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轨航天器的外太空运行中,由于地磁偏角,在南大西洋靠近巴西的上方形成了一个反常区(SAA, south Atlantic Anomaly),在SAA这个区域,地磁场高度下降导致捕获质子带下降,从而导致低轨道航天器受到地球捕获质子带的辐照影响。同时预计10年后地球卫星数量将达到10万颗,卫星数量的急剧增加也加大了出问题的概率,出问题后的清理等成本很高,也让大家对低轨卫星安全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低轨卫星厂家提出抗辐照芯片需求,现有抗辐照MCU、DCDC等芯片成本比较高,传统高端宇航级抗辐照芯片价格在几万元人民币,对于商业航天来说无法接受该价格。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在积极寻找调研一系列满足商业航天场景的芯片,该系列芯片既能满足商业航天抗辐照安全要求,价格又比传统宇航芯片显著便宜。
为了有效应对低轨航天器在外太空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单粒子效应(SEU)等挑战,国科环宇设计了一款50mm×50mm最小MCU控制板,该系统是为了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而设计的。该系统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主控芯片AS32S601,搭配ASP3605和ASP4644电源管理芯片,以及ASM1042作为通信接口,确保了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图1 系统框架图
图2:控制板原理图
图3:控制板原理图
该MCU控制板主要芯片有MCU处理芯片AS32S601、CANFD通信芯片ASM1042、DCDC电源芯片ASP4644和ASP3605,以上芯片完全自主可控并采用先进抗辐照加固工艺,以下是各芯片简介。
AS32S601是国科环宇研制的一款基于RISC-V架构MCU芯片,具有完全自主可控、高安全、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