路故障。焊接时应使用适当的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元件损坏。同时,焊点应饱满、光滑、无虚焊,以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防静电处理,保持工作区域清洁,避免杂质和灰尘对电路的影响。焊接完成后,需进行冷却和检查,确保电路功能正常,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五、焊接成品展示
🌜 结尾
好了,到这里我们的红外发射管和对射管电路计数原理教程就接近尾声啦!恭喜你👍,你现在已经是个“红外计数小能手”啦!记得,下次数东西的时候,别再一根一根地数了😆,直接让你的红外小帮手来干这活儿吧!
感谢观看🥰,如果有什么见解或有什么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祝你玩得开心👻
,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