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系统的数据流向不仅仅局限于板级内,除了板级内的芯片间通信(spi、iic等),一般情况下均会涉及到系统级的通信(分布式系统),常见的通信拓扑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结构。而组网则是针对于一对多、多对多这样的拓扑,组网所使用的协议栈也就是该拓扑的软件实现,实现各个系统间的通信。
1. 常见的组网通信方式
在通信模型中,最基本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各个通信方式的共同之处,区别在于物理层的模拟信号不一样以及链路层的数据帧格式不一致。
那什么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由于计算机只认识0/1这样的数字信号,而在介质中传播信号时又是模拟信号(比如差分信号),所以既有数模转换的电路,又有模拟信号的传输介质,这一层称为物理层。
有了物理层,显然还不够,需要将一段0/1序列进行打包(称为数据帧),同时具有错误勘察等功能。不同的通信方式的数据帧的格式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相对应的控制器来实现数据帧的识别,这一层称为数据链路层。
1.1 以太网
硬件需求:
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内的ip处于同一个网段,采用集线器或者交换机和网线进行连接。
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通信使用交换机来进行连接。
网线、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
软件需求:
TCP/IP协议栈。